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1.ɡuā pénɡ ( )的角落里长有不少tái xiǎn( )。
2.雨衣上还长着两只xiù tǒnɡ( ),不是那种dǒu penɡ( )式的。
3.树下忽然传来孩子们的jiào rǎnɡ( )声和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 )的脚步声,吓得蜗牛连忙suō huí( )了脑袋。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处暑 处理 处分 相处 ....B.闷热 闷声闷气 烦闷 打闷雷 ....C.兴奋 兴趣 高兴 兴致 ....D.晃动 晃眼 摇晃 明晃晃 ....2.下列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唇”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ch”。
B.“酱”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酉”,再查14画。 C.“袖”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衤”。
D.“瓦”按数笔画查字法应查四画,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听声音 赶时候 抖抖袖子 戴上雨帽 B.迅速生长 推开窗子 打开柜门 制订计划 C.放慢脚步 跑进楼门 改进错误 听讲座 D.甩着袖子 背着书包 盼着变天 加快速度 4.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是( )
A.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B.放学了,路边的小树哗啦啦地响,像是在对我笑。
C.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D.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5.下面是元元围绕“忙碌的早晨”选择的材料,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刚蒙蒙亮,窗外的小鸟就已经在到处找虫子了。 B.夜幕降临,李大爷还在路灯下卖菜。
C奶奶一早起床打扫房间卫生、洗衣服、做早餐。
D.路上行人行色匆匆,大人赶着去上班,孩子忙着去上学。
三、照样子,在句中用“____”画出能够传递后面括号内意思的词语。(6分)
例: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飞速地长)
1.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铁轨遇热膨胀,体积变大)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下雨了,“我”很高兴) 3.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事实与所想的一致)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9分)
1.《夏天里的成长》是写的。课文以“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夏天成长的特征,分别从__________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盼》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紧扣“________”字,具体写“我”放学后好不容易盼到下雨,回到家后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新雨衣,却没能如愿,此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的;第二天早晨,走出家门发现下雨了,“我”的心情又是________的。
阅读理解
五、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5分)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这个文段主要围绕“____________”这个中心来写,其中第1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品味句子,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6分)
(1)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 A.这句话中两个“安安静静”反衬了“我”内心的不安,蕴含着“我”因盼不到雨天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B.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雨衣和盒子的安静,衬托出了家的安静。
(2)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
A.这句话抓住“我”的动作来描写,表现了“我”希望可以早点到家避免被雨淋湿的心情。 B.这句话中运用“伸手”“仰起”“甩打”“跑进”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写出了下雨时“我”的兴奋劲儿。
3.作者多次描写了“我”盼望下雨时的心理活动,请在文中找出两处这样的句子,画上波浪线。(2分)
4.盼春游、盼放假、盼过年……当心中有了盼望时,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仿写一个片段,写出你心中的盼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有家真好 张抗抗
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顶,可遮风避雨,抵挡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户,以便房子里新鲜空气的流通。在这所房子里走来走去的,是许多欢乐的笑声。门是家与外界的通道,所以家不会与世隔绝。屋顶下,每人各有各的房间,有聚有散,互不干扰。家一定有厨房,可以烧出美味的食物,所以在冬天,家里也是热气腾腾。
家,是一辆汽车,可以送你到很远的地方去。父母是轮换开车的司机,孩子是乘客。到了父母年迈的时候,孩子就当上了司机,父母便成了乘客。大家都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开车
的时候必须小心翼翼,不能违反交通规则。一般来说,遵纪守法的人家,像开车一样,不容易出事故。即使车子偶尔有些小故障,平日注意保养,就可以尽量避免损失。还有,车子是需要经常加油的,所以一个家就需要有多多的收入。作为家庭的成员,不能只用油不加油,因为油用完了车子就走不动了;作为乘客的时候,只会消耗油料,那么哪怕经常抽空擦洗汽车,实际也会觉得很安慰的。
家,是一棵大树,在土壤里有很深的根,经风沐雨岿然不动。它把养料输送到枝条和树叶里,然后结果打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就像大树上筑着许多鸟窝,小鸟叽叽喳喳很热闹的。树很怕蛀虫和白蚁什么的咬噬,台风来了,坚持不住的是有虫疤的树。大树倒下时,在地上留下一个大坑,看了很令人伤心。所以大树需要爱护,整枝打药浇水,件件事情马虎不得。
家,是一首轻音乐,让人心旷神怡。烦了累了的时候,音乐响了起来,人在外面被那些震耳欲聋的迪斯科摇滚乐轰炸得疲惫的神经,会像丝弦一样放松下来,感觉到有一点陶醉和惬意。轻音乐的演奏不需要庞大的乐队,不像交响乐那么雄壮。于是待在家里的时候,请抓紧时间享受那欢快而轻松的乐曲,它会让人忘记许多不愉快的噪声,然后想一想以前和以后美妙的旋律,日子就像流水一般过去了。
1.本文围绕“有家真好”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把下面的花瓣图填写完整。(3分)
2.第1自然段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分别从以下五方面来写:(1)父母是房子的屋顶;(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家有厨房,是温暖的。(8分) 3.理解短文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成员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身份与责任。 ( )
(2)短文除了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 (3)第1~4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结构来写。 ( ) 4.在你心目中,家又是什么呢?请仿照短文写一写。(4分)
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实践
七、习作天地。(30分)
你的生活是什么滋味的呢?酸、甜、苦……请选择其中一两味,写一写。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选取的事例一定要是真实的,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瓜棚 苔藓 2.袖筒 斗篷 3.叫嚷 蹦蹦跳跳 缩回 二、1.A 2.C 3.C 4.C 5.B 三、1.几乎填满 2.兴奋 3.果真
四、1.梁容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迅速生长 动植物 孩子的成长
2.铁凝 盼 失落 高兴
五、1.盼 “我”盼着下雨,好穿上雨衣 天真的下雨了,“我”非常兴奋
2.(1)A (2)B
六、1.家是汽车 家是大树 家是轻音乐
2.家,首先是一所房子,有梁柱的支撑和坚实的墙壁 孩子是房子的窗户的通道 家人各有房间,有聚有散,互不干扰 3.(1)√ (2)× (3)√
门是家与外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
一、看拼音,写字词。(8分)
1.爷爷在chú fánɡ( )里的夹鼠器中sǎ xià( )了食物,不知道怎么困住了一只cì wei( ),这小家伙费了好大劲儿才成功táo cuàn( )。
2.许多美的人和事,cuò zōnɡ( )起来像一天云锦,映照在水里,zhòu rán( )一惊,仿佛有谁zhì( )了一块大石头到chénɡ bì( )的小河中,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5分) 1.下列关于拼音和汉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郑 萍、锦、凝”这四个字都是后鼻韵母的字。
B.“拜、焰、凝、锦”四个字按音序排列应该是“拜、锦、凝、焰”。 C.“焰”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火”部,再查9画。 D.“郑、萍、削、拜”都是形声字。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正月 方正 正反 正确 ....B.提供 供应 供需 供给 ....C.削弱 剥削 瘦削 削铅笔 ....D.凶恶 罪恶 恶劣 恶心 ....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稀奇的事 澄碧的小河 昏沉的夜 B.有趣的故事 昏暗的灯光 闪烁的日光 C.和谐的美 低微的声音 深深的寒意 D.瘦削的表情 枯瘦的手 呼呼的北风
4.与“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这个句子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 A.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敬仰。 B.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敬仰呢? C.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会不值得我们敬仰。
D.难道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敬仰吗?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B.《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写的一首诗。
C.“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中,“黑洞洞的”暗指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指鲁迅与反动派作斗争时遭受的挫折与迫害。
D.伯父笑着说自己的记性比较好,表面上是在夸自己,实际上是借此委婉地批评“我”读书马虎不认真。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9分)
张( )李( ) ( )经风( ) 一( )无( ) ( )( )大悟 ( )( )吞枣 ( )更( )夜 1.数学老师的这番讲解令我__________。
2.阅读名篇佳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__________,一知半解。
3.上课时冬冬开了小差,老师让冬冬回答问题,冬冬就__________地乱说一通。 四、根据所学知识填空。(6分)
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他的原名是__________,我们学习了他写的《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课文中闰土给“我”讲了看瓜刺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件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是__________(作者)为纪念鲁迅而写的一篇文章,学完课文我知道鲁迅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真情表达。(5分)
假设你来到了上海鲁迅公园的鲁迅像前,你会想些什么? 站在鲁迅像前,我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六、阅读语段,完成练习。(9分)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
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4分)
(1)素: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____________________ (4)希奇: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2分) 3.选文主要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选)(3分) A.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B.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C.对闰土生活的嫉妒之情。 D.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不满。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8分)
故乡(节选)
鲁 迅
①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②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③“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④“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了。”
⑤“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去咧……”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⑥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
⑦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⑧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⑨我躺着,听船底潺(chán)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膜 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 隔绝)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suī)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⑩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⑪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2分)
2.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_,这篇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指的是( )。(2分) A.少年闰土 B.中年闰土 C.水生
(2)第⑨段中用到三个“辛苦”,但其含义有所不同,依次是( )、( )、( )。(3分)
A.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B.辛勤劳苦 C.奔波劳碌 4.“我”所希望的“新的生活”是( )的生活。(2分) A.自由、平等、幸福 B.富裕、闲逸 C.不愁吃穿、人人和睦
5.把第⑪段中描写景物的句子画上横线,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好的故事》,了解鲁迅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体会结尾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实践
八、习作天地。(30分)
题目:瞧,你就是这么_________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美”“可爱”“酷”“萌”等词,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条理清楚。不少于500字。
第八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厨房 撒下 刺猬 逃窜 2.错综 骤然 掷 澄碧 二、1.B 2.B 3.D 4.A 5.B
三、冠 戴 饱 霜 望 际 恍 然 囫 囵 三 半
1.恍然大悟 2.囫囵吞枣 3.张冠李戴
四、周树人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周晔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六、1.(1)向来。 (2)如此,这样。 (3)只。 (4)罕见而新奇。
2.坐井观天 3.ABD
七、1.隔绝√ 隔膜√ 2.小说“我”离开故乡时的所思所想
3.(1)A (2)C B A 4.A
5.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作用:照应前文,也表明作者对美好故乡的留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