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1. 下列哪条不是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措施:
A. 尽量选用新发病例 B. 选用中青年病例 C. 选用多种对照
D. 双盲法调查 E. 随机选取对象
2.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
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1. 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
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
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这属于: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1. 在探讨妊娠母亲各种暴露史与先天畸形之间联系的研究中,有人怀疑那些畸形儿的母亲由于内疚而少报了她们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儿童的母亲报告的要准确些,这会产生:
A.报告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抽样误差
2. 如上题你的怀疑是正确的,并且实际上吸烟增加了畸形的危险,那么论文中报告的相对危险度与“真正的”相对危险度比是
A.低估了 B.高估了 C.都不是 D.不能确定 E.没变化
2. 可以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
A.匹配设计 B.分层分析 C.因素模型 D.随机化 E.双盲法
3. 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4. A.信息偏倚 B.回忆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
5. 有人经Case-Control Study 报导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雌激素使用率入高于一般健康人,故此推断服用雌激素能导致子宫内膜癌,此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因该研究中病例的确定有选择性偏倚
C.不正确,因该研究中病例的确定有观察偏倚
D.不正确,因该研究中有混杂偏倚
E.不正确,因有交互作用
1. 下列哪个不属于队列研究偏倚控制的内容:
A.选择偏倚的控制 B.入院偏倚的控制 C.信息偏倚的控制
D.失访偏倚的控制 E.混杂偏倚的控制
2.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因素:
A.与暴露因素有关,与疾病无关 B.与疾病有关,与暴露因素无关
C.与病例有关,与对照无关 D.与暴露有关,与非暴露无关
E.与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有关
6. 混杂因素成立的条件是:(是单选吗?)
A.与所研究疾病有关
B.与所研究疾病无关
C.与所研究暴露有关
D.与所研究暴露无关
7. 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回忆偏倚
B.测量偏倚
C.报告偏倚
D.无应答偏倚
8.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
A.匹配
B.严格的质量控制
C.分层分析
D.多因素分析
9. 流行病学研究的偏性主要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时间顺序误差
E.随机测量误差
10. 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的方法是:
A.分析
B.叉生分析
C.分层分析
D.出生队列分析
E.暴露人年分析
11. 流行病学研究的误差指
A.测量值之间的差异
B.样本和总体之间的差异
C.两样本之间的差异
D.两个不同质总体之间的差异
E.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12. 流行病学研究的偏性主要指
A.抽样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测量误差 D.时间顺序误差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
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E. 以上都不对
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
A.回忆偏倚
B.测量偏倚
C.报告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一种偏倚不可能发生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A.Berksons偏倚 B.混杂偏倚 C.检出症候偏倚 D.测量偏倚 E.失访偏倚
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偏倚: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
A.限制
B.严格的质量控制
C.随机化
D.分层分析
E.多因素分析
3. 发生混杂偏倚的可能原因是
A. 没有考虑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B. 除感兴趣的暴露因素或疾病外,第三个因素与暴露和疾病有关
C. 除暴露因素和疾病外,还存在第三个因素,该因素被说明既是疾病的独立危险因 素,又与疾病的分布有关.
D. 第三个因素与暴露因素分布有关,并是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E. 以上都不对
5. 信息偏倚指的是
A. 同时存在几个变量的效应,而结其中某个效应的估计不准确
B. 因变量测量或分类中的随机误差
C. 对自变量或因变量进行测量或分类时,由于随机变异而使精密度降低
D. 自变量或因变量测量或分类中的系统误差
E. 上述答案均不是
6. McNeyman Bas也称
A. 住院偏性
B. 选择性转诊偏性
C. 检诊造成的偏性
D. 存活病例偏性
E. 无应答偏性
7. Berksorv偏性也叫
A. 存活病例偏性
B. 住院偏性
C. 选择性转诊偏性
D. 检诊造成的偏性
E. 无应答偏性
11. 混杂因素是指
A. 影响研究结果判定的因素
B. 影响统计处理的因素
C. 对研究的病和结研究暴露的因子都有联系的因素
D. 仅对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
E. 仅与对照有联系的因子
12. 对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应考虑
A. 选择偏倚.信息偏倚的作用
B. 混杂偏倚的作用
C. 机会的作用
D. 因果的联系
13. McNeyman Bius属于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分类错误
D. 混杂偏倚
E. 随机误差
14. Berkson Bius属于
A. 选择偏倚
B. 信息偏倚
C. 分类错误
D. 混杂偏倚
E. 随机误差
15. 下面哪项有关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少选择偏倚
B. 队列研究中不会发生选择性偏倚,因研究开始时对象均无病
C. 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性偏倚
D. 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队列研究更易发生选择性念偏倚
E. 如果病例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性偏倚
16. 哪条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
A. 分层分析
B. 匹配设计
C. 多因素模型
D. 同一的调查是
E. 标准的分析
17. 哪条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
A. 匹配设计
B. 分层分析
C. 因素模型
D. 随机化
E. 双盲法
3. 下列哪条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措施:
A.选多种对照 B.多因素分析 C.分层分析
D.配比设计 E.使用培训有素的调查员
4. 下列哪条不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措施:
A.精心设计调查表 B.认真培训调查员 C.采用双盲法实验
D.同一时间对病例和对照调查 E.随机选取研究对象
20. 下列哪条不是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措施
A. 尽量选用新发病例
B. 选用中青年病例
C. 选用多种对照
D. 双盲法调查
E. 随机选取对象
21. 下列哪些措施可控制选择偏性
A. 认真培训调查员
B. 精心设计调查表
C. 随机选取研究对象
D. 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
E. 同时选择医院和社辽的研究对象
名词解释:
1、随机误差
指随机抽样所得均值与总体参数的差异,也称抽样误差。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中普遍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正确的抽样等使之减小。
2、系统误差
当对群体的某一特征做一次测量或对某一个体的某一特征做多次测量时,所得均值与总体间的真实性也会产生误差。如果误差向量的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时,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也称偏倚。
3、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样本人群所测得的某变量值系统地偏离了目标人群中该变量的真实值,使得研究结果或推论的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偏差,这是由于系统误差造成的。
4、入院率偏倚
也叫伯克森偏倚,是指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临床防治试验、预后判断等研究时,利用医院就诊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时,由于人院率或就诊机会不同而导致的偏倚称为人院率偏倚。
5、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也叫奈曼(Neyman)偏倚,在病例对照或现况研究中,用于研究的病例一般为现患典
型病例,不包括某些不典型病例;另外,某些病人患病以后可能会改变其原来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而在队列研究和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所用的多是新病例,由此而产生的偏倚称为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6、无应答偏倚(non-respondent bias)
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那些因各种原因不回答或不能回答所提出问题的人称为无应答者,任何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都可能有一定比例的无应答者,无应答者可能在某些重要的特征或暴露方面与应答者有区别。如果无应答者超过一定的比例,将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无应答偏倚。
7、检出征候偏倚(detection signal bias)
亦称为揭露伪装偏倚(unmasking bias)。指某因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但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这种现象称为检出征候偏倚。
8、易感性偏倚
观察对象可能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同,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概率不同,使得各比较组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有差异,从而可能夸大或缩小了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由此而产生的偏倚称为易感性偏倚。
9、信息偏倚
又称观察偏倚(observational bias)或测量偏倚(measurement bias),指在收集资料阶段对各比较组所采用的观察或测量方法不一致,使各组所获得的信息存在系统误差。
10、回忆偏倚(recall bias)
回忆偏倚指在回忆过去的暴露史或既往史时,因研究对象的记忆失真或回忆不完整,使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与真实情况间存在的系统误差。回忆偏倚产生的原因:①由于调查的因素或事件发生的频率低,未给研究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被遗忘;②因调查的事件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研究对象记忆不清或已经遗忘;③因研究对象对所调查的事件或因素关心程度不同,回答问题的多少及准确性有所不同。
11、诊断怀疑偏倚(diagnostic suspicion bias)
研究人员事先已知道研究对象的暴露史,怀疑他们已患有某种疾病,于是对暴露者和未暴露者在诊断疾病过程中采取了不可比的作法,对暴露者使用多种诊断方法进行详细的检查,并设法提高方法的灵敏度,使暴露组的诊断率和检出率提高;而对非暴露组则因不怀疑他们患有某种疾病而对诊断和检查不够认真,由此导致研究结果上的偏倚,称为诊断怀疑偏倚。
12、暴露怀疑偏倚(exposure suspicion bias)
如果研究者事先了解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或某种结局,主观上认为某病与某种因素有关联时,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使用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调查方法探索可疑的致病因素,如多次认真详细地询问和调查病例组某种因素的暴露史,而漫不经心地调查和询问对照组的暴露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由此引起的偏倚称为暴露怀疑偏倚。
13、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
与回忆偏倚不同,报告偏倚是指研究对象因某种原因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因此也称说谎偏倚。
14、检出偏倚(detection bias)
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的仪器和试剂质量不好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误差造成的偏倚称为检出偏倚。如测量仪器不准确,未经校正,或试剂不准确,批号不统一,实验方法的标准或程序不一致,操作人员的技术不规范等,均可使测量值偏离真实值,产生检出偏倚。
15、诱导偏倚(inducement bias)
在调查过程中,调查者询问技术不当,或者为取得阳性结论,诱导调查对象做某一倾向性的回答,从而使调查到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由此产生的偏倚称诱导偏倚。诱导偏倚往往表现为对病例组做诱导而对对照组不诱导或进行负诱导,其结果只能产生虚假的结论。
16、混杂偏倚
混杂偏倚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间的联系。混杂偏倚是在研究的设计阶段未能对混杂因素加以控制和在资料分析时未能进行正确校正所造成的偏倚。
简答题
1、 简述混杂因素的特征
2、 答:混杂因素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3、 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不找出或不避开,所得的研究结果可能不是研究因素造成的;
4、 混杂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
5、 混杂因素不应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或中间变量。
6、 2、试述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偏倚的控制要点
7、 答:限制:针对某一或某些可能的混杂因素,在研究设计时限制研究对象的人选条件,得到同质研究对象,可防止某些混杂偏倚。
8、 匹配:在为指示研究对象选择对照时,使其针对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与指示研究对象相同或接近,从而消除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实验和非实验研究中均可应用。
9、 随机化:常用于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使研究对象以同等的概率分配到各处理组中,从而使潜在的混杂因素也在各组中均匀分配。
10、 统计处理:在资料处理阶段,可通过一定的统计学技术,如分层、多因素分析等对混杂因素予以控制。
11、 3、流行病学研究中如何控制信息偏倚?
12、 答:①对偏倚要有丰富的知识,对研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选择性偏倚要充分了解。②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③尽量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提高应答率,降低失访率。④尽量采用多种对照。
13、 4、试举例说明无应答偏倚及其处理方法?
14、 答:无应答偏倚是指研究对象未按要求回答调查内容,而无应答者的患病咸因素的暴露情况与应答者又不同,从而造成的偏倚。例如,有学者在瑞士弃展的一项预防冠心病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那些不愿意参加该项研究的人中,各种慢性病的现患率、嗜酒以及其他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暴露率均比参加者高。
15、 5、如何对混杂偏倚进行测量?
16、 答:可将含有该因素时的研究因素与疾病的效应估计值(cRR、cOR)与排除该因素时的研究因素与疾病的效应估计值[aRR(f)、aOR(f)]进行比较。混杂偏倚=[cRR—aRR(f)]/aRR(f),若该值=0,则无混杂;若该值为正值,则为正混杂;若该值为负值,则为负混杂。混杂偏倚值的大小表示混杂的程度。
17、 何为混杂偏倚?可通过哪些方法来控制混杂偏倚?
答:混杂偏倚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各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3分)。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有限制、匹配、随机化及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等(2分)。
1. 何为混杂因素?请简述其的特征。
答:混杂因素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可歪曲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2分)。其特征是: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一定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或中间变量(3分)。
15. 下面哪项有关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A. 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少选择偏倚
B. 队列研究中不会发生选择性偏倚,因研究开始时对象均无病
C. 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性偏倚
D. 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队列研究更易发生选择性念偏倚
E. 如果病例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性偏倚
16. 哪条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
A. 分层分析
B. 匹配设计
C. 多因素模型
D. 同一的调查是
E. 标准的分析
可以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
A.匹配设计
B.分层分析
C.因素模型
D.随机化
E.双盲法
18. 下列哪条不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措施
A. 选多种对照
B. 多因素分析
C. 分层分析
D. 配比设计
E. 使用培训有素的调查员
3. 下列哪条不是控制信息偏倚的措施:
A.精心设计调查表 B.认真培训调查员 C.采用双盲法实验
D.同一时间对病例和对照调查 E.随机选取研究对象
20. 下列哪条不是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措施
A.尽量选用新发发病例
B. 选用中青年病例
C. 选用多种对照
D. 双盲法调查
E. 随机选取对象
21. 下列哪些措施可控制选择偏性
A. 认真培训调查员
B. 精心设计调查表
C. 随机选取研究对象
D. 在多个医院选择对象
E. 同时选择医院和社辽的研究对象
33. 在Cuse-Confnof Ifuely,探讨妊娠母各种暴露史与先天畸性危险之间的联系. 你审查该研究时,你怀疑那些生孩子畸形的母亲由于内疚而少报了她们吸烟情 况,而那些对照儿童的母亲,其报告要准确些,这是一种
A. 选择偏倚
B. 无差异错误分类
C. 回忆偏倚
D. 混杂偏倚
E. 抽样误差
34. 如上题你的怀疑是正确的,并且实际上吸烟增加了畸形的危险,那么论文中报 导的桎危险度与\"真正的\"相对危险度比是
A. 低估了
B. 高估了
C. 都不是
D. 不能确定
E. 没变化
流行病学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A1型题
1.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是指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数据误差。
E.逻辑误差
2. 流行病学中的偏倚分为
A. 住院偏倚,测量偏倚,转诊偏倚
B.住院偏倚,测量偏倚,信息偏倚
C.选择偏倚,混杂偏倚,信息偏倚
D. 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回忆偏倚
E. 混杂偏倚,住院偏倚,回忆偏倚
3. 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A. 住院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转诊偏倚
D. 测量偏倚
E.无应答偏倚
4.下列哪种偏倚不属于信息偏倚
A.回忆偏倚
B.测量偏倚
C.调查人员偏倚
D.社会期望偏倚
E.检诊偏倚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变量必须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暴露因素有关,与疾病无关
B.与疾病有关,与暴露因素无关
C.与病例有关,与对照无关
D.与暴露有关,与非暴露无关
E.与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有关
6.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7. 以下哪种研究方法不存在偏倚问题
A.描述性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
E.以上都不正确
8. 下列哪种偏倚在队列研究中是见不到的
A.错分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失访偏倚
D.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
9.下列哪种偏倚不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
A.住院偏倚
B.回忆偏倚
C.选择性转诊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10.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A.调查员
B.调查对象
C.调查内容
D.调查环境
E.调查样本大小
11.下列哪个不属于队列研究偏倚控制的内容
A.选择偏倚的控制
B.人院偏倚的控制
C.信息偏倚的控制
D.失访偏倚的控制
E.混杂偏倚的控制
1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偏倚控制不应包括下列哪一条
A. 为减少不依从,试验期限不宜过长
B.为减少不依从,干预措施应简便易行
C.为减少不依从,应对受试者讲明研究的意义
D.为减少不依从,应多选择新发病例
E.为减少不依从,应对受试者说明预期结果
B1型题
A.入院偏倚
B.存活病例偏倚
C.选择检诊偏倚
D.无应答偏倚
E.志愿者偏倚
1.选择现患病例为病例对照研究的对氛易发生
2.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3.电话或信函调查,易发生
4.对声誉良好的预防疾病疫苗进行现场试验时,易发生
5.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某因素的存在可提高其相应疾病的检出率,则可发生
A.回忆偏倚
B.失访偏倚
C.入院偏倚
D.不依从偏倚
E.存活病例偏倚
6.进行一次膳食与高血压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7.开展一次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
8.在开展膳食与糖尿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时,若选用糖尿病现患病例作为病例组,则最常见的偏倚是
9.开展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最担心的偏倚是
流行病学研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A1型题
1.B 2.C 3.D 4.E 5.E 6.C 7.E 8.B 9.D 10.E 11.B 12.D
B1型题
1.B 2.A 3.D 4.E 5.C 6.A 7.C 8.E 9.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