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审美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内涵上说,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包括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的提高;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因素众多,途径众多,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始终。而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尤其是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一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负全面责任。所以,作为班主任必须全面了解素质教育这项系统工程各个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了解其实施过程的不同重点和关键,然后根据素质教育在不同阶段的不同重点和学生个体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突出实施重点,以达到“举一反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本人认为,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这一点,对于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
一、切实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既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可设想,一
个生活无序、不遵守社会基本规范的人,一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无章法、学无恒心的人,能会有身心的健康发展,会在文化科学素质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抓住素质教育的培养时机。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机抓准了、抓好了,对于一个人会产生一生都受益不尽的良好影响。反之,错失了这个时机,就象已经长成的歪脖子树,再要矫正就难了。这是因为,初中阶段正值一个人的少年时期,这个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二次断乳期”或“危机期”、“风暴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学生的总体特征是:身心状态剧变,自我意识突出,独立精神加强。这是一个个体内在力量生成,新的主体孕育的时期,也是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塑造成形期。为此,一个教师,尤其一个负责任的班主任,要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总体特征,着重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理想自我,帮助他们经常对自己提出能达到的、以克服自己身上弱点为目标的要求,让他们体验战胜自己的力量与欢乐,感受运用自身精神力量去超越自己的幸福。换句话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少年时期的学生易塑、易感的身心特点,着重引导他们改掉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培养和巩固良好习惯,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着力抓好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初中学生的现状来看,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生
活、学习习惯,也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是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改正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少年期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的起始阶段,是人的认知倾向和道德品质初步建立并被自己意识到的时期。因此,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他们有自我完善的愿望和信心。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一方面可从理论上讲清培养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顺利成才的重要性,讲清不良习惯的危害,另一方面选择一些为学生所熟知、所崇拜的科学家、文学家从小如何自觉培养良好习惯的生动事例,激发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的愿望。
二是组织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及其表现。可利用读报课和班队课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列举自己或同学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把列举的现象进行归纳,帮助学生认清不良习惯有哪几方面的表现,并把此作为努力改正的主要方向。
三是制订制度,检查督促。改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不可能一蹴而成,必须循序渐进,找好突破口,并以适当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在工作中首先可从寝室抓起,因为寝室是学生们生活的环境,穿衣、叠被、洗衣服、打扫卫生……,开始时可手把手地教他们,慢慢地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做,而老师每天早晨在学生们起床后、晚上就寝前到寝室逐个检查;可制订寝室每日情况反馈表,由值日学生每天详
细填写;还可制订《班级细则考核评分表》,根据学校一日常规,在班内设立不同的管理项目,由值日干部记载等。 四是建立家校联系卡。学校的教育还必须有社会、家庭的配合。如果学生回到家里照旧睡懒觉、不吃正餐、多吃零食、不自觉完成家庭作业,而父母不加以监督,那么在学校做得再好,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可建立家校联系卡,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密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使学生们彻底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