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公元155年-公元220年3月15,官职:魏王、丞相、冀州牧,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个人作品:《孙子略解》、《兵书接要》《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直系亲属有养祖父:曹腾;养祖母:吴氏(曹腾之“对食”妻子);父: 曹嵩;母: 邹氏(一说为丁氏)
谯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史记·殷本纪》载:“汤始居亳。”即商汤最初曾经在此建都 。亳的故址在今河南商丘,谯与之邻近,故境内有成汤王陵,相传为衣冠冢,今尚存明末所植古树一株、清代书法家梁献所书碑刻一块
谯县境内有一条涡河,流向自西北而东南,最后在今安徽怀远流入淮河。曹操的家,就座落在谯县城东的涡河岸边。郦道元《水经注》卷二三《阴沟水注》说:“城东有曹太祖旧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现在遗址处立有一块“魏武故里”的标志,以供游人怀古凭吊。据郦道元的记载,遗址的背后是城郭,旁边是城壕,前面是人来人往的商店和川流不息的涡河,也称得上是一个交通便利、视野开阔、风光秀丽的所在。
曹操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家乡度过的。踏上仕途和南北转战的征途后,又多次回到谯县。谯县与曹操一生的活动紧密关联,至今在亳州仍保留着不少当年的遗迹。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有名份的十三人,生子二十五位。其妻妾如下:丁夫人,曹操原配夫人,无子女;卞夫人,曹操继配夫人,武宣卞皇后。生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刘夫人,曹操之妾,生曹昂、曹铄二子;环夫人,曹操之妾,生曹冲、曹据、曹宇三子;杜夫人,曹操之妾,生曹林、曹衮二子;秦夫人,曹操之妾,生曹玹、曹峻二子;尹夫人,曹操之妾,生曹矩等。
三个有成就的儿子:子承父业的曹丕 ;文功深厚的曹植 ;智力超群的曹冲。 魏文帝曹丕,是曹操与卞氏所生次子。在争夺帝位上可谓处心积虑。曹操死后,曹丕逼曹植写下《七步诗》》。不仅如此,曹丕还夺下了其弟曹彰的兵权,坐稳了魏王之位。和曹植一样,曹丕也爱好文章、诗词歌赋,并皆有成就。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曹丕有著作文章百篇,其所著《典论·论文》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第三子,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闻强记。先为
1
曹操宠爱,并欲立太子。魏文帝曹丕继位,曹植受其兄曹丕嫉妒心重,对曹植屡有猜忌,并欲置其死地。有一天,曹丕唤曹植进前,要弟弟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否则就以欺君之罪将其处死。曹植知道其兄曹丕一心害他,强忍悲愤,于七步之内做成一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文学功底深厚,其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最著名的作品当属《洛神赋》。
曹冲自小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相传,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问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称象之法。曹冲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然后称出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兴,按照他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就是历史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国志》记载曹操的远祖是汉朝初期的相国曹参。曹操的养祖父是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 历侍四代皇帝,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由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所以关于曹嵩的家世,有不同说法。有一说认为曹嵩本姓夏侯,后来因为成为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所以夏侯氏很多人都与曹操同族。曹操少时机警过人,通权谋机变,又以侠义自任,行为放荡不羁,不规规矩矩地谋生做事,因此世人都认为曹操并没什么奇特之处。只有梁国的桥玄和南阳的何颙,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可见桥玄对曹操抱有很高的期望。
174年,曹操二十岁,通过察举孝廉成为郎官。所谓郎官,名义上是当时朝廷从贵族大臣子弟中选拔出来,担任宫廷宿卫的优秀人才,实际上是学习做官,熟悉朝廷事务和增加阅历,一段时间之后才会依照情形授予正式的官职。因此,稍后曹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北部尉是曹操入仕后的第一个行政职务。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所谓议郎其工作大约和如今的调研员类似。此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阉党所害。
184年,黄巾军起义,朝廷任命曹操为骑都尉,前往颍川镇压。由于镇压黄巾
2
军有功,升任济南相,任职后罢免了贪污渎职的高官将近八成,并严令禁止当时风行的宗教迷信。因为曹操当政素称法令严明,济南国的违法作乱之徒听说曹操要来了,都纷纷潜逃到别的郡县。又过了很久,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但是曹操没有就任,而是称病回乡了。当时天下已开始大乱。
192年,青州的百万黄巾大军入侵兖州。兖州刺史刘岱不听济北相鲍信的劝阻,与黄巾军接战,结果被杀死。鲍信等便暗中使人到东郡迎接曹操,推举他担任兖州牧一职。后来与黄巾军战于寿张以东,历经苦战,鲍信战死,终于大破敌军。曹操一路追击至济北,最后逼降黄巾军,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并男女百余万口,又从中选出精锐,号称“青州兵”。到了这时,曹操作为一个地方势力才渐成气候。 194年至195年,曹操在兖州与吕布、张邈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兖州之地也反复易主。曹操命荀彧、程昱坚守鄄城,并以此为根据地,终于击破吕布,平定兖州。朝廷也于此时正式承认曹操的兖州牧地位。
195年,汉献帝迁出长安,进驻安邑。次年,曹操听从谋士荀彧的建议,打算迎接皇帝,派曹洪率兵西进。不过此时皇帝(或其掌权之臣)对曹操仍有疑虑。但曹操势力强盛,数月之间又击破了汝南、颍川的黄巾军,朝廷乃封曹操为建德将军。稍后不久,升任镇东将军,且进封为费亭侯。
197年征讨张绣,张绣举众投降,之后因曹操纳张济之妻,张绣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于是袭击曹操,曹操在长子曹昂与校尉典韦殿后下逃亡,但曹昂与典韦也阵亡。此后,曹操又两次攻击张绣,都没有彻底击破。后来张绣接受谋士贾诩的建议,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对荆州北部的控制,并消除了许都南面的威胁。198年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计策,开决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后生擒吕布、陈宫,把徐州纳入势力范围。199年,曹操派史涣、曹仁击破张杨旧部眭固,取得河内郡,把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以北。
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被任命为丞相。七月,曹操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
212年,董昭等人推举曹操为“魏公”,荀彧以忠于汉室立场提出反对。曹操答应荀彧永不作魏公,但因此曹操对荀彧不悦。不久之后,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迫服毒自尽。
曹操在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庚子日(220年3月15日)薨逝于洛阳,享
3
年六十六岁,死后葬于高陵。
伟大的军事家:曹操治军素以“军法甚严”著称,对百姓也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于是“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夏侯敦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路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这其中虽有伪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爱民之举,毕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动乱社会中求得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识。当汉末中央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采纳了谋士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一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
政治方面
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在政治上的功绩亦是不凡的。
经济方面
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4
文学方面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