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乡历史故事

来源:爱go旅游网
 家乡历史故事

对象:广东省茂名市 一·茂名人民抗日:

1945年1月13日,张炎率800人在吴川举行武装起义,通知南路特委派武装总队联合攻打吴川政府,张炎起义总队在我南路抗日游击队的配合下,解放吴川县城塘。为了配合吴、廉、化、梅的武装斗争,南路特委决定各县也在春节前后举行武装起义。

(一)茂东抗日武装起义

1944年7月,茂名县党组织按茂电信特派员陈华的布置,先派梁平到茂东云潭开展工作。1945年起义前夕,陈华亲自到云潭检查工作,召开云潭党员领导骨干会议,宣布成立“云潭人民革命军事行动委员会”,并决定:泗水游击队于1月29日起义,分兵两路:一路攻打海珊乡公所,一路攻打根子乡公所;云潭游击队于1月30日起义,攻打云潭乡公所。

但由于叛徒告密,泗水区的行动计划暴露。陈华令杨进瑞速把部队由泗水转移到云潭。1月30日,杨进瑞带领的队伍到达云潭,云潭为配合泗水的起义部队攻打云潭乡公所。云潭的敌兵见我起义队伍配有轻机枪两挺,长短枪数十支,浩浩荡荡地前来,便仓惶地逃离乡公所,游击队因此未经战斗便进入云潭乡公所。

2月中旬,驻在高州城的国民党军队和茂东区的地方自卫队、联防队,集中了成千兵力,开始重点“扫荡”云潭。这时外援不到,又与特委失去联系,得不到上级的指示,党组织不得不决定:部分同志撤离云潭,留下云潭地区负责人、茂东区特派员郑光民与当地党员

组成武工队,发动群众坚持反“清乡”、反“扫荡”斗争。

国民党部队进入云潭后,到处抓人、杀人。在敌人的疯狂“清剿”中,茂东党组织和武工队与群众同艰苦,共患难,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同时通过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送出的情报,清除了混入队伍中的奸细。在斗争中,茂东的党组织又吸收了一批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生力军,邓贵才、赵载文、张德才、张桂秋(烈士)的弟弟张桂辉、杨国周、杨兴、吴汉兴、吴贤标、吴炳旭等同志被吸收入党,后都参了军并成为茂名游击大队以及五支队十四团的骨干。

(二)茂南抗日武装起义

中共南路特委和茂电信特派员决定,于1945年春节前后,举行武装起义。1945年2月初,刘炳新调到茂南和车振伦肩负着组织武装起义的重任,来到茂南的烧酒村,密谋武装起义。

2月18日,由车振伦、刘炳新宣布武装起义,正式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茂南大队,大队长为车振伦,政委为刘炳新。大队成立后的第二天,决定攻打仁里(新圩)乡公所。为了摸清敌情,当天下午,车振伦带领一个侦察小组,前往仁里进行侦察。车振伦到了仁里后,发现伪乡公所的敌人,四门紧闭,防守森严,并在岗楼上架起排枪,于是决定改变计划,将队伍拉到红粉营整训,等待时机。

在起义准备过程中,李淑明、谭琼珍遭到国民党乡兵逮捕,并被押送到高州城。李淑明同志,在狱中斗争英勇顽强,后被惨无人道的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由于李、谭被捕,高州城敌人非常关注陈垌地区,准备派大部队前来搜查,形势非常

严同峻。车、刘当即召开大队干部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经请示陈华同意后决定:部分队伍分散隐蔽,部分队伍继续开展斗争。

3月,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了茂南的湖塘村,捉去该村董世南、董世华、董丽武(游击队员)、董存会4位农民。5月,茂名县警察局长黄光弼带领国民党自卫队300多人再次开进烧酒村进行“扫荡”,关押村中群众400多人,威逼他们交出我地下党员和游击小组成员。茂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从组织发动到队伍解散,前后历时3个多月,在敌人的围攻下,虽遭失败,但这次起义,却极大地威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揭开了茂南武装斗争的新篇章。

(三)茂西抗日武装起义

1944年12月,茂名党组织传达贯彻中共南路特委关于举行武装起义的决定后,茂西区党组织决定组建茂西游击队,大队政委由茂西党组织负责人黄达荣担任,大队长由梁德玉担任。大队在南塘、道平、清井、沙田4乡筹建一个中队。黄达荣为解决起义经费,他倾家荡产,卖掉4亩田、4头猪、1头牛,并亲临各乡指挥督战。

1945年2月1日,南塘乡集中起义人员,决定与道平乡起义队伍汇合,先攻打道平乡公所,再攻打其他乡公所。当天晚上,起义队伍在白坑学校集中,凌晨2时,宣誓出发,由梁德玉指挥,攻占了乡公所。清井起义军于2月4日行动,当晚顺利攻下清井乡公所,俘获乡长杨觉新、乡队副杨家驹及几个乡兵。

其后,国民党派出的大批军警已在起义村庄大举清乡扫荡,情况恶化。国民党军警进人道平乡后,疯狂地洗劫了各个村庄。当时起义大队政委黄达荣带了款项来到那里支援起义并指挥工作,不幸也落人敌手,后被杀害。仅几天之内,就有数十人被捕,受到严刑拷打,最后惨遭杀害。2月13日,梁德玉在茂坡村外婆家被捕,20日被杀害。

(四)茂北抗日武装起义

1944年12月初,茂名县党组织执行上级的指示,派杨超、罗强、杨麟、王志文、叶琼森、黄兰芳张锡德、杨飞、杨丽等同志到达曹江,以风村为阵地,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秘密发展了200人参加游击小组。

1945年2月1日晚,40多名茂北游击队员汇集到风村,由杨飞同志作动员,宣布曹江人民武装起义。当晚月色朦胧,细雨纷纷,起义队伍沿着山涧而下,直捣国民党顽固派杨官首席保办事处,缴获单响步枪30多支、子弹3000多发、手榴弹100多枚。首战告捷后,随即挥师攻打国民党曹江乡公所,激战多时未获成功,即主动撤出战斗,按原计划把队伍拉到双城去封村隐蔽。

1945年5月间,茂名县警大队长邹克昌又率领1个大队、3个连队分驻凤村杨飞家、古柳坡、杨官保办事处,再次进行大搜捕,关押无辜群众300多人。敌兵长驻古柳坡等处后,曹江地区乌云翻滚,血雨腥风,使我部活动十分困难。杨麟、杨超带领一组人员向外围发

展,又开辟了低瑚、山脚、裴坑、罗平

条村庄。后来杨麟、杨超奉命调到覃巴活动去了。 张炎

及新垌一带10多

二.长坡旧城:

历史地位

更重要是汉武帝置的高凉县治地,和威镇岭南的巾帼英雄冼夫人(512—602)的军事活动中心,明成化三年(1467年),电白县从旧城迁治电城(1951年迁治水东)后,旧城虽经沧桑岁月,被某些人捏造为“海盗城堡”刊登在某报刊上,但城址犹存。1994年,省政府发文把旧城列为省级保护文物。因此,重述旧城作为州、郡、县治地的历史和面貌,对认识旧城光荣历史有重要现实意义。

政辖变迁

“旧城遗址”是茂名市仅有的二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一个是高州“宝光塔\"),也是我省较古老的、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城池遗址,具有1400多年的历史。旧城据府、县志记载:旧城原为电白郡、县治所。南朝萧梁时代(公元503—557)置电自郡,建郡城于此。随废郡为县,此城即为电白县城,又曾是高州路的治所。元大德8年前,旧城又曾是州、路治所,后高州路改高州府,高州府管辖茂名、信宜、电白、化州、廉江、吴川六县,府城仍在长坡旧城。明朝正统年间,旧城曾毁于贼寇,公元1468年,电白县治所才迁至今电白电城,高州府治所亦迁茂名(今高州镇)。并划旧电白城附廊和北部的郎韶、地安、怀德等六乡属茂名,从此,这座城也属茂名县,称电白堡,百姓则叫它“旧城”。从梁至明,旧城作为州、郡、府、县近一千年。

建筑特色

旧城由于长期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现存

古迹众多。中有陈仓米,年代久远;东有三官山,龙脉盘旋;西有鳌鱼吸水,鉴水如练;北有宝鸭穿莲、石狗衔烟;南有石井生莲,大座通天。现在城址尤存,古城结构依稀可辨,城墙有内外两重,呈“回\"字形,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遗迹还很清楚。内、外城墙之间有东、南、西、北四条城壕(即护城河)。在城周各处还保存有许多烧砖筑城的砖窑(称古窑群)。 旧城“冼太庙”是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冼太庙。庙中保存有双龙戏珠、御赐金匾、独木鼓、古青铜大钟等一批古老文物。其中,“双龙戏珠”图是我国建造历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仅存二个“双龙戏珠”图之一(另一在西安)。旧城众多的古迹、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南方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

三.冼夫人事迹:冼夫人(公元513——602年),俚族

(黎族),南北朝时高凉郡人。冼夫人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海南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冼夫人是我国六世纪南方百越中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江泽民总书记赞她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海南人民敬称她为“南天一柱”、“圣祖母”。

四.冼夫人自幼聪颖贤慧,通晓兵法,武艺娴熟,青少年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当地俚族著名的首领。南朝梁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冼夫人嫁给原北燕皇族时任高谅郡太守冯宝为妻。夫妻俩共主政事,推行政令,主张俚汉两族团结,传播当时汉族封建礼教,促进俚汉民族友好融洽,被传为佳话。

五.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公元540年),为了从政治上解决海南长期被弃置的问题,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冼夫人以南越部族首领的身份“请命于朝,置崖州”,获准并被委任为全权负责。于是与丈夫冯宝统率三军下海南,扎营梁沙坡(今海口市龙华区新坡梁沙村),深入调查研究,采取以德为怀、分化瓦解的策略,平乱招安,终于建立了崖州,结束了海南多年“久治不统”的局面,使海南岛重新发隶属中央政权直接管辖。

六.宝光寺:

宝光塔相传始建于东汉,但无信史可考。隋代名“大石寺”,寺中的塔叫“福感塔”。公元880年,唐代黄巢起义军攻破了长安。次年,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内修建行

宫,并命悟达国师重修庙宇,唐僖宗晚上看见寺中福感塔下发出宝光,便改寺名为“宝光寺”。

宝光塔是广东省最高的楼阁式塔,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989 年列为广

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组

2011192135甘惠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