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机修分公司工业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1机修分公司工业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来源:爱go旅游网
沧州渤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工业汽轮机检修作业指导书

QJ/BHEC-JX-ZYZDS-022-2018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汽轮机的检修拆装作业。

2 应执行的规范标准

2.1《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 2.2《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 2.3 机组随机使用说明书;

2.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 2.5《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H/T3516;

2.6《检维修能力评定技术规范第3 部分:检维修单位质量、安全、环境与健康(QHSE)管理体系基本要求》CSEI/JX 0003; 2.7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3 施工准备

3.1现场准备

3.1.1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必须与生产车间装置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持HSE作业指导卡在现场开具《拆卸作业许可证》、《JSA危害分析》。作业票对温度、压力及防护措施等内容必须填写清楚;

3.1.2作业人员必须与生产车间一起对作业票的内容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无误,由生产车间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签字;

3.1.3作业人员必须对设备内的介质压力进行检查确认,确认压力(表值)为零方可作业。避免造成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3.1.4 作业人员必须检查检修机组与外部系统水、电、气、风和介质的吹扫、排凝、隔断情况应安全可靠;

3.1.5 作业人员必须对设备的排凝、隔断情况进行检查确认,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避免造成蒸汽、高温余热余温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3.2材料准备

3.2.1 备齐设备检修的配件和材料,并检查材料质量合格证及检验单。 3.3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管理

检修前,就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步骤、质量控制标准、进度、HSE要求等向作业人员进行交底,还应包括施工现场调查情况,施工工序的衔接。 3.4施工人员配备及相关资质要求

掌握本专业理论实践知识,了解相关工种的一般操作;具备实际操作和处理故障的作业能力;熟悉所用设备机具状况并会使用;主要施工人员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职业技能达到中级技术水平,同时配备一名技师或高级技师。 3.5施工机具及检验仪器设备配备 3.5.1激光对中仪1台。

3.5.2液压扳手1台,呆扳子头S=36、41、46、55各1件。

3.5.3游标卡尺(0-300mm)1把;壁厚千分尺(0-25mm)1把;深度尺(0-300)1把;磁力表座(大、小)6块;百分表(0-5)6块;外径千分尺(0-150mm)1套;内径千分尺(50-600mm)1套;塞尺(0.01-1mm)1把;合像水平仪2块;。 3.5.4常用钳工工具一套、氧气--乙炔瓶一套 3.5.5随机工具1套。 3.6资料及其它准备

设备随机使用说明书及图纸;检修记录表应准备齐全。

4 施工程序、方法、技术措施

4.1 实施拆卸顺序

润滑、调速系统的各油管线→主汽阀门与汽线连接法兰→油动机→两端轴承箱上盖仪表接线、探头→两端轴承上半部→顶上下壳支承螺栓(背压式)→四猫爪螺栓(背压式)→机壳水平剖分面连接螺栓→速关阀与机壳连接法兰→起吊上机壳→静叶持环体上部→起吊转子→检查,鉴定壳体及转子各部件 4.1.1附属管线与蒸汽入口法兰的拆卸

4.1.1.1拆除润滑油管线,作好标识或标记,拆卸调节油附属管线。 4.1.1.2拆卸下来的管线,清洗干净并用塑料布或白布包裹。 4.1.1.3拆开的管线接头用塑料布或白布封堵。 4.1.2油动机、错油门的拆卸

4.1.2.1拆卸错油门与支架的卡簧、连接销。

4.1.2.2吊装带吊住油动机、错油门本体,保持垂直,微微用力。 4.1.2.3拆卸油动机与三脚架的卡簧、连接销。

4.1.2.4吊出油动机、错油门,解体清洗检查,检测更换零部件。

4.1.2.5必要时,外委厂家修理更换滑阀、套筒、活塞、活塞杆等零部件。 4.1.3速关阀、速关组合拆卸

4.1.3.1仪表专业拆卸速关阀行程开关。 4.1.3.2拆卸速关阀法兰固定螺栓。

4.1.3.3松动导向螺栓上的螺母,速关阀法兰盖在速关阀弹簧作用下外移,直至法兰盖脱开。

4.1.3.4取下速关阀组件,清理拆检密封面、密封组件、弹簧等零部件。 4.1.3.5拆除全部连接管线、固定螺栓。 4.1.3.6速关组合外委校验。 4.1.4联轴器的拆卸

4.1.4.1由仪表专业拆卸前后轴承箱以及端盖上的仪表探头、压力表、温度表等接头。

4.1.4.2拆卸汽轮机与压缩机之间的防护罩螺栓,拆卸防护罩、汽轮机前、后轴承箱上盖,复查联轴器对中并记录数值。

4.1.4.3在联轴器的各个端面连接部位作出不同标识,拆除联轴器中间节。 4.1.5盘车器、冒汽管的拆卸 4.1.6轴承的装拆

4.1.6.1拆除轴承压盖的固定螺栓。 4.1.6.2拆除轴承压盖的定位销。

4.1.6.3取出前、后支撑轴承的上半部分、止推轴承。 4.1.7汽轮机转子的拆卸

4.1.7.1拆除上下机壳连接螺栓(最好配备一套氧气--乙炔加热枪),放置一旁,清理干净,摆放整齐。

4.1.7.2安装导向杆,用顶丝均匀顶起上机壳3-5mm,上机壳四个吊点挂好钢丝绳和手拉葫芦,慢慢调整钢丝绳松紧,使四个吊点力量均匀,轻轻地吊起20-30mm,观察下机壳隔板是否随转子一起被带起来;若无异常,继续起吊,直至移开到一

旁。

4.1.7.3转子两端挂好吊装带、手拉葫芦(注意避免汽封部位妨碍吊装),一边轻轻调整水平,一边缓慢起吊转子。转子应轻轻地放在橡胶板上,或者垫有橡胶的支架上。

4.1.7.4转子清理,外委校验动平衡精度。 4.1.8汽阀及填料的拆卸

4.1.8.1拆卸汽阀盖螺栓,顶丝均匀顶起少许缝隙,吊下放在支架上。

4.1.8.2清洗检查汽阀、阀座的外观。拆下阀杆,检查阀杆外观,测量阀杆的磨损、弯曲偏差。

4.1.8.3填料若漏气严重,则须更换填料。拆卸填料压盖,取出填料,清理填料腔,更换填料组件。

4.1.9汽轮机上机壳翻转、汽封拆卸

4.1.9.1上机壳四个吊点挂好钢丝绳、手拉葫芦,调整钢丝绳,使上机壳慢慢接近于直立状态。

4.1.9.2松开下面两个钢丝绳并调整方位,缓慢吊起,使上机壳处于水平状态,轻轻落下,放在足够高的枕木上,这样即完成上机壳翻转。 4.1.9.3拆卸上、下隔板上的汽封环、弹簧片,检查清理或更换 4.2 设备组装

4.2.1 组装可按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压缩机零(部)件时应对各部配合尺寸认真测量,符合中国石化《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的标准,严禁使用硬材料直接敲打部件,搬运沉重部件相互配合、用力均匀。避免造成对作业人员的伤害。 4.2.2复查下机壳水平剖分面水平度,必要时调整。

4.2.3检查调整定位键、导向键间隙以及连接螺栓的接触精度、间隙。

4.2.4依次回装汽封、转子,机器和部件在封闭前应仔细检查和清理,其内部不得有异物。

4.2.5依次检测转子各部间隙、转子跳动。

4.2.6依次检查、测量、调整前后支撑轴承、止推轴承的接触精度及各部间隙。 4.2.7翻转大盖,回装汽阀。

4.2.8吊装大盖,涂抹高温密封胶,扣合大盖,紧固连接螺栓,然后回装速关阀。

4.2.9依次回装前后径向轴承、推力盘、位移盘、止推轴承,复查止推间隙。 4.2.10依次回装联轴器中间节、叠片紧固件、机组与电机找同心度,机组对中执行中国石化《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SHS 02014的联轴器对中标准。

4.2.11依次回装前后轴承箱上盖、端盖,仪表专业配合回装、调试探头、速关阀行程开关。

4.2.12复核危急保安装置飞锤、靶板的间隙。 4.2.13回装油动机、错油门。

4.2.14彻底清理全部附属管线并回装,涂抹密封胶回装防护罩。

4.2.15全面检查装配情况并盘车检查转子应转动灵活无异常声响。符合中国石化《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标准的要求。

4.2.16应使用规定的记录表,按要求认真填写拆检值和组装值,做到数据齐全、准确、字迹工整。记录各零(部)件的检查、修复和更换情况。所有的技术数据以及技术要求应符合中国石化《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标准的要求,保证检修质量。 4.3 拆装注意事项

4.3.1作业人员进行拆卸作业时必须配合得当,作业人员相互站位正确,避免相互伤害。

4.3.2 进行较高处拆卸作业时,必须搭设牢靠的脚手架(必要时系好安全带),作业人员相互配合、站位正确,手持工具、重物要牢固拿稳、作业人员站位要稳,用力要均匀。避免在交叉作业时重物失手、人员坠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 4.3.3作业人员配合起吊机壳、转子等大件,必须使用专用吊具。要找好固定吊点注意其重心,保持转子的轴向水平,司索人员(起重工)检查吊钩、绳索是否索紧。保证安全。严禁发生晃动、摩擦及撞击。避免发生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事故。吊装作业执行SH/T3536-2011《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注意! 起吊转子时,要保持转子的轴向水平缓慢起吊,严禁发生晃动、摩擦及撞击。避免发生对作业人员的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事故。

4.3.4 作业人员搬运重物要相互配合、均匀用力。避免重物滑落发生对作业人员的伤害事故。注意脚下是否有台阶或杂物、油渍等,避免人员摔倒受伤。 4.3.5 了解所拆零(部)件的结构,明确拆卸次序。拆下的零(部)件须仔细地加以清洗并擦净,根据零(部)件的情况,分类安放,涂油防锈。

4.3.6 各零(部)件拆卸后应妥善保管,不得碰伤。螺钉、螺栓与螺母拧下后最好按原配对拧上,以免丢失。对重要部件的加工面和大部件应有防止碰伤的措施,对转子和部件应有防止变形的措施。

4.3.7 各重要配合零(部)件拆卸时应注意其原装配位置,必要时可做记号分类安放,以免重装时弄错。

4.3.8 拆卸下的零(部)件要摆放有序妥善保管,做到“三不见天,三不落地”,避免部件丢失、人员磕碰。

4.3.9 严格执行中国石化《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标准对磨损报废的零(部)件进行更换。现场废弃的零部件和检修使用过的废油、棉纱、清理设备的垃圾等废物要在现场集中收集,统一管理。检修结束后认真清理现场,将垃圾和废物分类清走,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的文明检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4.4 试车与验收 4.4.1开车前准备

4.4.1.1汽轮机操作人员在开车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弄懂说明书中各种规定和要求。各岗位应配备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密切配合。 4.4.1.2汽轮机静态试验符合要求。

4.4.1.3机组开车前应严格检查各管路及机械设备连接面是否紧固可靠,各阀门是否处在规定位置。

4.4.1.4检查仪表管线及导线,调节并校正仪表,根据各整定值进行报警、停车试验。

4.4.1.5检查润滑油总管压力、温度、回油情况。 4.4.1.6手动盘车,检查有无卡涩、异常声音等。 4.4.2 启动机组

4.4.2.1准备工作结束后,工作可转入启动阶段。

4.4.2.2启动润滑油泵,润滑油供油正常。

4.4.2.3启动汽轮机,注意润滑油压力、轴承温度、轴承振动情况。同时检查察以下几个方面:

压力表、温度表读数是否正常;

各机械部位是否有异常杂声和振动; 各管路、接头是否有漏汽、漏油、漏水现象。 4.4.2.4尚若存在问题和故障,应立即按下停车按钮。

4.4.2.5机组正常可连续空负荷试车。空负荷运转2h,同时每隔30min记录一次数据。

4.4.2.6机组空负荷运转正常后,即可进入负荷试车。机组试运连续运转时间为8小时,每0.5小时做一次记录。 4.2.2.7做好试车记录。

4.2.2.8机组停机后,保持润滑油供油,按正常维护要求盘车,直到轴承温度降到40℃以下,停润滑油、停水、电。 4.4.3 验收。

4.4.3.1 连续运转8小时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能满足生产要求。 4.4.3.2 达到完好标准。

4.4.3.3 检修记录、试运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 4.5故障分析及处理

附表 常见故障与处理

序号 1 故 障 现 象 轴承温度高 故 障 原 因 1.油温高 2.油中带水 3.过滤网堵塞 1.油压自控失灵 2.过滤网堵塞 3油箱液面低 4.泵入口漏气 5.主油泵故障 1.冷却器结垢 2.冷却水量不足 1.润滑油温度低 处 理 办 法 1.调整冷却水阀 2.脱水或换油 3.清洗过滤网 1.检查与处理 2.清洗过滤网 3.加油 4.检查处理 5.切换备用泵 1.清洗 2.调节冷却水 1.提高油温 2 油压低 3 4 油温高 振动 2.喘振 3.瓦盖或地脚螺栓松动 4.机组不同心 5.转子动平衡破坏 6.转子发生磨擦 7.轴瓦间隙过大 转速调节滞后: 1.控制油过滤器内有气体 1.调节油压力、汽室压2.油动机有气机 力大幅度波动 3.液压调速器有油垢 2.调速阀杆大幅度来回运动 2.调整操作 3.及时紧固 4.找正 5.校正动平衡 6.检查及处理 7.调整轴瓦间隙 1.排气 2.排气 3.清洗调速器 5

5 关键质量控制点及质量验收指标

5.1机组联轴器对中找正值要求: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值均不大于0.03mm,有对中曲线要求时,参见随机资料或合格证明书。 5.2汽轮机气封间隙,参见随机资料或合格证明书。 5.3汽轮机轴承间隙,参见随机资料或合格证明书。

6 施工作业主要危害与安全技术措施

6.1施工作业主要危害

主要危害:设备拆除拆卸时,人员设备发生损伤风险、中毒风险、闪爆风险、起重吊装风险。 6.2安全技术措施

6.2.1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通过施工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2.2施工前必须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在交底记录上签字,对未参加交底的人员不准参加施工。

6.2.3进入现场的检修人员必须按劳保着装,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防砸鞋。 6.2.4检修现场无论在拆卸或吊装作业时,均要划分隔离区域,用警戒绳围起来,闲杂人员不得随意出入。

6.2.5拆卸前,检修负责人必须确认进口阀门关闭情况,确认设备本体温度已降至100℃以下内。

6.2.6吊装机具必须认真检查,应符合有关吊装安全规程。吊装由专业的起重人员统一指挥,钳工配合。

6.2.7捆扎设备后,应仔细检查确保无脱落可能后方可起吊。起吊后现场人员应远离设备,以防坠落伤人。

6.2.8吊装重物下方不得有人作业或走动,停放平稳后方能摘钩。

6.2.9严格施工现场劳动纪律,班前、班中严禁喝酒,工作时间必须集中思想,不准打闹、不准乱串。

6.2.10施工用油统一存放,制定严格的防火措施,防火负责人落实到人,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水源。

6.2.11检修现场严禁吸烟,零部件清洗不得使用汽油等易挥发物品。动火时,认真查看现场情况,必须严格执行厂内的安全动火规定。 6.2.12动火完毕后,仔细检查动火部位是否存有火灾隐患。

6.2.13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保护”,杜绝多个工具使用一个电源插头。现场使用电器设备时,注意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 6.2.14若夜间施工必须在照明充足情况下进行。 6.2.15检修班组及施工岗位坚持每天的班前会制度。

6.2.16施工中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6.2.17检修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7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7.1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7.1.1检修现场内一切物品,摆放整齐合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施,规范、安全、可靠。

7.1.2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不用的料具及时从场内运走。

7.1.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消声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

7.1.4施工运输车辆慢速行驶,不鸣喇叭。

7.1.5施工现场自行车摆放整齐,放置在指定区域。

7.1.6检修工作区、设备零件摆放区都进行了规定,检修区域内用警戒绳围栏,非检修作业及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7.2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7.2.1把废物运输至业主规定的废物抛弃指定位置,无论任何情况废物材料不允许被回埋至现场,禁止在现场焚烧施工或生活等各类垃圾。

7.2.2加强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声产生,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污染。

7.2.3及时回收余料、废料、严禁乱堆乱放,施工材料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保证施工场地清洁、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7.2.4水、电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杜绝常明灯、常流水。 7.2.5施工中的各种剩余物资应按规定及时回收,运出现场。

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动设备专业在进行转动设备维护维修时容易发生作业人员坠落、跌倒、磕伤、碰伤、砸伤、挤伤事故。如果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执行沧州渤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传动设备检修过程中人员中毒、窒息事件应急预案》、《传动设备检修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传动设备检修过程中人员烫伤、冻伤事件应急预案》、《传动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生人员一般伤害事件应急预案》。

9 回访保修管理

每周组织集中回访。

10 危害分析、风险评价表

工作危害分析见附表一

11 施工质量及HSE记录表及档案资料管理

11.1检修部负责装置检维修记录的管理,保存期限一个检修周期。 11.2施工质量及HSE记录表 11.2.1汽轮机检修记录

11.2.2设备检修过程质量验收报告

说明:本作业指导书参考资料:中国石化《2MCL系列气压机组维护检修规程》SHS 02014、《小型工业汽轮机维护检修规程》SHS 01025标准。

附表一:

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

单 位:机修分公司

工作任务:工业汽轮机检修

分析人员: 工作岗位:钳工 起重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 1.劳保服装破损 2.安全帽无带或不系带 3.劳保鞋不防滑防砸耐油 4.未佩戴护目镜 5.噪声超过85Db(A)区域未佩戴护耳器 6.2米以上高处作业佩带五点双大勾安全带 7.有毒有害区域未佩防毒面具 8.作业场所缺氧、有害物质性质未知或达到IDLH浓度时,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1.工具(撬棍、扳手等)有裂纹 2.大锤、手锤掉头 3.敲击工具飞边、毛刺 4.液压工具接头、液压管损坏 5.防爆区域工具不防爆 6.富含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的作业场所配备便携式报警仪 主要后果 1.碰伤、划伤 2.头部碰伤 3.摔伤砸伤 4.眼睛受伤 5.听力受损 6.坠落、摔伤 7.中毒 8.窒息、中毒 现有措施 1.安全检查、及时更换 2.安全检查、及时更换 3.安全检查、及时更换 4.及时补充发放,按要求佩戴 5.及时补充发放,按要求佩戴 6.按要求佩戴 7. 按要求佩戴 8. 按要求佩戴 L S R 2 2 1 2 3 3 1 1 2 4 3 6 3 3 3 6 2 6 2 6 3 3 5 5 建议改正/ 控制措施 1 劳保着装 2 准备工具 1. 工具遮断、碰伤 2. 锤头飞出伤人 3.相互敲击时金属屑飞出 4.高压油喷出伤人 5.爆炸、火灾 6.中毒、窒息 1. 使用前检查、及时更换 2. 使用前检查、及时维修 3. 使用前检查、佩戴护目镜 4.使用前仔细检查 5.按要求使用防爆工具 6.按要求配备 2 3 2 1 2 2 4 8 1.定期更换 2 6 3 6 4 4 4 8 2 4 3 1.未断电 2.未与系统隔离 3.未撤压 5.未用蒸汽、水置换,设备内有开具作业票 遗留气液体 并落实确认6.现场作业前业主方监护人、施安全措施 工方监护人未到位 7.作业前业主方监护人未唱票 8.作业过程中业主方环境变化,有毒气体泄漏、着火等 1.作业空间狭小 2.地面有积水、油污、杂物 3.作业地点光线阴暗 4.脚手架搭设不合格 5.孔洞未封堵,临边未硬隔离 1.索具破损或强度不够 2.起吊物未索紧 3.起吊物未索住重心位置 4.起吊物锁紧棱角处未加装护角 5.正式起吊前未试吊 6.指挥信号不准确 7.吊点选择不当 1. 2. 3. 4. 拆连轴节配合不当 拆进出口管线.法兰 拆除、拆卸 拆卸组装零部件挤手、砸脚 1. 误操作、机械伤害 2.介质泄漏 3.介质泄漏污染环境 5.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高温烫伤、低温冻伤 6.人员受伤 7.风险不清,人员受伤 8.中毒、受伤 1.挤伤、碰伤 2.滑倒、摔伤 3.碰伤 4. 摔伤 5.摔伤、扭伤 1.折断、坠落、损坏 2.坠落、损坏、人员伤亡 3.起吊物倾斜、人员伤亡 4.索具折断、设备损坏 5.索具折断、设备损坏 6.起重机误操作、损坏 7.机损、人伤 1. 手部挤伤 2. 配合不好.扳手打滑 3.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4.挤手、砸脚 1. 断电 2.阀门关闭挂禁动标识、加装盲板 3.放空设备内压力 5.彻底置换机体内的含硫化氢的介质 6.监护人到位后开始作业 7.业主方唱票,施工方确认 8.人员迅速撤离 1.拆除妨碍作业设备 2.清除积水、油污、杂物 3.安装灯具 4.使用前检查,要求架设人员整改 5.封堵孔洞、临边硬隔离 1.使用前安全检查、及时更换 2.起吊前安全检查 3.起吊前安全检查 4.加装护角 5.试吊离地面0.5米 6.专人指挥、统一信号 7.正确选择吊点 1. 劳保着装 2. 遵守操作规程 3.提前沟通,配合作业,正确劳保 4.遵守操作规程 1 1 1 3 4 3 2 3 3 4 2 2 2 3 3 2 3 2 2 2 2 3 2 4 4 6 6 5 5 2 6 2 8 2 6 4 8 2 6 2 6 2 8 4 8 3 6 3 6 1.定期更换 2 6 2 6 2 4 2 6 3 6 6.应持证作业 2 4 1 2 3 6 3 9 4 8 4 现场勘查 5 起重 吊装作业 6 解体检修 5. 抽出转子配合不当 6. 清洗中毒 7. 组装调校、回装配合不好 8. 试运行 9.清理场地 1.润滑油不足 2.润滑油压力降低 3.人员靠近转动部位 5.人员伤害 6.人员不适 7.人员受伤、财产损失 8.部件损坏、转动部件伤人、物料泄漏,中毒、灼伤 9.滑倒、碰伤、中毒、灼伤 1.润滑不良 2轴承、滑动部件烧毁 3.衣物卷入,人员受伤 5.遵守操作规程、默契配合 6.选用无毒清洗剂 7.细心操作 8.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环境污染 9.仔细检查现场并注意安全 1.油位达到看窗2/3以上 2.及时调整油压 3.护罩牢固、远离转动部位 2 2 2 1 2 4 8 1 2 3 6 5 5 1 2 7

试车 4 2 8 3 2 6 2 3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