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库布齐沙漠自然地带分异及植物种选择的研究

库布齐沙漠自然地带分异及植物种选择的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3卷第4期 内蒙古林业科技 V01.33 Nn4 2007年12月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Dec.20o7 库布齐沙漠自然地带分异及植物种选择的研究 徐斌,郝铁蛇,苏义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林业局,内蒙古达拉特014300) 摘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采用抗旱造林技术和沙产业开发利用等新技术综合配套,对库布齐 沙漠进行治理、保护与适度的开发利用,从而在整体上达到控制荒漠化发展,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加快区域 的生态建设步伐,实现库布齐沙漠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区域划分;水分平衡;降水量 中图分类号:¥7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66(2007)O4—17—03 Division of Natural Region and Choice of Plant Species in Kubuqi Desert XU Bin,HAO Tie—she,SU Yi (Dalate Qi Forestry Bureau,Erdos,Inner Mongolia,Dalate 014300,China) Abstract:Guided by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recovery and regional moisture balance,suitable plant species should be chosen according to the rule of division of natural region.In Kubuqi Desert,management,protection and mod— erate exploitation have been done by use of drought——resistant 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expan-・ sion of desertization as a whole,recovery the degenerated ecosystem,speed up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and ac— complis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and exploitation. Key words:Kubuqi Desert;regional division;moisture balance;amount of precipitation 库布齐沙漠沿黄河呈“弓”形分布,南北宽度较窄且不 由表1可看出:根据区域降水量的分异规律,库布齐沙 均匀,东部宽15~20 km,西部宽50 km,而东西长度约400 漠由东到西大体上可以分为3段,其中东段以准格尔旗气象 km,面积为1。863万klTl2。库布齐沙漠的沙丘几乎全部覆盖 台站的年降水量为代表,中段以达拉特旗气象台站的年降水 在第四纪河流淤积物上。因下伏地貌、淤积物厚度等不同, 量为代表,西段以杭锦旗气象台站的年降水量为代表。利用 沙丘高度、形态和流动程度等也有差异。流动沙丘占沙漠总 以上3个台站从1956—2004年的年平均降水量作为原始数 面积的61%,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其次为复合型 据,输入计算机中,利用SAS系统中的方差分析程序进行显 沙丘;半固定沙丘占12。59%,固定沙丘占26。5%,形态为梁 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模型是显著的,说明3个地区 窝状沙丘和灌丛沙堆。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多分布于沙漠边 的年平均降水量是显著不同的;多重均值测验结果说明,3 缘,并以南部为主。 个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均显著,显著水平为0。05。由 1气候条件主导下的降水量的分异与区 找4分 此,可以充分证明对库布齐沙漠地区的由水分而引起的地带 性分异的分区是合理可行的。 库布齐沙漠属典型温带性干旱季风气候。冬季漫 库布齐沙漠从东向西3个地段的一般特点如下: 长而寒冷,夏季温和而短促_\春季干旱少雨而多风,秋季凉爽 东段西起哈什拉川,东抵黄河西岸(包括白泥井分场、三 宜人。四季温差较大,1月最冷,极端最低温度为一32.1℃; 十顷地分场、沟心召分场、准旗的乌兰布浪林场等)。该段自 7月最热,极端最高温度为38。7℃。夏季空气中水气充沛, 然条件相对较好,土壤属于淡栗钙土,沙地覆盖在黄河I、Ⅱ 对流旺盛,极易形成冰雹。 级阶地及滩地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4。27 4-108。21 mm。 由于我国总的大气环流形式为季风气候,天然降水量总 该区域采用抗旱造林的配置技术,可以在非灌溉条件下大面 体上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因而库布齐沙漠从东向西气候呈 积建设以灌木为主的固沙植被,在区段的下湿滩地和丘间低 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异,由此而导致土壤植被也呈现出明显 地可以营造乔木林。 的由东向西的地带性差异。该区域多年降水量的差异详见 中段指东起达拉特旗的哈什拉川,西至毛布拉孑L兑,属 表1。 于半干旱草原栗钙土段,降水量为313。13 4-94.31 mill。该 收稿日期:2007~10—15 作者简介:徐斌(1960一),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达拉特旗林业局林业工程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8 内蒙古林业科技 第33卷 地段包括九大渠分场、树林召分场、展旦召分场、达旗的白土 等。乔木树种较为丰富,如小美旱、油松、杜松、侧柏、家榆、 樟子松、旱柳等;灌木分布更为广阔且树种众多,如胡枝子、 中间锦鸡儿、黄刺梅、酸枣、油蒿、大白柠条、羊柴、沙柳、籽 梁林场。在该段地区应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采用锁 边与切隔治理措施。将沿河地区能够引黄灌溉的地段,建设 以乔木为主的锁边林。 表1库布齐沙漠不同地带多年降水量值(单位:mm) 达拉特准格尔杭锦 达拉特准格尔杭锦 Z-r=_ L t一 L ^r月 十. 全年 全年 全年 全年 全年 全年 1956 294.6 379.6 264.3 1986 208.8 274.6 152.2 1957 250.4 319.6 2o6.O 1987 151.2 326.5 l81.O 1958 437.3 420.4 347.8 1988 4o4.6 531.7 374.7 1959 332.3 556.1 338.3 1989 284.5 355.2 262.9 l96o 341.7 323.3 194.3 l99o 347.0 483.4 347.6 1961 486.5 636.5 449.0 199l 267.5 375.9 251.O 1962 161.5 222.9 162.6 1992 345.9 452.1 367.0 1963 269.6 287.5 250.1 1993 265.1 262.1 231.6 1964 526.0 545.3 323.4 l994 436.0 462.8 343.5 1965 146.9 142.5 103.3 l995 332.3 397.5 287.2 l966 247.9 327.6 218.7 l996 338.4 493.6 374.8 1967 444.0 634.7 5l2.3 1997 345.2 271.4 235.0 1968 297.5 345.6 4O1.1 l998 383.7 505.1 247.3 l969 257.1 428.1 l64.2 l999 239.4 300.4 2l1.7 1970 378.3 424.1 255.4 2ooO 287.5 251.1 l68.8 l97l 226.6 3l9.7 254.7 20ol 285.6 340.4 258.2 l972 203.7 304.4 172.0 2O02 316.9 374.9 264.3 1973 374.9 5l8.1 355.7 20o3 5o6.4 520.2 335.9 1974 144.5 326.9 221.2 20o4 434.6 489.0 266.1 1975 351.3 349.5 266.4 最大值526.00 636.50 512.30 1976 412.5 438.9 344.9 最小值141.90 142.50 103.30 1977 3l7.9 400.8 303.4 平均值313.13 394.27 277.66 1978 364.7 480.9 387.4 中位值317.60 375.913 264.30 1979 330.2 542.9 268.5 方差8893.6 1 1709.37 084.7 1980 141.9 273.7 l91.2 标准差94.31 108.21 84.17 198l 289.5 447.2 201.6 变 0.301 0.274 0.303 1982 213.0 374.0 288.4 偏峦豸激0.12 0.22 0.40 1983 234.8 328.6 26o.3 峰 一0.28—0.33 0.04 1984 368.3 460.7 361.6 平均 309.8 385.7 273.6 1985 3l7.6 291.1 376.5 3.3 8.5 4.0 库布齐沙漠西段是指毛布拉孔兑以西地区,气候条件较 差,包括什拉召治沙站、改改召治沙站、甘珠庙林场。降水量 平均在277.66±84.17 mm之间,属于荒漠化草原地段,地带 性土壤属棕钙土和灰漠土,植被以柠条锦鸡儿、猫头刺为主。 在该段地区,应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 总之,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和沙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应 该是建立在水分平衡条件下的植被保护建设和沙产业开发 应用的模式,而水分平衡或者SPAC系统中水分的输移规 律,是与区域的自然条件紧密相连的,不同的自然区段应该 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建设与开发利用模式。 2 植被带的差异与可选择植物种的确定 库布齐沙漠及其周缘范围内属于地带性植被,其中东段 为干草原类型,非地带性植被主要包括沙生植被、盐生植被 蒿、红柳、沙棘、河柏、山杏等。从现存植物物种来分析,可以 根据不同地段发展以灌木为主体的乔灌草相结合的造林模 式。 在库布齐沙漠中段,其植被类型基本与东段相同,只是 乔木树种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上均大幅度减少,反映了随 着降水量的减少;干旱程度增加,立地条件已经开始变得不 适宜高大的乔木树种生长了,在非灌溉条件下,不适宜发展 乔木林。 库布齐沙漠西段气候条件较差,植被以柠条锦鸡儿、猫 头刺为主。在该段中,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对于天然植被应 采用以封禁保护的生态恢复策略。尤其是该区域中所分布 的濒危保护植物,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加以保护。除个别沙 生灌木外,非灌溉条件下,严禁大面积的植被建设。 总之,由于库布齐沙漠处于台地与阶地的分界线上,又 因干草原与半荒漠将其分为东西两部,所以该沙漠的植被呈 现出曲线性、过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3 土壤地带性规律与土壤含水量年度的变 化规律 库布齐沙漠东中西段地带性土壤差异十分显著,东段的 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类中的典型栗钙土亚类,其间夹杂着非 地带性的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土类;中段的地带性土壤则 以栗钙土类中的淡栗钙土亚类为主,其间同样夹杂着非地带 性的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土类;西段的地带性土壤则以棕 钙土为主,其中在该地段的西北部分布有少量的灰漠土,同 样在该段内也分布着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非地带性土壤。 栗钙土剖面分化明显,层次过渡清晰。其腐殖质层厚度 一般为20—40 cm,颜色为栗色或灰棕色,结构为粒状或弱团 块状。质地多为沙壤土,个别也有轻壤土或中壤土。保水肥 性能较差,水土流失和土壤瘠薄是该类型土壤的主要问题。 淡栗钙土亚类的土化性状基本与栗钙土相同,只是较栗 钙土更为干旱,风蚀沙化较为严重。 灰漠土土层厚度l5—25 em,石膏和易溶盐聚积层常出 现距地表40~60 em以下。钙在表层有微弱淋溶现象.石膏 聚积层中石膏最大含量一般不超过2%。灰漠土多在中、深 位出现盐化,总盐量超过l%。 在库布齐沙漠及其周缘所分布的主要非地带性土壤类 型为风沙土。风沙土分为固定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及流动 风沙土3个亚类。其总的形态特征是:剖面风化不明显、系 AC结构或无层次分异。通体为沙质土地,漏水漏肥,温差变 化大,易干旱,水、肥、气、热因素极不协调,土壤肥力低。 风沙土的3个亚类在库布齐沙漠中的分布也随着降水 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为在东段以固定风沙土为主,流动风 沙土所占比例较少;而西段则以流动风沙土为主,固定风沙 土数量较少。 由于土壤质地和结构等理化性状的变化,使得不同地段 的土壤在相同季节中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产生极大差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期 徐斌,等:库布齐沙漠自然地带分异及植物种选择的研究 19 表2库布齐沙漠东段栗钙土和风沙土春季土壤含水率状况 襞 0—10 10—20 20—30 30~50 50—100 圭望鱼查 100 0—120 cm cm cm ∞ cm cm cm 平均 由表2可看出:在库布齐沙漠东段,在春季造林时,土壤 含水率平均达到较低的程度。但相对来讲,土壤水分条件仍 然维持在植物永久萎蔫点以上,特别是在栽植乔木树种的地 段,土壤平均含水率仍在1%以上,可以保证植物存活。 表3库布齐沙漠中段栗钙土和风沙土春季土壤含水率状况 表4 库布齐沙漠西段灰棕漠土和风沙土春季土壤含水率状况 由表3可看出:与东段相比,中段的土壤水分条件变得 差一些,特别是在春季造林阶段,一般土壤含水量均降到极 限含水量以下。在该立地条件下,若无外来水分补给的情 况,不宜栽植乔木树种。 由表4可看出:由于降水量的进一步降低,无论是地带 性土壤,还是非地带性土壤,其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和平 均含水量均大幅降低,各个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均降低至永久 萎蔫点以下。说明在库布齐沙漠西段,若无灌溉条件,不适 宜栽植乔木和灌木树种。因此在该地段内应以保护为主,在 沿黄河南岸个别具备灌溉条件的局部地段,以沙漠旅游观光 为主体,建立以水资源为中心的绿化景观。 4 结论 (1)库布齐沙漠东段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该区域采用抗 旱造林的配置技术,可以大面积建设以灌木为主的固沙植 被,在下湿滩地和丘间低地可以营造合作杨、樟子松、旱柳等 乔木林。 (2)库布齐沙漠中段降水量在320~350 mm之间。该 地段应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采用锁边林与切隔治理 措施。在沿河地区能够引黄灌溉的地段,建设以乔木为主体 的锁边林带。 (3)库布齐沙漠西段气候条件较差,属于荒漠化草原地 段。该地段应以生态保护为主,对于天然植被及濒危植物应 采用以封禁保护的生态恢复策略并结合自然保护区建设加 以保护和恢复。 (4)根据库布齐沙漠不同地段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严 格遵守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治理原 则。如银肯沙北部的响沙湾旅游景区,适宜人们游览观光, 因而,就保持原貌不予治理,让游人欣赏大自然的风光、享受 和探索响沙的奥秘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温阳,吴喜发,王晶莹,等.几个乡土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及育苗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3,(3):30—34. [2]胡建忠.植物引种栽培实验研究方法[M].郑州:黄河水利出 版社,2002. [3] 郭连生,田有亮.运用PV技术对华北常见造林树种耐旱性评 价研究[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8,20(3):1—8. [4] 胡莽.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生态 工程建设技术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2,(4):48~52. [5] 邵永权.如何提旱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成活率[J].新农 业.2001,(3):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