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布局构想研究

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布局构想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l5卷第4期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Vo1.15 No.4 April 2013 2013年4月 Journal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教育与训练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布局构想研究 甘秋明,孟 军,冯占英,刘先锋 (军事交通学院科研部,天津300161) 摘要:为适应新时期学院转型建设要求,全面深入推进学院产学研合作,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步 伐,调查总结了产学研对国内外大学转型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产学研对学院转型发展产生的作用。 根据学院现有产学研合作基础条件和未来建设规划,对学院中长期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进行了 “三区三业三链”规划布局,分析了学院近期、中期、长期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及实施步骤,并提出了 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产学研;战略合作;军民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192(2013)04—0017—05 Research on Industry-University-Academy Alliance Strategic Cooperation Scheme Gan Qiuming,Meng Jun,Feng Zhanying,Liu Xianfeng (Scientiifc and Technology Division,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o the new need of college transformation and to drive deep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coopera— 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academy,as well as to quicken up the army-civil development,the investigation of Industy—U— rniversity—Academy cooperation home and aboard and its effect on the college transformation are stated.On the basis of anal— ysis of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d future plan of college.the“three distictrs-three domains-three chains”scheme of industy— runiversity—academy alliance strategic cooperation is ifrstly studied.Then the cooperation emphases and their steps are dis— cussed.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re given. Keywords:industry-university-academy;strategic cooperation;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作为改变高校科研结构、 增强办学活力的有效途径,在国内外诸多知名大学 转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交通学院作为战 略投送能力支撑重点建设院校,正在积极推动转型 建设发展。目前,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产学研工作 战略层次上对学院产学研合作联盟进行布局规划, 系统研究推动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发展的路子,显 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1 基本概念 目前,产学研合作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且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与 学院转型建设要求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因此,从 收稿日期:2013—01—27;修回日期:2013—03—02 作者简介:甘秋明(1968一),男,. 18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第15卷第4期 随着产学研工作的不断深化发展,其内涵也逐渐丰 转移和商业化,目前每年产生400~500项发明,与 企业达成60~80项技术转让许可协议,成为著名 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技术园区”发明创造的摇 篮,成功完成了从“工程学院”到“研究型大学”再到 “创业型大学”的转变 ]。创立于1965年的英国沃里 富。普遍认可的说法是,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 和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从各 自的发展目标出发,为了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按 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 则,协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其中,企业是产 学研合作的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产学研合作的 研发主力,处于产学研合作的主导地位,中介 服务机构是产学研合作的桥梁,金融机构为产学研 克大学,其创办之初非常艰难,在财政教育紧缩的 情况下,提出“不向要钱而向市场要钱”的理 念,以所在地区工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创办沃里克 制造业集团和沃里克科学园,经过40多年的努力, 合作提供资金支持_l_ 。 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是指产学研合作各方为 了实现某个时期的共同战略目标,以影响产业或企 业长远发展的共性技术创新需求和重要标准等为 纽带,建立的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战略性合作 关系或组织,是满足新形势下产学研工作发展需要 而形成的一种产学研合作高级形态。产学研战略合 作联盟有利于克服单纯产学研合作普遍存在的单 一、短期、松散等缺点,从联盟层次上提高产学研结 合的组织化程度,在战略层面上建立持续稳定、有 法律保障的合作伙伴关系。 2形势与背景 2.1 国外产学研战略合作情况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世界知识产业和大学的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2O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 区纷纷把产学研合作纳人国家创新战略和工 作计划中,诸多高校为了实现转型发展,大力推进 产学研战略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 80%, 使科技、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经济迅速崛起。美国 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的沃里克大学 等成为闻名世界的转型典范。斯坦福大学成立于 1885年,此后的6O多年里,一直默默无闻。直到 1951年,斯坦福大学转变办学思路,把企业确定为 最好的科研资助者,将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与高新 技术企业联合起来,创办斯坦福研究园,开展校、企 合作,逐渐完成了由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 变,形成了誉满全球的“硅谷模式”,被誉为21世纪 美国科技文明的象征3_ 。麻省理工学院创立于 1861年,曾被戏称为“波士顿技术学院”,20世纪40年 代进行战略转型,建立了很多与企业界交流的平 台,加强与工业企业的联系,积极将技术成果进行 创造出“将企业家思想融入办学思想”的“沃里克模 式”,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创业型大学 ]。 2.2国内产学研战略合作情况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始于20世纪90 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产学研合作在制度保 障、计划支持、机构组建等方面发展较快,正在加速 形成一个以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学研为依托、 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科技界、教育界 和产业界正处于一个相互融合发展的大好时期[7-1o]。 从上看,产学研合作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 高度。尤其是2006年,我国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 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以企业 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中国特色国家 创新体系。同年,国家科技部等6个部门首次提出 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新的概念,并将其提 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随后,国家及各地制订了 相应的措施推进产学研合作,多方面推进科技 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 从高校来讲,产学研合作是大学转型发展的重 要方式已成为共识。走在前列的有清华大学、浙江 大学等。清华大学一贯非常重视政产学研联合工 作,已建成技术转移体系、地方合作研究院、校办产 业、清华科技园、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政产学研合 作互动平台,先后与24个省、70多个地级市签订产 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在1 3个城市设立产学研合作 办公室,在多个省、市和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和成果 产业化基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清华大学 每年与地方企业签订横向科技合同近1 500项,合 同额近8亿元。浙江大学在“十五”期间启动实施政 产学研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将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与 行业产业紧密地联合在一起,面向国民经济重点支 柱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学科与行业间密切的产学 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推动以浙江省特色模块经济 为特征的面向区域性行业发展的合作,成立了38家 2013年4月 甘秋明等: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布局构想研究 19 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完成了包括华东、东北、珠江三 角洲、西南、西北等全国重点区域的战略布局,有力 地推动了成果转化,形成了有名的“浙大模式”。 2.3产学研战略合作情况 相对于地方而言,院校担负着为培养 人才和创新军事科技的使命,的产学研合作有 着更为广泛的涵义。从产学研合作的最终目标,也 就是提高用户自主创新水平,增强用户核心竞争力 来讲,广义的产学研合作指的是、企业、院 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一方面肩负着提高战斗 力的使命任务,另一方面也积极将军民两用技术转 化为社会生产力。新世纪新阶段,建设的历史 条件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职 能使命任务明显拓展,军民融合式发展日益迫切。 产学研合作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越来越 受到国家、、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重 视。在军民融合的引导下,一些院校逐渐 加强了产学研合作。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T程大学、后勤工程学院等一些医学和工程技 术类院校,由于其军民两用技术所占比例较大,走 在前列ll】 ]。 2.4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情况 近些年来,在院的正确领导和各单位的大 力支持下,军事交通学院产学研合作工作取得明显 进展,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学院特色的政产学研合 作之路。 在平台建设方面,组建“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 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天津市专用汽车技术工 程中心”,为学院科技成果建立了有效的转化途径。 在战略合作联盟组建方面,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 府、天津市静海县科委、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湖北华舟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近20家单位形 成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由过去比较盲目的、随机 性产学研合作上升为高层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合 作。在合作模式拓展方面,在委托研究为主的基础 上,逐渐开始进行专利转让或实施许可、技术转让等 多种模式。在制度保障方面,将科技有偿服务收益纳 入考核体系,营造了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横向合作的 良好环境。在取得效果方面,产学研合作的开展,使 得学院科研人员逐渐走出校门,学生实践机会增多, 横向课题数量和经费逐年递增。2005年,地方纵向课 题数量为6项,经费69.2万元;横向课题数量为27 项,经费为143万元;专利授权5项。到2012年,地 方纵向课题数量上升为23项,经费达1 908万元;横 向课题数量上升为57项,经费达1 080万元;专利授 权上升到38项。 但是,目前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情况与学院 建设转型发展任务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主要表 现在:一是没有从战略层次上对联盟进行布局规 划,合作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后续发展受限;二是 没有建立起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体系,技术信息交 流不畅;三是大多数联盟形式大于内容,没有实质 性项目支撑。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动力不足,科 研经费大多来源于总部机关;合作途径狭窄;市场 前景好且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产品较少;企业项目时 间紧、要求高,科研人员积极性较低。 2.5新时期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对学院转型发展 的作用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 研合作创新体系,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军民 融合步伐将越来越快。在学院建设转型发展的重要 时期,将产学研合作作为优化发展方式、激发办学 活力的战略选择,对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进行规划 布局,其意义重大而深远。一是有利于推动学院军 民融合式发展,促进战略投送支撑能力建设;二是 有利于学院申请承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三是有利 于学院逐渐融人国家或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有 利于学院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五是有利于学院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六是有利于学院创新人才 联合培养机制。 3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指导思想和 发展目标 3.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学院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 院校转型发展会议精神,围绕学院“十二五”期间科 技创新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以战略投送 和产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牵引,以思想、创 新发展为动力,以形成“科技造血”能力为宗旨,以 学院特色优势学科为依托,以成果转化为重点,以 “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天 津市专用汽车技术工程中心”为平台,聚集创新资 源,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促进学院与产业技 术创新链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上的合作,共同突 破制约学院重点科研领域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学 20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第15卷第4期 院科研由跟踪性研究向引领性研究转变,催生新的 技术增长点,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战略 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提供依托。 3.2基本原则 一是需求牵引,适应新时期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和军民融合发展新要求,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部 队战略投送能力生成需求为牵引;二是重点布局, 在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产学研战略合作 联盟布局;三是协调发展,统筹协调重点领域与小 领域、传统优势领域与战略投送新兴科研领域、应 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科研与学科的协调发展;四是 远近结合,根据现有发展条件和远期战略目标,按 基础、分批次开展产学研合作。 3.3发展目标 总目标为: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军、 地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建立并完善有利于深化 军民融合、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服务能力 的长期、稳定、有组织的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体系。 在交通运输军民融合方面汇聚优势资源突出,在专 用汽车、智能交通和智能物流领域提供较强支撑作 用,在装卸转运装备行业由适应型技术服务向引导 型技术服务转变,在区域科技创新方面整合、辐射 和带动效应逐渐呈现,不断提高科技经济效益,明 显增强学院“科研造血”功能。 近期具体目标为:新增3或4个地方区域型联 盟,新增2或3个行业产业型联盟,新增1O余家重 点企业型联盟;联合申请建立1或2家“2011计划” 国家或市级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新增1 或2个产学研平台联盟;与军区、军兵种军交运输和 装备部门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交流机制。 4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规划布 间 口 根据国家和地区中长期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 优先主题,结合我军交通运输科技发展方向,在分 析学院科研、重点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按照“三区三业三链”,与若干地区、企业、、高 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全面进行 规划布局。“三区”指环渤海、长三角和湖北、湖南地 区;“三业”指专用汽车产业、军民融合战略投送产 业和智能交通产业;“三链”指产业技术链、知识创 新链和科技服务链。 4.1地方区域型联盟 环渤海、长三角经济圈和湖南、湖北省是学院 首选的产学研战略布局区域。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 圈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济和科技发展位 居全国前列,对技术有着旺盛的需求。湖北、湖南省 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产业发达,地处中原腹地,与 学院科研联系密切。建立地方区域型联盟,就是要 充分利用区域的推动与引导作用,面向地区整 体,加强产学研合作。 4.2行业产业型联盟 专用汽车产业、军民融合战略投送产业和智能 交通产业是学院实施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重 要领域。面向上述产业领域,依托学院战略投送、国 防交通、车辆装备、特种运输勤务保障、军事物流和 智能军事交通等6个学科群,整合学科资源,利用 行业部门和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筹划组建天津市 专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论证组建国家军 民融合战略投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申请加入 国家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效聚集多 方资源,与行业内大型骨干企业强强联合,择机申 请国家“201 1计划”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 成为支撑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 移的重要基地。 4.3重点企业型联盟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根据学院目前已有的优 势军地两用科研方向和未来规划科研增长点,按照 科研团队研究特色,组建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基 本做到每个团队背后都有相关企业在支撑,形成科 研团队与企业之间一对多、多对多的对接体系。在 已有l6家联盟的基础上,拟新与10余家企业结成 产学研战略联盟。 4.4其他型联盟 围绕知识创新链,依托学院军事装备学、车辆 工程等重点学科,加强与拥有国家重点学科、重点 实验室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协同创 新。围绕国防科技服务链,发挥院校科技研发 优势,为单位解决技术难题。 5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实施重 ,■'、 占 依据国家、关于开展科技对外有偿服务的 相关,结合学院科研工作实际情况,通过合作 2013年4月 甘秋明等: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布局构想研究 21 科技项目、联合培养人才、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共建科研及工程化基地和共建军民融合示范工程 等多种模式,与战略联盟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一 是主动抓好装备项目技术服务。积极与企业开 展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科技装备重大关键技术, 为装备承制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二是积极促进科研 项目成果转化。在已向地方企业成功转化蓄电池机 械调速控制器等技术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市场前景 较好的成熟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对学院未来转型发 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且目前处于起步期的战略性 技术进行重点培育,与联盟在项目开展初期进行联 合研发,并适时进行转化应用。三是多方拓展软科 学技术服务。依托学院在车辆发展论证、交通运输 规划、仓储建设方案等方面的软科学研究力量,对 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企业贯彻国防技术要求 提供技术咨询,为基层建设项目方案等提供软 科学技术服务。四是适时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对 一些军民两用特征明显、不涉密的技术成果,依托 合作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对一些技术保密 性强、生产简便、批量较小的技术产品,学院可自行 建立中试基地进行产品中试。五是努力开展试验检 测服务。依托学院实验室既有设施设备和技术,积 极争取总部和地方支持,申报建立具有认证资 质的检测、试验、测试中心,对外提供检测、试验、测 试服务 6学院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实施基 本措施 在组织上,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在环境上,完善激励机制,营造潜心治学环境;在平 台上,注重作用,纳入各级创新体系;在纽带 上,建设信息平台,搭建及时对接桥梁;在项目上, 加强项目管理,打造高质量科研品牌;在团队上,搞 活团队资源,充分利用团队拥有的设备、人力、项目 等效益资源,提升团队自我“造血”能力。 7结语 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我国推进军民融 合式发展、深化军民融合式办学有着重要意义,是 促进院校科技创新及教育转型建设、增强办学活力 的重要途径。在研究国内外产学研合作对大学转型 建设促进作用的基础上,对学院的产学研战略合作 联盟布局进行研究,以辅助领导进行产学研合作战 略规划决策,并为教研人员进行产学研合作提供途 径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罗焰,黎明.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成 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4—64. [2]蔡兵.创新与产学研合作[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13 —24. [3]高明.斯坦福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 典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9):38—40. [4]董美玲.“斯坦福——硅谷”高校企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EJ J.科 技管理研究,2011(18):64—68. [5]刘娟娟.康普顿与麻省理工学院的战略转型[J].比较教育研 究,2009(8):202—204. [6]陈霞玲,马陆亭.MIT与沃里克大学创业型大行模式的比 较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113—119. [7]马卫华,许治.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与特点[JJ.科技管理 研究,2010(23):109—113. [8]彭玮,葛新权.国外产学研联盟运行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J]. 科技管理研究,2Ol1(1):89—92. [9]张明.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EJ].科技管理 研究,2OlO(16):l16一l19. [10]朱珠.中国产学研联盟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和产业, 2Ol1,11(11):74—77. [11]邵宏韬,韩纪富,初海宁,等.院校科研团队建设初探[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09,11(1):73—77. [12]冯占英,甘秋明,孟军,等.国内外产学研合作经验做法及对 院校的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o12,14(6):45—48. (编辑:王广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