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
利:这样的社会不会有太大的贫富差距产生,因此由于贫富差距而产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
弊:这样的社会其实类似于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样的社会要建立在两个基础条件之上:物质条件极其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人们会去偷窃别人的东西,说明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没有得到完全满足,即物质条件还不是非常丰富;而且积累私有财产、偷窃这两个行为本身就说明了人们的精神境界不够高。所以说,这个社会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由于偷窃成为美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偷窃而不务正业,则这个社会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显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降低;而且由于实行资源共享,私有财产不受保护,而人们的精神境界又不够高,所以人们积极性受到打击,导致生产力受到严重阻碍。所以,这是一个不稳定而且人人自危的社会,我不愿意生活在其中。(此外,我觉得这个材料有问题。偷窃本身的目的就是完成自身财产的积累。而这个社会反对私人财产的积累,却鼓励偷窃,这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2、 精神病人的好处,来自于政府的社保制度。所以,为了减少这种好处,需要政府作出相关的政策调整,减少对于精神病人和诊断医生的补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当好处减少之后,假装患有劲射病
的人可能会减少,但是医生为了在诊断一个病人补贴减少的情况下获得等量的收入,必须诊断出更多的“精神病患者”。因此,最终“精神病患者”甚至可能增加,而真正患有精神病的人数量并未改变。
3、 这种观点认为人是非理性的,一旦知道可能有地震就会恐慌。我反对禁止预测地震。首先,生命高于一切。即便是因为地震的预测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我认为为了确保生命的安全,这也是值得的。其次,人都是理性的。当人们正确的认识了地震,消除了对地震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认识到地震是可以预防的,并懂得了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那么预测地震造成的恐慌就会大大的减小,社会成本也就大大降低了。所以我反对禁止预测地震。
4、 我认为不会。由于第二家公司汽车成本降低,使第一家企业在汽车上竞争力下降。那么第二家公司会去生产更多汽车,而第一家公司会生产较少汽车,将更多的资源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由生产可能性边界我们可以知道,两家企业总的生产力基本一致,所以调整的结果是两家仍旧基本持平,第一家不会恶化。
5、 错误:A店的衣服比较便宜。由于B店成本比A店高,所以在产品相同的情况下,A店只需采取与B店相同的价格即可获得更多利润。所以A店的衣服未必比B店便宜。
6、 不能。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由于汽车的耗油量减小,人们开车的边际成本降低,所以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开车,而且每个人开车的时间和路程都可能会增加。所以不能降低耗油量。
7、 对于香烟制造商而言,这位禁烟者扔掉香烟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香烟的供应量。而对于全体烟民而言,需求量增加了10.所以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平衡量增加了10根。而这并不会使别人少抽10根。
8、 我不赞成。对于商品而言,在一种“好东西”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这种商品供给量大大超过需求量,供给曲线右移,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对于生命而言,新陈代谢是自然的过程。如果不惜一切代价投入的话,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知,社会在其它领域的投入就会相应大量减少,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且如果人口过多的话,会加重资源环境的负担,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9、 在其他成本和销售价格已定的情况下,偷逃税款可以大大降低总成本,从而大大增加利润。也可能是我们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惩罚措施和查处力度不够大,导致偷税漏税的机会成本不高,导致了偷税漏税的发生。
10、不是,这反而表明人们理性的一面。理性人总是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在辐射威胁的
激励下,人们通过购买食盐来防止伤害,这里的目标就是防辐射。而与通过各种渠道了结防辐射信息,以及购买相关防辐射品相比,购买食盐是相比之下成本最低的做法。因此国人是理性的。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李亦言 F1003010 51003094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