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公园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
作者:梁艳
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08期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公园管理模式的分析,借鉴其管理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公园管理现状及实际,提出了市场化专业管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借社会之力、共建共享模式,多元化的经营模式等管理对策。 关键词:开放式公园;管理现状;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3202 1引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人们誉为城市“绿肺”,不但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如今,多数公园拆除围墙,相继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以其优美环境和清凉避暑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工作之余观赏、健身、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公园免费开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需求,让市民受益的同时,大量游客涌现公园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公园管理难题也随之而来。老的公园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使公园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园管理模式亟需改革。 2我国公园管理现状分析 2.1游客量激增,管理难度大
公园免费开放后,公园游客量激增。武汉市沙湖公园仅在试开园一个月内,每天游客量就已达到5000人左右,周末、节假日数量更多。绝大多数游客在公园里游玩,开展锻炼、摄影、写生、跳舞、遛鸟、纳凉等活动。但由于游客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也有一些游客在公园里遛狗驾驶电瓶车、机动车辆、派发传单、乞讨等,给其他人带来安全隐患,破坏了公园环境,加大了公园景观保护和秩序维护的压力,增加了管理难度。 2.2公园设施、绿化破坏严重
园内的公共设施常常由于游客的不文明的行为遭到破坏,更有甚者恶意破坏、肆意盗窃。园内的损绿毁绿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一些游客为了拍照而踩踏花丛,为了走捷径随意穿行绿化带,为了便捷将重物悬挂在树枝上等,公园需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加大了公园的管理难度。
2.3重经营轻服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些公园为了创造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重视经营活动,而对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提升公园服务,给予的支持力度比较小,忽视了公园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公园内的建筑常被商家租赁出去经营成高档会所,成为少数人消费得起的场所。这样的后果是公园失去了公益属性,成为少数人的后花园。 2.4管理费用高,经费不足
一般公园属于财政差额拨款单位,其经费仅能勉强维持公园基本运营开支。公园免费开放后,一方面公园失去了门票收入,另一方面公园游客量激增造成公园破坏严重。公园管理成本提高,经费紧张,需要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弥补财政拨款的不足,确保公园持续发展。 3 国内外优秀公园管理模式分析 3.1成都市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公园是政府投巨资兴建的公园,占地32.32hm2,建设总投资1.2亿元。公园在管理过程中,重视管理环节,各部门职责清晰明确,界限分明,没有管理盲区。浣花溪公园在管理上有两大特色:其一是引入市场化专业管理机制。公园向社会招标管理单位,四川锦江旅游饭店管理公司中标,以企业高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公园。其二是同化管理。公园将 “破窗理论”、“护花原理”、“泛美术文化”运用到公园管理中。面对公园的不文明现象,管理者并没有对游客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要求公园从自身的角度,进一步改善公园环境,对游客毫无怨言地付出,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以此去感染游客、同化游客,让游客把文明游园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3.2武汉市宝岛公园
武汉市宝岛公园因管理不到位,环境差、噪音大,让周边居民不堪其扰,曾一度成为市民投诉、治庸问责的热点。后来,附近居民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对公园不文明行为作工作。3年来通过与公园管理办共建、互相配合管理,志愿者队伍从最初的7、8个人发展到现在80多人,志愿者活动取得较好的成效,公园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宝岛公园通过借居民之力,弥补公园管理力量不足的弱点,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优势,共同把公园管理工作搞好。 3.3美国公园的管理模式
美国公园强调公共部门和公众持续不断地支持参与,主要有3种公园管理模式。一是完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或改造升级的公园,属公园管理部门管理;二是通过特许经营或赞助等方式,接受私人或部门的捐赠和捐助,协同参与公园建设和管理;三是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由企业来建设发展公园。公众共同参与公园管理,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4公园管理对策探索 4.1市场化专业管理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优胜劣汰,引进专业公司对公园进行日常管理。适当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促使管理主体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通过市场竞争,有利于节约费用,减轻财政压力;有利于利用专业公司技术知识提升城市公园的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部门的改革进程。市场化专业管理机制将成为公园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4.2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
公园必须保证其公益属性不改变。公园管理者必须把服务放在工作首位,以游客为中心,服务市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完成从“管理意识”到“服务意识”的转变,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不断完善公园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增强游客的幸福感,让游客逛公园成为一种享受。公园的警示牌切忌使用“严禁”等强制性词汇,应考虑游客的感受,使用温馨用语。深度挖掘公园历史、营造公园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游客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倡导文明游园、爱绿护绿行为,通过广播、电视、官方网站、微博等不同形式,既起到加大宣传教育的作用,又能提高公众参与性。如:沙湖公园采用童音广播公园游园管理规定,儿童的天真无邪易被人们接受,取得较好的效果。公园的服务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提供不同的贴心服务,沙湖公园在公园大门口每天坚持送出免费的“琴园大碗茶”、“琴园酸梅汤”,在炎炎的夏日里为游客送出丝丝清凉,得到游客的称赞和好评。只有更优质的服务,才能为公园积攒更好的口碑、聚集更多的人气。 4.3借社会之力、共建共享模式
以政府作为公园管理的引导者,承担宏观管理的职能,发挥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社会职能。政府应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标准,引导公民提高保护环境、维护公园设施建设的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如社区协会和志愿者参与到公园的维护和管理中去,引导公园建设和管理者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园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养护、管理,使公园管理各方明确自己的管理权限和管理义务,监督公园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以志愿者和民间组织作为公园管理的补充,弥补政府部门和市场的不足,完成市场和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完成的社会职能。民间组织和志愿者是靠公民爱护环境的意识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组织,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公园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公园的受益者,由于志愿者是来自民间的正能量,他们的爱绿护绿行为更能够感染游客,感染市民,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公园管理中来,自觉遵守公园规范秩序,制止不文明行为,倡导和传播文明新风尚。 4.4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公园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充足的经费支持是公园能够良好运营的保障。公园具有公益性,是城市居民的共享资源,其建设和维护以政府投入为主。但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公园也有必要依靠市场投资,进行多元化的市场融资方式。一方面可以依靠企业或市民的资金捐助为公园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公园独特的资源和环境,采取市场化运作招商引资,加入运营;第三可以采取长期合作的方式,吸引企业资金投入公园建设;第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以迎合不同人群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园的娱乐配套设施,拉动消费提高经济效益;第五要善于开发公园的品牌及副产品,进一步开阔经营的路子。 2013年8月绿色科技第8期
梁艳:开放式公园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园林与景观 5结语
我国公园经营模式由收费到免费,管理模式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到现在的多化管理,公园管理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但我国公园管理仍然存在着缺乏经验、法制不完善、缺乏管理经费等问题。每个公园都有着自己的特性,各公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成功的公园管理模式进行批判性的继承,借鉴成功的经验,并灵活运用到自己公园管理中去,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公园管理的路子。参考文献:
[1]章勤春.走近公园的春天——西安成都园林绿化公园管理学习考察报告[J].中国公园,2012(2):33~36.
[2]周元.中日城市公园运营管理之比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3]刘静怡,许东新,杨学军.城市公园管理法规刍议[J].中国园林,2011(6):52~55. [4]贺兴.浅谈公园管理模式[J].现代园艺,2002(11):74~75.
[5]李琳.浅谈城市公园管理体制改革[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54~55. [6]李敏.关于城市公园免费开放问题的思考[J].广东园林,2002(2):3.
[7]杨秋丽,祝慧连. 城市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营与管理,2011(18): 374. 收稿日期:20130624
作者简介:王建民(1960—),男,陕西西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