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根据学期初课外阅读教学计划;我进行了积极的研究、探讨;经过一学期的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了解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我们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
二、激发读书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但我们的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他们学习以外的时间或者看电视;或者玩电脑游戏;或者在野外玩耍;却不愿意每天看看有益的课外书;而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我们教师去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所以;更需要家长的密切协助..每天学生读得什么书;读了多长时间;由家长签字..规定每天必读半小时
三、教会学生读书方法
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教师要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
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同时又归纳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课外阅读方法:
1精读法..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几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都比较完美的作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把它们读熟读透..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到读音、标点符号;都要弄懂弄通弄透..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
2浏览法..我们需要读的书很多;可是时间和精力又很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广开眼界;必须采取走马观花的浏览方法..有的文章;是属资料性的;只翻一翻;知道大概内容就行;有的文章;虽然重要;但目前对于自己还不急需;或者是力所不能及的;也只看一看;记下一个纲目和出处即可..浏览;重在广博;拓宽知识面..
3跳读法..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与自己需要有关的重点读;无关的则跳过去不读..跳读;重在“为我所用”;又保证读的数量..此外;还有快速读法、做卡片读法等..课外阅读;做到精读和博览相结合;学生就会获得广博的知识和技能;为写作奠定扎实的基础..读写结合;提高读书效益..写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要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促进学生读书效果的提高..
四、为读书创造条件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学校和家庭;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确保有书可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要求家长;要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每学期应把图书馆内的图书轮流借到班级;让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图书捐出来设置班级图书角;同时可以各班级之间调换借阅;这样就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源源活水..另外还由班长到学校图书室借书;统一借阅、统一归还..
2、保证了学生的读书时间..
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我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周四下午最后一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平时;让学生每天带一本课外书进校门;利用早晨、中午自主阅读;同学间互换图书..还特别规定:凡是课堂作业做好了;允许学生取出自己喜爱的图书阅读;每天放学让学生带一本课外书出校门;布置30分钟至2小时阅读等作业..学生有了充足的读书时间;才能提高读书效果..
3、推荐阅读书目..
书籍浩如烟海;如果不加选择去读;效果一定不理想..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而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知识面狭窄;往往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无所适从;仅仅依靠自己的读书兴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1平时多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另外;小学课本中选入的名家名作多是节选;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去阅读作品的全部;甚至增读该作家的同风格的其它文章..
2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推荐优秀古诗文和名家名著..
3在语文课上;不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班级图书角里的好书..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增加自己的阅读量;与书交朋友..
4每逢假期;介绍一些好的书刊杂志;指导家长和学生自愿选订、购买..如果条件允许;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
五、检查读书效果
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总结阅读收获;促进学生认真自觉的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查;如:检查学习笔记;举办读书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促使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总之;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三年级三班 刘慎恒
2017年7月
乐平联合校郝集小学
三年级三班 刘慎恒
2017年7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