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课上多下点功夫 谈谈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体会 于朝盈 (高邮市三垛镇中心初中,江苏高邮摘 要:备课是上课的前提,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本文认为只有在备课上下功夫,也就是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 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方面下功夫,在备教法和学法上下功夫, 在与教学有关的准备上下功夫。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语文课备课 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以前有些老师自以为工作忙就 不备课,有些老师只是在书头上备课,还有些老师为了敷衍,简 单写一些教学流程的教案就算备课了。现在这些现象虽然少了. 但许多老师对备课不重视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他 们对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大多是在 平平淡淡中度过的,因为谈不上有多大的教学成就,如果谈一些 教学体会的话,那就是初中语文课要上得好,就必须在备课上下 功夫。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 再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利用教材培养学 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准备过程。现代教育还要求教师从新课 程理念出发。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在教法上下功夫。在提高每一 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 式.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在备教材上下功夫(包括备语文教学大纲、教科书及 有关语文教学参考书) 1.在确定教学目标上下功夫。目标的设计既要让学生掌 握语文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动起来锻炼增强学生的能力;既 要让学生理解教材确定的内容,又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 一225631) 、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2.在备课的早入上下功夫。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 地使用导语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在学习《敬业与乐业》一课 时,我这样导人:“同学们,我们做学生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 而商人总希望把买卖做得最好,科学家总希望把科研钻得越 透彻越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大家都希望做到最好。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梁启超先生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敬业与乐业》。” 3.在抓教学重点上下功夫。我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围绕重 点,精心设置问题,层次深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感悟文本,掌 握重点。如《社戏》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作者通过美好的往事, 赞美了农民及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达了作者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我就这样设置问题的:平桥村是“我 的乐土”原因是什?看社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又是如何 解决的?理解这句含义:“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 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二、在备学生方面下功夫 教师要真正备好课还必须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原 精华所在,这些故事值得细细品读。——某专家看法。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民间老话。 《水浒传》中杀人像砍西瓜一样随便,这样的名著怎么能 读出一个民族的美丽心灵。——某作家语录 (读完,学生纷纷举手。) 师:谢谢同学们,我知道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预见到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产生的问题。只有我们的设计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 验建立了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 让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我们的 课堂才会充满生命般的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 人。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作为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 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研究 学生,要把全体学生的情况备进教案中.让教材中死的知识 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语文 课堂就像彩虹一般美丽。 三、在备教法上和备学法上下功夫 包括如何把已经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和如何让学生自 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分析教材和组织教材。选择科学的教学方 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在点拨学生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而 学生在学习新课文和新知识的时候,则要尽量和前面学过的 知识联系起来。在组织学习新课文的时候,为今后学习的知识 埋下一个伏笔.这样穿插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让学生在 接受知识的同时多几个反复的过程,加深印象。这是符合事物 认识规律的.同时叉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外在及内在的联 系,让教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语文教学顺序的安排上多 下功夫,一堂语文课究竟是先学什么,先教什么;还是后学什 么,后教什么,没有规定。语文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恰当安 排.可以先学习生字词,可以先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也可以 先学习其它的内容。如果一篇课文生字词较少,那就不一定先 教字词;如果写作背景学生都明白。也就无须介绍。至于备学 法就是要根据学情。精心设置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 识。如:学生在背诵一段古文时。可以用理解记忆法,可以用字 头记忆法,也可以用联想记忆法.等等。 四、在集体备课及学生参与备课等形式上下功夫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经过反复阅读教材、钻研教学大纲备 课后和大家进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由于集思广益.众人 拾柴火焰高,大家的备课热情和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大家 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备课中,教师要真正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关问题的设置既不能浅层次.又不能太 高深,还要征求学生意见。另外,网络上的优秀课件、优秀教案 是我们的无声的老师,我们可以共享这些无穷无尽的备课资 源。来提升自己的备课水平,节省备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 高教学质量。 学无止境.备课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多下功夫.多积累经 验,多摸索,多探求,就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堂上的张老师眼中有两样东西:一是学生:在整个课堂 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的、个性的发展状态中,学生的情绪 高涨,思维非常积极,使课堂上精彩的发言不绝;二是文本:张 老师时刻让孩子面对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与文中对话中生成. 生成孩子属于自己的思想,生成孩子的对语言文字的体验。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要在课堂教 学中抓住这些“切人点”,进而“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必须转 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这非常好,看不看《水浒传》是你的权利,我建议你们用自己的 眼睛看《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