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简介
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简介
一,关于红军名称来历:1927年“八一”南昌,名称是“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秋收的工人,农民,自卫军上井冈山时名称是“工农军”。其他地方名称,有农民军,土地军,农民团等等。1927年11月临时政治局规定,党所建立的名称是工农军。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余部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会师,正式组成中国工农军第四军。此时国际建议使用工农红军的名称。1928年5月25日党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党领导的武装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于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南方8省边界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1946年秋“八路军”“新四军”更名为中国人民。
二,关于红军的发展:1927年“八.,一”后,党在各地发动农民工人开展武装斗争,主要有:1秋收;1927年9月9日,任前敌委员会,领导军人,农军,工人,10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建立根据地。2海陆丰农民;1927年10月,彭湃领导农民自卫军。3广州;1927年12月1日,张太雷,叶剑英,聂荣臻,叶挺等领导军人,广州工人。4湘南;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余部在湘南发动农民,3月转到井冈山与领导的工农军会师。5弋横;1927年11月,方志敏领导江西农民,建立了赣东北根据地。6黄麻;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安,麻城两县农民,建立了鄂豫皖根据地。7渭华;1928年春,刘志丹,谢子长领导渭南,华县的学生,农民,军人。8平江;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士兵和农民,主力转到井冈山。9百色;1929年12月11日,,张云逸,
韦拔群领导广西右江的士兵,农民,开辟了右江根据地。10鄂东南农民;董必武领导。11确山农民;扬靖宇领导。12湘鄂边武装;贺龙,周逸群领导。13龙岩;邓子恢领导。14永定;张鼎丞领导。15琼崖;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等领导。全国各地先后有一百余次的武装,各地的农民,工人,士兵,一部分成为红军,至1933年第五次‘围剿’前,红军总兵力约计30万人。
三,关于红军四支的长征时间;第一支,红一方面军(即红军)五个军团,教导师,机关8万6千人于1934年10月16日至21日,分别从长汀,宁化,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经过11个省区,行程2万5千里,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剩有6千余人。第二支,红二方面军二个军团2万余人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甘肃会宁。剩有9千余人。第三支,红四方面军10万余人,于1935年3月28日,从四川苍溪出发,1936年10月8日到达甘肃会宁,剩有1万3千余人。第四支,红25军于1934年11月16日数千人,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合编为红15军团,11月3日编入红一方面军。
四,关于各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会师;各路红军在长征中有六次大的会师,按时间顺序,第一次是1935年5月1日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与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会师,组成红军第15军团。第二次是1935年6月15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组成左路军由张国焘指挥,右路军由指挥,左路军因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所有(包括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和左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没有按计划北上。第三次是1935年10月19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徐海东,程子华,刘子丹领导的红15军团在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会师。第四次是1936年6月22日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与贺龙,任弼时等领导的红二军团,红六军团(7月2日红二,六军团,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第五次是1936年10月9日,红一
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县城会师。第六次是1936年10月22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县以东的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县的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12月7日,统一的组成,为。
五,红军长征中的几次重要会议:1遵义会议(确立以为代表的领导);2两河口会议(确定北上的战略方针);3沙窝会议(说服张国焘组建左右路军);4巴西会议(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继续北上);5俄界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6班罗镇会议(决定陕北作为领导中国的大本营);7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六,各路红军中的主要领导人和著名将领;红一方面军(红军):(,三人指挥小组成员),周恩来(三人指挥小组成员,总政委),朱德(总司令),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成员总政治部主任)刘伯承(总参谋长)彭德怀(军团长)林彪(军团长)罗荣桓(军团政治部主任),陈云(军团政委)聂荣臻(军团政委),叶剑英(参谋长)张闻天(政治局常委,负总责),(总政治部秘书长)博古(政治局常委)杨尚昆(总政副主任)陈赓(干部团长)黄克诚(总政组织),肖劲光(军团政委)谭政(总政副主任)张云逸(先遣队司令员)罗瑞卿(先遣队参谋长)等。红二方面军: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关向应(副政委)萧克(军团长)王震(军团政委)等。红四方面军:张国焘(代表,军政会)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王树声(副总指挥)李先念(军长)。红15军团:徐海东(军团长)刘志丹(副军团长)。留在根据地作战的著名红军将领:项英,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等。错误指挥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的人是:李德(德国人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三人小组成员,指挥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过半,遵义会议上被撤消军事指挥权)博古(三人小组成员,遵义会议上被撤消军事指挥权)张国焘(后受处分,被撤消领导权)。。
七,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八,长征结束红军改编;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谈判合作,1937年8月25日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以红一方面军和15军团为主,编成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罗荣桓任政委。以红二方面军为主,编成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委关向应。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编成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委张浩(因病离职,1938年1月继任)。1937年10月2日,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任第1,2,3,4支队司令员。1939年新四军组建江北指挥部,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组建5支队罗炳辉为司令员。6支队彭雪枫为司令员。鄂豫挺进支队,李先念为司令。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委,张云逸任副军长,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第1师长粟裕政委刘炎,第2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第3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第4师长兼政委彭雪枫,第5师长兼政委李先念,第6师长兼政委谭震林,第7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1946年10月3日延安《日报》首次使用“人民”,1948年11月1日〈通令〉正式使用“中国人民”名称。并把各大战略区编为野战军,下辖兵团,军,师,团,--。按区域,西北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贺龙任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中原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华东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谭震林任第一政委,宋任穷任第三副政委,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东北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委,邓子恢任第二政委,肖劲光任第一副司令员,黄克诚任第二副.司令员,谭政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肖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
建国后,各大军区,省军区,各军,兵种的相继建立,野战军的名称也随之改变。
摘录整理说明:本资料来源,1,<辞海》。2,《资料卡片杂志》。3,党史大事年表。
徐之伟2006年6月10日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简介
九,关于红军名称来历:1927年“八一”南昌,名称是“国民军第二方面军”,秋收的工人,农民,自卫军上井冈山时名称是“工农军”。其他地方名称,有农民军,土地军,农民团等等。1927年11月临时政治局规定,党所建立的名称是工农军。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余部到达井冈山与领导的会师,正式组成中国工农军第四军。此时国际建议使用工农红军的名称。1928年5月25日党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党领导的武装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于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南方8省边界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7年10月改编为“新四军”。1946年秋“八路军”“新四军”更名为中国人民。
十,关于红军的发展:1927年“八.,一”后,党在各地发动农民工人开展武装斗争,主要有:1秋收;1927年9月9日,任前敌委员会,领导军人,农军,工人,10月下旬到达井冈山建立根据地。2海陆丰农民;1927年10月,彭湃领导农民自卫军。3广州;1927年12月1日,张太雷,叶剑英,聂荣臻,叶挺等领导军人,广州工人。4湘南;1928年1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余部在湘南发动农民,3月转到井冈山与领导的工农军会师。5弋横;1927年11月,方志敏领导江西农民,建立了赣东北根据地。6黄麻;1927年11月,潘忠汝,吴光浩,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安,麻城两县农民,建立了鄂
豫皖根据地。7渭华;1928年春,刘志丹,谢子长领导渭南,华县的学生,农民,军人。8平江;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士兵和农民,主力转到井冈山。9百色;1929年12月11日,,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广西右江的士兵,农民,开辟了右江根据地。10鄂东南农民;董必武领导。11确山农民;扬靖宇领导。12湘鄂边武装;贺龙,周逸群领导。13龙岩;邓子恢领导。14永定;张鼎丞领导。15琼崖;杨善集,王文明,冯白驹等领导。全国各地先后有一百余次的武装,各地的农民,工人,士兵,一部分成为红军,至1933年第五次‘围剿’前,红军总兵力约计30万人。
十一,关于红军四支的长征时间;第一支,红一方面军(即红军)五个军团,教导师,机关8万6千人于1934年10月16日至21日,分别从长汀,宁化,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经过11个省区,行程2万5千里,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剩有6千余人。第二支,红二方面军二个军团2万余人于1935年11月19日,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甘肃会宁。剩有9千余人。第三支,红四方面军10万余人,于1935年3月28日,从四川苍溪出发,1936年10月8日到达甘肃会宁,剩有1万3千余人。第四支,红25军于1934年11月16日数千人,从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合编为红15军团,11月3日编入红一方面军。
十二,关于各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会师;各路红军在长征中有六次大的会师,按时间顺序,第一次是1935年5月1日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与徐海东领导的红25军会师,组成红军第15军团。第二次是1935年6月15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组成左路军由张国焘指挥,右路军由指挥,左路军因张国焘,红四方面军所有(包括右路军中的红四方面军和左路军中的红一方面军),没有按计划北上。第三次是1935年10月19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徐
海东,程子华,刘子丹领导的红15军团在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会师。第四次是1936年6月22日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与贺龙,任弼时等领导的红二军团,红六军团(7月2日红二,六军团,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第五次是1936年10月9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县城会师。第六次是1936年10月22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与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县以东的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县的会师,宣告红军长征结束。12月7日,统一的组成,为。
十三,红军长征中的几次重要会议:1遵义会议(确立以为代表的领导);2两河口会议(确定北上的战略方针);3沙窝会议(说服张国焘组建左右路军);4巴西会议(决定迅速脱离险区继续北上);5俄界会议(作出关于张国焘错误的决定);6班罗镇会议(决定陕北作为领导中国的大本营);7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
十四,各路红军中的主要领导人和著名将领;红一方面军(红军):(,三人指挥小组成员),周恩来(三人指挥小组成员,总政委),朱德(总司令),王稼祥(三人指挥小组成员总政治部主任)刘伯承(总参谋长)彭德怀(军团长)林彪(军团长)罗荣桓(军团政治部主任),陈云(军团政委)聂荣臻(军团政委),叶剑英(参谋长)张闻天(政治局常委,负总责),(总政治部秘书长)博古(政治局常委)杨尚昆(总政副主任)陈赓(干部团长)黄克诚(总政组织),肖劲光(军团政委)谭政(总政副主任)张云逸(先遣队司令员)罗瑞卿(先遣队参谋长)等。红二方面军:贺龙(总指挥)任弼时(政委)关向应(副政委)萧克(军团长)王震(军团政委)等。红四方面军:张国焘(代表,军政会)徐向前(总指挥)陈昌浩(政委)王树声(副总指挥)李先念(军长)。红15军团:徐海东(军团长)刘志丹(副军团长)。留在根据地作战的著名红军将领:项英,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鼎丞,邓子恢等。错误指挥使红军遭受重大
损失的人是:李德(德国人国际派到中国的军事顾问,三人小组成员,指挥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过半,遵义会议上被撤消军事指挥权)博古(三人小组成员,遵义会议上被撤消军事指挥权)张国焘(后受处分,被撤消领导权)。。
十五,红军长征中的著名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十六,长征结束红军改编;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谈判合作,1937年8月25日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军第八路军(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以红一方面军和15军团为主,编成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罗荣桓任政委。以红二方面军为主,编成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委关向应。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编成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委张浩(因病离职,1938年1月继任)。1937年10月2日,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任第1,2,3,4支队司令员。1939年新四军组建江北指挥部,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组建5支队罗炳辉为司令员。6支队彭雪枫为司令员。鄂豫挺进支队,李先念为司令。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任政委,张云逸任副军长,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第1师长粟裕政委刘炎,第2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第3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第4师长兼政委彭雪枫,第5师长兼政委李先念,第6师长兼政委谭震林,第7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1946年10月3日延安《日报》首次使用“人民”,1948年11月1日〈通令〉正式使用“中国人民”名称。并把各大战略区编为野战军,下辖兵团,军,师,团,--。按区域,西北为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贺龙任第一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任副司令员,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中原为第二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张际春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
华东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谭震林任第一政委,宋任穷任第三副政委,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东北为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委,邓子恢任第二政委,肖劲光任第一副司令员,黄克诚任第二副.司令员,谭政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肖克任第一参谋长,赵尔陆任第二参谋长。建国后,各大军区,省军区,各军,兵种的相继建立,野战军的名称也随之改变。
摘录整理说明:本资料来源,1,<辞海》。表。
徐之伟2006年6月10日
2,《资料卡片杂志》。3,党史大事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