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
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 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 “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悲秋”二字是诗眼,前四句抒发登台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台所见的秋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繁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流离失所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动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
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____的心境. 4、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 ______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 _____ 描写,整句属于 _________ 的写法.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纳的是 _______ 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 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 ____________ 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________ ,感情更加 ___________ .整首诗充沛体现了杜甫 _____ 的风格. 5、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其作用是什么?
6、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7.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8、宋代罗年夜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简要分析.(课本P39第三题)
9、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括着哪些寄寓?
10、应如何理解颔联的“木”“江”这两种景物?(5分) 《登高》参考谜底: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哀思,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驰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终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鹤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1、D 2.C”落笔角度相同”分歧毛病 3、空阔浩渺愁苦悲凉
4.静态描写;静态描写;静态结合; 寓情于景;秋风扫落叶的声态;年夜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慷慨低落凄凉哀思;沉郁抑扬.
5、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啸-哀鸟飞回-孤独. 诗人登高看到的是一幅肃穆凄怆、肃杀悲凉、空旷辽阔的秋天景象: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鸣,凄切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高空回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汹涌澎湃,奔驰而来.
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6、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年夜;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
静态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六种景物构成一幅苍莽寥廓的秋江山水图.
7、“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单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竭.诗人仰望无边无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驰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答出一点即可.
8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残落,孤零零地单独去登台,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而已,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外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3,包括着:对个人病困潦倒生活的深沉感叹;对终生壮志难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对人民艰苦命运的关切.
9、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10、木:由木及人、生命长久.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注释1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2、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西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3、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落,即古迹之意.
4、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5、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6、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7、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哀思,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