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室内抹灰使用的木凳、金属支架应搭设平稳牢固,脚手板高度不大于2m,架子上堆放材料不得过于集中,存放砂浆的灰斗、灰桶等要放稳。
3.搭设脚手不得有探头板,并严禁脚手板支搁在门窗、暖气水的管道上。 4.操作前应检查架子、高凳等是否牢固,如发现不安全地方立即作加固等处理,不准用50mm×100mm、50mm×200mm木料(2m以上跨度)、钢模板等作为立人板。 5.搅拌与抹灰时(尤其在抹顶棚时),注意灰浆溅落眼内。
6.在室内推运输小车时,特别是在过道中拐弯时要注意小车挤手。在推小车时不准倒 退。
7.严禁从窗口向下随意抛掷东西。
8.井架吊篮起吊或放下时,必须关好井架安全门,头、手不得伸入井架内,待吊篮停稳,方能进入吊篮内工作。 9.补充交底内容: 外檐装饰抹灰工程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高空作业时,应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特别是大风及雨后作业。
3.对脚手板不牢固之处和探头板等及时处理,要铺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手推车运灰浆时的安全。
4.在架子上工作,工具和材料要放置稳当,不准随便乱扔。 5.用塔吊上料时,要有专职指挥,遇六级以上大风时暂停作业。
6.砂浆机应有专人操作维修,保养,电器设备应绝缘良好并接地,并做到二级漏电保护。
7.严格控制脚手架施工负载。
8.不准随意拆除、斩断脚手架软硬拉结,不准随意拆除脚手架上的安全设施,如妨碍施工必须经施工负责人批难后,方能拆除妨碍部位。 9.补充交底内容:
外墙装饰抹灰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2、凡不符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一律禁止高处作业。并严禁酒后高处作业。 3、严格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遵守高处作业规定,工具必须入袋,物件严禁高处抛掷。
4、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5、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检证方可使用。
6、多种施工机械和电源电器必须由持证人员操作,无证人员不得开机和接电,防止伤人。
7、在外脚手架下穿行要戴好安全帽,在高空危险处操作要系好安全带。 8、高空作业时大风及雨后作业,应检查脚手架是否牢固。
9、施工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及围护设施,及时排除隐患,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后方可操作。外墙脚手架和室内高度超过3.6m的脚手架均应由专业架子工搭设和拆除。抹檐口的脚手架,一定要有高出檐口1m的保护栏杆设施,严禁搭飞跳板。
10、对脚手板不牢固之处和跷头板应及时处理,要铺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手推车运灰浆时 的安全。
11、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应分散堆放,不得超载。脚手板上不允许许多人集中在一起操作,一块脚手板上不得超过两人集中操作。禁止与其他工种垂直交叉作业。 12、用塔吊上料时,要有专人指挥,遇六级以上大风时暂停作业。 13、砂浆机应有专人操作维修、保养,电器设备应绝缘良好并接地。 14、严格控制脚手架施工负载。
15、不准随意拆除、斩断脚手架软硬拉结,不准随意拆除脚手架上的安全设施,如妨碍施工必须经施工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拆除妨碍部位。
一、 施工准备
(一) 作业条件
1、 灰部位的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均经过有关单位(如建设、设计、监理、施工
单位等共同验收,并签认)。门窗框及需要预埋的管线已安装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合格。
2、 抹灰用的脚手架应先搭好,架子要离开墙面200~250mm,搭好脚手板,
防止落灰在地面,造成浪费。
3、 将混凝土墙等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对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等凿
到实处,用1:2.5水泥砂浆分层补平,把外露钢筋头和铅丝头等清除掉。 4、 对于砖墙,应在抹灰前一天浇水湿透。对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因其
吸水速度较慢,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宜两遍以上。
(二) 材料要求
1、 水泥:32.5级及其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 砂:中砂,平均粒径为0.35~5mm。 (三) 施工机具
砂浆搅拌机、纸筋灰搅拌机、磅秤、孔径5mm筛子、窄手推车、铁板、铁锹、平锹、大桶、灰槽、胶皮管、水勺、灰勺、小水桶、喷壶、托灰板、木抹子、铁抹子、阴(阳)角抹子、塑料抹子、大杠、中杠、2m靠尺板、托线板、八字尺、5~7mm厚方口靠尺、软刮尺、方尺、铁制水平尺、盒尺、钢丝刷、长毛刷、鸡腿刷、笤帚、粉线包、小白线、錾子、锤子、钳子、钉子、钢筋卡子、线坠、胶鞋、工具袋等。 二、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的规定。 项 序 1 2 3 4 1 一2 般3 项4 目 5 6 主控项目 检查项目 基层表面 材料品种和性能 操作要求 层粘结及面层质量 表面质量 细部质量 层与层间材料要求及层总厚度 分格缝 滴水线(槽) 允许立面垂直度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第4.2.2条 第4.2.3条 第4.2.4条 第4.2.5条 第4.2.6条 第4.2.7条 第4.2.8条 第4.2.9条 第4.2.10条 高级抹灰3 普通抹灰4 偏差表面平整度 (mm) 阴阳角正方 分格条(缝)直线度 墙裙、勒脚上口直线度
三、 工艺流程
普通抹灰4 普通抹灰4 普通抹灰4 普通抹灰4 高级抹灰3 高级抹灰3 高级抹灰3 高级抹灰3 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墙面冲筋(设置标筋) →做护角→抹水泥窗台板→抹底灰→抹中层灰→抹水泥砂浆罩面灰(包括水泥踢脚板、墙裙等) →抹墙面罩面灰→养护 四、 操作工艺
1、 基层处理:吊直,套方,打墩,墙面冲筋,抹底层灰和中层灰等工序的做法
与墙面抹纸筋灰浆时基本相同,但底灰和中层灰用1:2.5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涂抹,并用磨板搓平带毛面。在砂浆凝固之前,表面用扫帚扫毛或用钢抹子每隔一定距离交叉画出斜线。
2、 抹水泥砂浆面层:中层砂浆抹后第二天,用1:2.5水泥砂浆或按设计要求的
水泥混合浆抹面层,厚度为5~8mm。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遍使其与中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待其收身后,用灰匙压实压光。为防止出现墙面花,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配合比应注意,水灰比不能过大,要按交底控制水灰比。
3、 大面积外墙抹次施工,在施工前必须先吊线,四个大角及长度大于6m的大
墙面,高低不平处先剔凿,同时水平方向也要求挂通线,在每一层楼面进行分缝,防止外墙面抹灰的收缩裂缝 (外窗框与墙体间缝隙一定要在大面积抹灰前填堵好,防止空鼓及渗水)。罩面抹灰时,用力要轻重一致,用抹子先圆弧形抹,然后上下抽拉,要求方向一致,这样不易留下抹纹。
五、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粘结不牢、空鼓、裂缝:加气混凝土墙面抹灰,最常见通病之一就是次层与
基体之间粘结不牢、空鼓、裂缝。主要原因是基层清扫不干净,用水冲刷,湿润不够,不刮素水泥浆。由于砂浆在强度增长、硬化过程,自身产生不均
匀的收缩应力,形成干缩裂缝。改进措施,可采用喷洒防裂剂或涂刷掺107胶的素水泥浆,增加粘结作用,减少砂浆的收缩应力,提高砂浆早期抗拉强度,改进抹灰基层处理及砂浆配合比是解决加气混凝土墙面抹面空鼓、裂缝的关键。同时砂浆表面抗拉强度的提高,足以抗拒砂浆表面的收缩应力,待砂浆强度增长以后,就足以承受收缩应力的影响,从而阻止空鼓、干缩、裂缝的出现。
2、 抹灰层过厚:抹灰层的厚度大大超过规定,尤其是一次成活,将抹灰层坠裂。
抹灰层的厚度应通过冲筋进行控制,保持15~20mm为宜。操作时应分层、间歇抹灰,每遍厚度宜为7~8mm,应在第一遍灰终凝后再抹第二遍,切忌一遍成活。
3、 门窗框边缝不塞灰或塞灰不实,预埋木砖间距大,木砖松动,反复开关振动,
在窗框两侧产生空鼓、裂缝:应把门窗塞缝当作一个工序由专人负责,木砖必须预埋在混凝土砌块内,随着墙体砌筑按规定间距摆放。加气混凝土墙体的门框周边宜做成钢筋混凝土小柱,小柱内预埋木砖最为妥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