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任课教师 学 生 基 本 情 况 从本学年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本 学 期 教 学 的 主 要 任 务 和 要 求 1.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9.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0.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想他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教 材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1.学会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 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 快乐。 3.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他人难点 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本 学 期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措 施 (突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评价方案和教学改革实验等内容)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要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方法、经验、和感受,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3.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4.加强写字指导。在指导写字时,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美观。 5.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6.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