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刚
(禹州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河南
禹州461670)
[摘要]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在具有独立功能的物与物之间建立相联关系的技术。物联网技
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有利于农业生产向精准化、绿色化以及高端化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物联网技术的具体内容,分析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具体应用形式,阐述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农业;现代化;智能化[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8-125-2
物联网技术在当今世界掀起了一轮信息产业浪潮,以水平、提高农业使用效率以及加强统一管理等方面。
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协议为介质,在互联网与物品之间2.1
信息化水平提升,远程控制加强
建立某种联系,实现了信息的通信、交换、上传、存储以及传统农业之于现代农业的区别,核心在于信息。前分析等功能。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找者的信息多依靠经验,后者的信息更具有科学合理性,是到了新的增长点,各领域事业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结合点。
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量的第一要素。在现代农业中,建1
物联网技术概述
立集感知、传输、控制以及作业为一体,收集整合水土、作物、农机以及环境等信息的信息化平台,是物联网技术应InternetofThings即物联网技术,即万物的互联网。用的具体表现和实施载体。通过信息平台的应用,实现可见,物联网技术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将具体事物进行了对农业生产中松土、种植、灌溉、施肥、护理、收获、运输联通,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互动。物联网技术被视为计以及售卖等所有环节的动态管理与实时监测,管理更加算机、互联网之后的又一轮信息产业浪潮,因为物联网技细化,监测更加精准,控制更加全面,大幅降低了农业生术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有机统一与结合,提升产事故率,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事物管理的精度与强度,为各领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了农业生产向科技化、智能化与信息化方向发展。此外,新的模式与方法,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经济远程控制的实现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对产量的控制增长点,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能力,增强了对自然风险的抗击能力。
根据ITU(国际电联)的建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需2.2
智慧农机建设加速,机械化水平上升到新高度要满足感知、网络以及应用三个层级的建构。其中,既包从2015年开始,我国提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概括二维码识读设备、GPS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念模式。概念一经提出,即被全国各地市加以建设实感装置,又包括RFID标签、IPv6协议、M2M机制等技术媒践。以我国农业大省河南省为例,该地区省市联合发介[1],最终体现在跨领域、跨功能、跨系统的信息互联共享,力,大力推动智慧农机建设,提出“建设农机跨区作业信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识别与应用。可以说,物联网息网络设施和智能调度管理服务平台,推进机械化与信技术的构成复杂,但是具体的应用体现却简单实用。
息化融合,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总体要求。其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地改中,许昌市以加强农机基础数据采集、实现农业生产大变以人力为农业生产发展核心的现状,推动农业生产的数据化破题;禹州市建成智慧农机信息监控中心,对全机械化水平由孤立初级向远程信息化转变。通过各类信市农机深松整地的作业机具实现了远程监控、指挥调度息传感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建立统一的信和作业报警。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智慧农息监控中心平台,实现对农业生产中的相对湿度、光照强机”成为可能,改变了过去农机孤立初级的状态,提高了度、土壤肥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信息的监测控制,农忙时节对农机的快速救援、维修和作业的实时监测能以此达到增产提质、提升效益的目的。
力,使农机跨区作业时更具安全性、有序性和统一性,提2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高了农机利用率,达成了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和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上升到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提升信息化
新高度。
XIANGCUNKEJI2019年3月(中)125
XIANGCUN乡KEJI村科技3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应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对农机的协同指挥和灵活调度,在农时和灾害发生等特殊时期,有利于直观准确地掌握农机的分布情况,提高3.1经济效益增援应对的精确和合理程度,大幅度缩减了增援时间,提3.1.1
提量提质,增加收益。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
高了农机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减少了灾害造成的农业业上的应用,农业生产的大数据建立形成,改变了过去农损失。此外,依托农业大数据,农机企业可以适时调整农业生产靠天时、经验操作的状况,减少了不确定因素的存机生产战略规划,加强与农机管理部门、农机科研院所的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水平,达到了节本、增量以及沟通交流,实现农机生产的换代升级,以满足“智慧农机”提质的目的[2]。以河南禹州市小麦种植为例,物联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要。
术应用后,根据信息数据分析,当地农民可减少用种45~3.2.3
服务农民,增收减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
75kg/hm2,增产小麦300~450kg/hm2,节约肥料用量得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渠道增加,能够及时准确地45~75kg/hm2,平均纯收益增加675~1125元/hm2。
掌握政府发布的农业、农机等政策信息,使得农民真正享3.1.2
科学调度,精准使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很
受到政府提供的点对点技术咨询、供需对接和应急救援大程度上推动了“智慧农机”和“精准农业”的发展。依托等服务。物联网技术还为农业从业人员大量减负,提高于信息服务平台,每一台处于联网状态的农机都可以实收益。以禹州市收割机机手为例,麦收期间,1台收割机现及时、准确的跨区作业。“精准农业”的最大意义在于可日作业量约10hm2,手工测亩每天要在田地中行走26km以将科学调整细化到农业生产的每一环节,优化投入,对以上[3]。但是,随着智能测亩设备及技术的成熟,这一工点管理,以此减少资源使用,获取更大效益。以农产品收作量大幅降低,同样劳作时间内,机手可获得更多的经济割为例,在“精准农业”的帮助下,禹州市单台联合收割机收入。
整个作业季可增加3d作业时间,每天平均作业6.67hm2,每667m2均价45元,每台收割机可多收入1.35万元。以4结语
全市1800台机械计算,增加机手收入2430万元。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与完3.2社会效益善,所展现的应用成果日渐丰硕。因此,物联网技术在农3.2.1
依据调整,科学决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
业上的应用应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大科得政府获取的农业生产相关数据更加科学准确有效,为研投入和政策扶持,使这一先进技术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析粮食生产的波动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了对农融合更加深入、坚实和精准,从而促进农业不断发展。
业生产的把握性,推动过去预测为主的粮食测产向精准的粮食计产转变。粮食的单产、总产不再是限值范围,而参考文献
是精准的数值数据,有利于政府调整农业生产种植机构,[1]赵一泽.物联网技术初探[J].通讯世界,2019(1):优化农业生产资源的配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成果117-118.
日渐丰硕,也使得政府相关人员的工作思路不得不发生[2]徐畅.探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数码设计(上),改变,并在工作上主动去适应和推行信息技术,切实提高2018(10):163-164.
行政效率。
[3]王郁,郭丽芳,马家齐,等.供给侧改革下农业物联网风3.2.2
协同指挥,升级换代。依托信息平台可以实
险管理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3):117-119.
126XIANGCUNKEJI2019年3月(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