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叙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人类教育事业中起着主动性作用。我是08年毕业的师范生,从事教育教育工作已有5年,在教育教学中有着诸多的心得,特别是在小学教育这个领域,更加突出!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就个人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他们有良好的识记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他们的想象的水平大多停留在“具体事例”的想象,抽象思维相对比较弱,理解能力也稍显不足。 一、 运用直观性原则
就我自身从事小学教育的经历来说,我所任教的课程曾为小学一年级数学,二年级语文。小学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具体事物有了数的认识,比如:他们能识别口袋里有几块钱,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里有几只小动物,几朵小花,能够数出教室里有几位小朋友,但是,他们对抽象的数字符号“1,2,3„„”认识会出现模糊,有时候会张冠李戴。
那么,我在教学中就重视直观教具的运用。例如:用彩色粉笔画出各种小动物,各种小花,水果„„利用好挂图,小黑板帮助学生准确、长久地认识数字符号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关系。
二、 语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六年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可以通过工具书的使用,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他们对课文内容结构的把握还是不够清晰,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还不太全面,对于文章的思想情感的感知可能还够透彻,其次,他们的习作能力还很薄弱。
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把生活里的实例带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 运用启发性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教育,开展教育事业更需要人才,培养有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进行素质教育。 启发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我在教学中会自发地多提问题,多提好问题,多提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自发学习,培养学生爱东脑筋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很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联系自身观察小学生 :小学生,他们在阅读能力、识记能力、思
维能力、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根据这样的学生状况,我会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教学辅导,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上的教学原则,教育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方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到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Xx
2010年12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