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强粤港澳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动态竞争优势——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

加强粤港澳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动态竞争优势——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21卷总第92期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 Vo1.21 Sum No.92 J0URNAL oF GUANGD0NG RADlo&TV UNIVERSlTY No.2.2O12 加强粤港澳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动态竞争优势 ——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 蒋晶晶赵沁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 0652) I摘要】粤港澳三地科技合作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成为新时期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点。通过粤港澳三地科 技合作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促进要素在网络问的自由流动,从而提升了区域的动态竞争优势。目前,粤港澳三地科技合 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在合作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仍有待改进,以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网络,增强三地的竞争力。 I关键词l创新网络;粤港澳;科技合作;区域竞争力 l中图分类号l F127 【文献标识码】A l文章编号】1008--9764(2012)02--0019--04 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和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 粤港澳三地“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为三地的经济 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 带来迅猛的发展。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竞 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 争加剧的形势下,加之资源的紧缺让原有的发展优 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 势不再,粤港澳的许多固有竞争力正受到越来越多 的关系总和一。 。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通 的挑战。粤港澳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为 过互相合作连接形成网络,从而使得各要素流在网 了促进粤港澳更紧密合作、增强三地国际竞争力,在 络中自由流动(见图1)。 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Q强lA)后,为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 要(2OO8-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 政区政府经协商一致,于2010年4月7日签署了《粤 港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3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 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协商一致签署了《粤澳合 作框架协议》。这是粤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 机遇,也是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合作的一次重大机遇。 一、区域创新网络 图1 区域创新网络基本架构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 区域创新网络发挥作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 城市竞争实力的决定因素。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 是由创新网络各结点,即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 一个城市的综合能力,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 方政府等组织及个人之间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合 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 作关系。另外一种是区域网络各结点在长期的相 和维持一个城市在其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 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非正式的关系,这种关系是 能力 。而区域创新网络正是整合城市资源,提高 建立在长期合作产生的信任基础上,而正是在这样 城市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 j。 的非正式网络间进行的非编码化的信息传递和扩 I收稿日期l 20l1—12一O2 【作者简介l蒋晶晶(1983一),女,福建福州人;赵沁(1987一),女,四川泸州人;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1卷总第92期) 散才是区域外的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因此,区域 内形成的创新网络(特别是非正式网络中的资源组 织能力、知识溢出效应、社会人文优势和自我增强 效应)所产生的创新优势难以被其他城市、地区复 制,由此产生的区域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 。 二、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动态竞争优势 区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区域优势的 获得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区域发展初期可能主要 依赖于现存的资源禀赋,如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物 质资本、人力资本等。但是随着区域的发展,随着 资源的消耗和人员的流动,优势可能转化成劣势, 劣势也有可能转化成优势。动态的区域竞争优势 主要是指一些区域内(如新兴产业区)的各个行为 主体能够激活区域内外的资源,进行各自创新,并 且各个主体能通过有效合作、协同创新,进而带动 整个区域系统的创新,使整个区域获得持续的竞争 优势。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则是区域创新的源泉 和动力。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内形成了创新 的氛围,促进区域内企业和其他行为主体通过互相 连接、结网和创新,各个行为主体在相互信任的基 础上瓦相合作,促进了资源要素在网络中的自由流 动,从而获得动态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80年代以来,粤港澳三地“前店后厂”的合作 模式为三地的经济带来了迅猛的发展,但随着资源 紧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来的经济合作方式遇 到了瓶颈。新形势下,粤港澳三地都亟待新的经济 增长方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已经成功完 成向服务经济的转型,香港不仅成为亚太地区的国 际金融中心,还成为中国内地,尤其是广东的贸易 转口港和服务中心。而广东省的产业也更趋向高 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重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方向 发展。科技创新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源 泉,而科技合作则是科技创新的来源。产业转型升 级对科技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粤港澳三 地的科技合作提供了契机。 粤港澳科技合作正是新形势下三地激活区域 内外资源,带动企业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三地科 技合作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可使要素资源在 区域创新网络内自由流动,为区域积累知识和技术 等生产要素,促进创新,从而变劣势为优势,为区域 获得动态的、持续的竞争优势。 三、粤港澳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创新网络形成 区域创新网络的优势就在于网络内的各行为 主体通过长期、频繁的合作,建立信任关系,从而使 得资源在网络内自由流动,带动企业自主创新或协 同创新,从而产生区域竞争优势。在粤港澳三地科 技合作框架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二地的科技发 展状况和优势,三地确定了在电子信息产业、医药 健康、环保科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及应用岛新 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这五大领域的合作 。区 域内的各行为主体连结成网点,通过科技项目合作、 课题研究等将资源进行整合,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通过粤港澳科技合作,形成区域创新网络,能促进 三地之间的要素流动,从而带动区域的持续发展。 (一)物流 区域集聚的优势之一在于区域内完善的基础设 施为区内企业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而完善的区域 网络也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通过建 离 新科技园区,三地科技资源共享,建立科技信息交 流平台,能够促进区域创新氛围的形成。例如,香 港科技园区第二期就包括十一座崭新的建筑,设有 专用实验室大楼、研发办公室和大型演讲厅,还提 供尖端定制化研发设施,有助于提升科技发展的规 模。此外,该园区还设有世界级的会议场地,以方便 进驻科技园的企业举行会}义,促进科技人才互相交 流。该园区还通过创业培育计划协助新成立的科 技和设计公司度过关键的起步阶段,为新公司提供 含有基本设备的办公室以及大学的资源等援助 J。 通过粤港澳科技合作,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 和共享,为企业减少科技研发的成本,有利于促进 区域创新,保持区域竞争优势。 (二)资金流 科技产业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的行业,需 要许多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一一般企业很难 做到有资金实力进行科研创新。港澳转移到』 ‘尔 的制造业大多都是中小企 l ,很难有进行独 科技 研究的能力,而近年来广东省的制造业向重上业化 倾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科技创新研究。 . 港澳三地通过科技合作,一方面可以利用政府的优 势进行资金辅助;另一方面,虽然香港政府实行的 是“不干预”政策,但是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 雄厚的金融支持和灵活的融资渠道。二地的科技 合作,通过广东省政府牵头,企业为主体,加上各锹 行的金融辅助,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能多渠道为科 技创新筹措资金。至2009年底,广东方面共投入 经费约20亿元人民币,香港方面共投入约l7亿元 港币,重点支持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 医药、能源环保、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的联合攻 。 2012年第2期 蒋晶晶,赵沁:加强粤港澳科技合作提升区域动态竞争优势 粤港已经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超500亿元 。 通过三地科技合作项目,有利于促进创新网络中资 金的流动,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 (三)人流 区域创新网络的优势还在于促进了区域内的 人才流动。首先,区域内的集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 人员输入,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蓄水 池。香港开放的社会环境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 地的专业人才,而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 地,也吸引了来自全国的高新技术人员在区域内形 成充沛的人才供给市场,从而又吸引更多的企业和 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人才进入。其次, 区域内的猎头公司及中介机构的完善,也为人才的 流动降低了成本。企业容易在网络内找到适合自 己要求的人才,而员工也不需要离开网络就可以找 到满意的公司。粤港澳科技合作也促进了三地科 技人才的流动。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合作增多, 两地的人才流动增多。香港科技人才与内地合作 明显增多,特别是广州,都是白话文化,大家的沟通 很直接。目前,科技协进会有些理事在广州、深圳 等珠三角地区工作,更有香港人士已“扎根”珠三 角,主要从事保健药物、高科技等工作 J。人才的 流动能促进社会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并且 不同技术的人在一起沟通也更容易通过相互交流 产生知识溢出,增加了区域的知识存量,加速了区 域的创新进程。 (四)知识流和技术流 创新网络还为区域内知识和技术的传递提 供了良好的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区附近常伴有高 校及科研机构。地理上的临近使得基础知识和科 技技术能有效的向企业传播。此外,高校也能及 时获知企业的需求,实行产学研结合,让科技变成 生产力。例如,得益于斯坦福大学基础知识支撑 而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北京的中关村以及遍布 在各地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是由于地 理位置便利产生的。而香港拥有许多科技力量雄 厚的高校,广东省背靠内地,也不缺乏科技创新的 高校和研究机构。粤港澳三地由政府牵头,联合 企业、高校,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三地科技创 新。例如,广东各级政府累计向省重点实验室投 入5亿元,依托单位及相关部门配套投入8.3亿 元,建设了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3个省重点 实验室、8个省公共实验室等。南方医科大学珠 江医院在香港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完成了国际上 首个被批准上市的针对SARS病毒血清抗原的检 测试剂产品 。创新网络中的各主体通过互相合 作等正式渠道使得知识以编码化形式得以扩散和 传播。此外,基于信任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使得 更重要的技术知识以隐性经验得以交流。正是这 样的网络交流机制使得区域中的行为主体能良性 循环、不断创新。 四、有待解决的问题 粤港澳三地的科技成果经过政府的推动,经过 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不少成就,但是合作过程中仍 存在不少问题。 (一)完善合作机制,消除合作壁垒 粤港澳之间体制政策差异明显,广东省科技 合作主要是政府牵头,而港澳方面主要是民间正 式或非正式的集团。观念和利益之间存在差别, 使得三地在合作时存在矛盾。港澳对内地的法规 政策了解得还不透彻,而广东企业对港澳的开放 市场也还不相适应。此外,港澳科技服务行业通 用的是国际标准,在与广东合作时还面临着行业 标准统一的问题。例如,目前粤港澳之间的职业 资格认证还未出台互认政策,影响了三地高科技 人才的流动。因此,要实现粤港澳三地的科技合作, 体制的完善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专 门的粤港澳科技合作协调机制,针对三地科技合作 中的体制障碍进行灵活解决,构筑区域科技协调发 展战略实施的组织架构。 (二)拓展合作渠道,促进要素流动 区域间要素的自由流动是整合区域资源的关 键所在,也正是区域创新网络的优势所在。粤港澳 三地的科技资源目前还没有实现有效整合。香港 具有资金和科研资源方面的优势,但广东在利用香 港科技资源和资金方面还没有形成优势,而香港的 科技创业人员和科技成果也欠缺有效的引导。目 前三地合作主要仍以项目合作为主,创新要素的自 由流动不畅。 此外,在人才交流方面,港澳和广东方面资格 认证的不统一也阻碍了人才的进一步交流。可以 建立粤港澳区域人才交流中心,促进人才的合理流 动和配置。此外,利用三地高校的优势,协同合作, 培育国际化的科技人才。 在资金流方面,粤港澳三地还应该拓展资金筹 措渠道,完善融资机制,以保证科技发展的资金供应。 广东省方面有政府投资的优势,而港澳方面有完善的 金融机构,三地应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融资机制,发展多样的融资形式,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1卷总第92期) 为粤港澳技术成果向产品的转化提供充足的资金。 (三)增强企业主动性,创新合作模式 目前粤港澳三地的合作模式主要是项目合作研 究,而且以高校间的合作项目居多。为了促进三地 科技合作,还需不断发展出适合新形势要求和需要 的科技合作形式和途径。例如,新兴工业园区的建 立,利用香港先进的科技服务基础和广东雄厚的基 础设施实力,吸引需要创新的企业入驻,根据企业自 身的需求,运用园区的基础设施进行科研开发。 企业是创新网络的主体,也是科技成果的最大 享有者,在区域的创新网络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用。可以成立商会联盟,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可以通过 互相联合,共同筹措资金进行科技研究。企业是创新 的主体,也是最了解市场需求的提供者,以企业为主 导,能有效利用区域内的网络资源,进行科技研究。 此外三地的合作还需要规避同构竞争的问题。 广东省正面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高新技术是 接下来发展的重点,而香港的科技服务也是未来发 展的重要方向,三地应该进行错位发展,而不是同 构竞争。例如,可以设立当地的主导产业,信息科 技、电子产品或者医药研究,通过有侧重的投资,分 别研究,然后共享科技成果。 引进等综合业务。让区域中的科研机构没有后顾 之忧,专心开展科学研究。 粤港澳科技合作是三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也是接下来三地发展的重要方向。新形势下,只有 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网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 区域的动态竞争优势,才能使三地在面临越来越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J] 现代城市研究,2001,(3):19—22. 【2]李环.创新网络与城市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8, (12):275—277. 【3]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8. (4】戴魁早.集群竞争力: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J】.科技 进步与对策,2008,(4):38~43. [5]【9】张墨琴.互动互惠,粤港科技合作成果卓越[J】.广 东科技,2005,(6):41—42. [6]香港科技园.2008—2009年度报告[EB/OL】.http://www. hkstp.org/HKSTPC/annua1Report,2011—10—21. 【7]毛泽阳.粤港科技服务业合作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广东科技,2010,(12):22—26. (四)提高管理效率 由于网络中的行为主体众多,如果只是通过各 行为主体自行连结,那将产生高昂的机会成本。应 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处理三地科技合作事宜。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方法,设立专门的科技服 务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市场拓展、产品宣传和设备 【8]腾讯新闻.内地香港人才流动增多,语言因素成最大难 关[EB/OL].http://news.qq.com/a/201 00127/001 582. htm,2010-O1—27. (责任编辑:四叶) Strengthen Hong Kong,Macao and Guangdong's Sciemitic and Tech啪 l Cooperation,Enhance Regional D= 哪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JIANG Jing-j ing ZHAO Qin (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China,51063 Abstract:The cooper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mong Hong Kong,Macao and Guangdong has injected new momentum to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becomes the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new era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which has promoted the free lfow of elements between the networks and enhance the regional dynamic competitive advantage.Though the cooperation has been achieved,there is room to be improved in terms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innovation network;Hong Kong,Macao and Guangdong;scientiic and tfechnological cooperation;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