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奎东
概要:对空压机的附属设备干燥塔、储气罐、管路及用气阀等也要加强维护保养,经常进行漏气检查,否则会延长空压机的运行时间,也影响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如何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式空压机的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活塞便做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活塞从气缸盖处开始运动时,气缸内的工作容积逐渐增大,这时,气体即沿着进气管,推开进气阀而进入气缸,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关闭;活塞反向运动时,气缸内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当气缸内压力达到并略高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气体排出气缸,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阀关闭。曲轴旋转一周,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内相继实现进气、压缩、排气的过程,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2 空压机使用寿命与故障
空压机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承受脉动载荷,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磨损,变形以及出现裂纹,导致零部件断裂甚至失效。因此,要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就要尽可能地减少空压机的开停次数,降低故障率。据使用空压机的一些厂家统计,空压机的故障起因属于设计的占4%,属于制造质量的占30%,操作不当的占10%,属维修不当的占6%,属磨损老化的占50%。从以上统计不难看出,尽管造成空压机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磨损老化是主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初期故障期。是由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造成的。如我厂空压机在使用初期,因装配间隙过大,曾出现过排气阀安装松动而发出“哒哒”的噪音,接着发生芯片及弹簧断裂的故障。此后维修人员及时对气阀安装进行调整,采用增加铝垫片将阀体垫高,并更换了芯片弹簧,使问题得到解决。一般地,初期故障期的特点是发生故障的概率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减少,设备渐渐进入稳定工作状态。 偶然故障期。这个时期设备已进入稳定工作状态,故障只是偶然发生。这期间的特点是,空压机运行稳定,故障率最低,设备处于最佳工作阶段。这个时期的长短,决定了空压机的有效使用寿命。
耗损故障期。故障率很高,这是由于空压机零部件的老化、疲劳、磨损和其它耗损造成的。这时期的故障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加频繁,直至报废。
3 提高空压机使用寿命的途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空压机使用寿命与故障的规律,提高空压机使用寿命途径如下:
1)缩短初期故障期时间,延长偶然故障期。初期故障尽早发现,尽早解决,使新设备的运行尽快达到或接近偶然故障期水平。
2)保证偶然故障期的时间。偶然故障期内出现的易损件失效,如阀片、弹簧、活塞环等,应及时更换。否则,断裂的阀片易损坏阀体的密封面,导致整个阀体报废。
3)尽可能延长偶然故障期的时间。耗损期间故障发生频繁,应在空压机进入耗损期前采取预防性维修,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对影响空压机性能参数的因素提前排除。
4 常见故障
空压机常见故障可归纳为三类:一是零部件磨损引起的失效;二是空压机配合间隙的变化使输出参数受到影响;三是冷却系统故障导致机组发生过热现象。 针对以上故障的相应措施是:空压机经过长期使用后,阀片、弹簧、活塞环等磨损严重,气阀不严密,易发生漏气,排气效率低,活塞与气缸间隙超过允许值,易发生串气现象,需及时更换相应配件,重新调整间隙。确保冷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使冷却水的进水温度和排水温度满足空压机的运行要求。
5 空压机的维修保养
维修保养是保证空压机高效运行的有力措施。维修包括预测维修、定期维修和故障维修三种形式。
预测维修也叫主动性维修,即周检,是通过诊断预测技术进行预测性维修。主要包括各零部件工作是否正常;润滑油是否足或变质,水路是否畅通;各压力表指数是否正常等。
定期维修,定期维修分四个阶段:一保,运行50-60小时后,清洗更换滤芯,添加润滑油,检查冷却水路等;二保,运行160-200小时后,更换气阀芯片和弹簧,检查活塞销、连杆螺栓紧固情况,更换润滑油等;中修,运行2000小时后,更换
活塞环,调整各配合间隙,校验压力表、安全阀等;大修,运行10000小时后,将空压机解体检查,更换全部磨损零部件,对附属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全面的防腐保养。
故障维修不定期进行,发生故障随时维修。
另外,对空压机的附属设备干燥塔、储气罐、管路及用气阀等也要加强维护保养,经常进行漏气检查,否则会延长空压机的运行时间,也影响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周国良,《压缩机维修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柳州空压机总厂-《空压机的使用与维护说明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