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语 文 试 卷

说明: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7小题,共26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桃花心木为什么会无缘无故kū wěi?

(2)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chōu yē了一下。

(3)jiàn wēi zhī zhù,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4)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yǎnɡ zūn chǔ yōu。 2.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4分)

专心 志 座无 席 铺天 地 美不 收 精兵 政 游手好 落 而逃 目 口呆 3. 给下面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阻击 阻碍 阻止 阻挠 阻挡 阻塞

(1)后续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 ,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 (2)清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 。 (3)和人民向往统一的心愿,如百川归海,谁也 不了。

(4) 你前行的,不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百块石头,而是你鞋子里的那一颗石子。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1页 (共6页)

4. 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连成一句话。(2分)

凡卡在城市里生活连狗都不如 凡卡写信请求爷爷带他回乡下 5. 教材探幽。(4分)

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我们有时也会像朱自清先生那样,发出“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的感叹。其实,人生如白驹过隙,只要我们像《顶碗少年》里杂技演员那样(1) ,像《桃花心木》里作者说的(2) ,努力生长,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告诉我们的那样(3) ,像居里夫人那样(4) ,即使我们不能成为跨越百年美丽的人,也能像张思德那样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6. 以下面句子为中心句,把意思写具体,不少于80字。(4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

7.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4)孔子不能决 ..

二、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8.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10分)

(1)百川东到海,□□□□□? (汉乐府《长歌行》) (1分) (2)□□□□□□□,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1分) (3)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分) (4)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1分) (5)粉身碎骨全不怕,□□□□□□□。 (于谦《石灰吟》) (1分) (6)□□□□□□□,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1分) (7)补充完整杜甫《春夜喜雨》一诗。(4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莫泊桑拜师

①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2页 (共6页)

师福楼拜为师。 ②莫泊桑带着自己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③“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④“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 ⑤“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⑥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⑦“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⑧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⑨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⑩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9. 根据本文,填写下表。(6分) 莫泊桑拜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作品平常没特色 ② 写了一些作品 福楼拜的指导意见 对莫泊桑的影响 ① 影响不大 ③ ⑤ ④ ⑥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3页 (共6页)

10.第⑨自然段详细写了福楼拜对莫泊桑的热心指导。福楼拜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方面,

请照样子,用四字词语将其他两点写在下面。(2分) [ ]——[ ]——[ 善于描写] 11.赏析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

(2)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 ....

烙印。

12.莫泊桑第一次拜师,得到了福楼拜的指导,莫泊桑理解了老师的话吗?请结合文章句

子谈谈。(4分)

四、本大题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

①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庄稼,就会造成满目疮痍,旷野一片,甚至造成大饥荒。

②例如,2006年6月,澳大利亚遭遇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省多达1/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

③蝗虫为何能统一行动,并且争先恐后,步调一致,造成深重灾难。为了解开这个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杰罗姆·布尔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想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在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新方法。

④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的发育情况,以弄清它们集体行动的触机。研究人员把不同数量的若虫放置于一个80厘米宽的环形活动场所,并用VD拍摄它们的行动。当蝗虫的若虫数量较少时,它们只是沿着场地转来转去。但是,当若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时,它们开始如同一只虫子一样以自发的固定方向沿场地行进。

⑤这类似于蝗虫在野外的行动。而在野外是约每平方米有 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更为有趣的是,当每平方米的若虫达到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地改变方向。在这种超级拥挤的情况下,蝗虫保持一心一意地向前的方向。这意味着虫子越多,其前进的方向越好确定,并有可能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蝗虫造成的灾难。同时,这也说明在一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个体成员一般别无选择,只有随大流,或集体无意识。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4页 (共6页)

⑥至此,研究人员只是稍稍弄清了当蝗虫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但是为什么生物个体的密度到达一定数量时就会采取一致的集体行为,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能解释。按一般的解释,生物的群体或一致性行为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比如,统一行动有利于自己和整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鸟儿集体飞行有助于相互照顾和有利于飞行,如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⑦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由于它既是食草,又是食肉动物,而且还可能吃同类,所以它们要向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也就是说,作为一只蝗虫来说,如果要避免被同类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统一行动。

⑧当然,这种集体行为不仅限于蝗虫,很多动物如鱼、鸟乃至人类,都有类似的集体行动趋向。例如,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显示,当人们数量不多时,人们在大街上行走似乎很随意;但人数达到一定密度后,他们就会自然形成一个队列,人们甚至会步调一致地行进。蝗虫的一致行动也类似于其他一些动物的一致行动,这就是有利于它们进食、繁育、迁移和避免被食肉动物捕食。例如,非洲草原上的斑马、羚羊等集体大迁徙就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不被食肉动物猎杀。

⑨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如果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超过50只,蝗虫就会采取集体行动,最终造成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所以,在每平方米蝗虫密度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如喷洒杀虫剂,有可能会以最小的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13.请指出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的四个方面原因。(4分)

14.本文条理清晰,第①②自然段介绍了(1) ,说明其危害性,第③—⑧自然

段写了(2) ,第⑨自然段写(3) 。(3分)

15.第②自然段“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

长达20公里,覆盖的土地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一句中, “有些”能去掉吗?请说说理由。(3分)

16.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五、本大题1小题,共35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习作。(35分)

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一定给你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可你有没有关注过老师手中那支不起眼的粉笔?请你细细地回忆,这支粉笔与你有过怎样的故事。以“老师的那支粉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5页 (共6页)

六、附加题,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1. 写出成语“一拥而入”的近义成语和反义成语。(2分)

2.“冠”字的原意是帽子,很多与“冠”相关的词,却延生出了丰富的含义。请根据意

思填写带“冠”字的词。(4分) (1)古代男子成年叫( )。 (2)古代脱去帽子表示叫( )。 (3)自动辞去官职叫( )。 (4)把帽子戴正叫( )。

3. 下面图表是《2015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报告》的截图,由这个图表,可以分析出

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4分)

家长陪孩子逛书店频率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6页 (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