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况分析: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在区角活动展开中,幼儿最喜欢到娃娃家中去玩。因而,我们班结合实际人数,开设娃娃家分为了卧室、客厅、厨房、玩具室,每个家中都能够容纳十几名幼儿参加。在游戏的展开中,幼儿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成人生活的观察,在游戏中模仿和再现。在创设“娃娃家”的环境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他们的生活经历、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需求和水平,努力创设能给孩子带来满足、快乐,能促动孩子各方面发展的游戏环境。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2、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及家庭中的各个角色,能掌握物品使用方法和扮演家庭成员。
3、懂得扮演角色和使用物品、场地等应遵守游戏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4、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游戏后会整理场地,收拾玩具。 材料准备: 场地准备:大厅。
材料准备: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子、勺子等)、餐具(碗、盘子、杯子等)、各种食物(饼干、鱼、肉、玉米、饺子、
面条)、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沙发、床、桌子、椅子、电话、绿色盆栽、娃娃穿的衣服和裤子。
人员准备:教师、全部幼儿。 指导要点:
1、组织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家有几口人,分别是谁。从而进入主题。
2、引导幼儿按意愿组成家,协商分配家庭成员角色。教师能够从旁引导分配。
3、引导幼儿进入角色,教师以角色口吻启发幼儿模仿、想象角色的语言、动作,表现角色职责。引导主要角色与其他角色交往,反映家庭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尊敬长辈、关心年幼的孩子等。
4、教师讲评,重点评价角色间相互关系及收拾、整理玩具的情况。
反思:
1、在游戏中,幼儿对角色的选择偏好当妈妈或爸爸,不爱当宝宝。原因是当妈妈或爸爸就能够来烧菜、烧饭,尽情地玩娃娃家里的餐具玩具。而当宝宝只有坐在一旁,受到照顾的份。所以幼儿经常会在分配角色中,发生争议。只要当上这个烧饭的妈妈或爸爸,他就独霸着餐具玩具,一个人开始忙碌。而另外两个角色只有当旁观者了。游戏中,角色之间的对话、交流就会大大减少,游戏情节单一。
2、游戏材料存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娃娃家玩具都是幼儿从家里带来,所以有大有小。比如一个小锅放不进一棵大青菜,大青菜又
放不进小碗里。材料的不配套,影响幼儿的顺利实行。
3、游戏材料受到幼儿不经意的损坏。因为幼儿带来的餐具玩具多,而玩具食物较少。所以我用泡沫纸制作了一些青菜、鸡蛋、鱼等食物。结果幼儿将青菜撕成碎碎的,放到锅里烧。有的扮宝宝的幼儿将妈妈喂的食物在嘴里咬,结果将食物咬破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