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二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收藏家,还得懂历史!因为玩瓷,研究五大名窑,我就不得不把《宋史》《金史》《元史》翻开了看。玩明瓷,就不得不把《明史》拿出来读读。当然还有中国陶瓷史。
玩瓷器,不读中国陶瓷史,个人觉得是不行的。或许你悟性高,不容易上当。但面对那么多古陶瓷,没有历史文化知识,真的是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
不懂历史的人,你跟他没法解释。也解释不清楚。就好像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一样。前些天说的柴世宗,宋徽宗的庙号,不可能出现在当朝瓷器上,就是历史常识,可不懂常识的人,你怎么解释也没有用。 说说建文瓷器。
明朝瓷器,承前启后。明初的洪武以釉里红瓷著称,但其实真正的精品釉里红瓷器非常少,大多数都是发色灰败的不成功产品。这也反应出一个瓷器鉴定的规律,早期的不成熟工艺一定会体现在瓷器上。过于精细的东西,往往超出了这条规律,不经过摸索和实验,就出现极为精致的产品,这种可能性真的不大。
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有人会说。元青花怎么就不符合这条规律了呢?那么多学者专家都说元青花一开始就是成熟的。我
只能告诉你,至正型元青花虽然只有20年左右的烧制时间,但其实也分为3期,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一般博物馆收藏的东西,由于不是每个时期都有,所以,元青花鉴定失去了环节,就变得好像一下子就成熟的小孩一样了。
有人说,这种元青花分期你怎么不写文章?不好意思,这是鉴定绝密,还没有到公开的时候。你如果真想学,有机会的。 话说回来,继续说建文瓷器。
建文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孙,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仅有四年,很长一段时间其正统帝位还不被认可。原因在于,明史上的靖难之役。 这段历史,玩明青花的不可不知。下面我简单说一下;
洪武二十五(1392)年,朱元璋长子(生母马皇后)朱标太子病逝,死后他的儿子朱允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古训被立为皇太孙。也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洪武三十一(1398)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年仅21岁,没有任何治国的政治经验。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轻信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几位书生意见,即位之初就开始削藩。也就是把几位手握重兵的亲叔叔的王国和兵权全部剥夺。这样就引起了叔王的反抗。而燕王朱棣不甘心被削藩,起兵造反。 从建文元年开始,明朝进入了为期四年的内战之中。以朱棣为首的燕军后来打败了明军,占领南京,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随即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意思是建文皇帝这四年,都是伪君主。所以,你搞懂了这段历史之后,任何洪武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年的东西,你都不用看,肯定假!一眼都不需要。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几个年号。
再说建文。洪武朝既然已经有御窑厂,烧制了大量的不带年号款的青花瓷,釉里红瓷,酱釉瓷,那么继承洪武的建文时期,虽然战争不断,这个景德镇官窑瓷器是否有,还真的不好说。明朝的历史,旧皇崩逝之日,按规矩新皇登基下的诏书里,一般都是马上停掉旧皇所有的还未完成的指令,包括烧制瓷器。这在明史里绝不鲜见,可谓传统。
建文帝即位时才21岁,马上就听信几位儒生的建议削藩。朱棣起兵造反之前,已经有好几位藩王被削了。所以朱允炆是不太可能有闲暇去顾及景德镇瓷器的。即位的当年一直到建文四年,南北战事均极为关键,他也不大可能有兴趣去管瓷器烧制。所以,建文一朝四年的特殊历史,极有可能造成这4年景德镇御窑厂真正的空白期。上面也不派人派烧,啥事都没人管。瓷器或许有,但不大可能会出现大明建文年制四字。
明永乐翠青釉矮执壶
明代瓷器最早出现年号款,实物证明应该是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笔者考证,永乐时期这种四字款,存量极少的原因在于,永乐早期中期根本没有形成书年号款的制度,而皇帝没有明文规定,这种把年号书写在瓷器上的事,搞不好就是大不敬。是杀头的罪,在封建社会是不会有人这么大胆敢于私自书款的。
康熙时期就有记载,当时的县官不许民窑书写康熙年号在瓷器上,犯者问罪。把康熙帝压在瓷器底下,在清初这还是犯忌讳的事情。所以,同理永乐年制四字款,笔者考证,是跟永乐晚年迁都北京有重大关系的,属于特制的纪念瓷器!就像我们今天的纪念币性质一样。到了宣德一朝,才开始书写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形成定式应该是宣德三年之后的事情。
宣德三年铸造一批宣德炉,书写大明宣德年制,此时明朝国力强盛,开始自称大明。把大明宣德年制六个字铸造在铜炉上,颁发到天下道观佛寺,名山大川,是宣德皇帝极为自信的心态表现。景德
镇陶瓷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宣德四年之后的地层开始出现大量的宣德款。
也就是说宣德年款遍器身这种宣德年号款,为后世开创出官窑书写年号的定式的规矩的,应该大致是宣德三年之后的事情。然后在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又因为土木堡之变而中断了。到了成化时期才重新捡起来祖宗的定下来的规矩。
明永乐竹石芭蕉纹青花梅瓶
说到这里,您搞明白了吗?明初官窑,永乐器有款的极少,带款你就得打个问号。空白期正统,景
泰,天顺,目前馆藏品没有一件带款,珠山官窑这三朝遗址也发掘了,目前也没发现带款的年号瓷器。(还在继续清理之中)建文朝和洪武一样,你就不要想着猎奇买什么大明建文年制瓷器了,把洪武瓷和永乐瓷分开就是大道理。宣德瓷器也不是没有款就是假的,无款的宣德瓷和无款的永乐瓷要区分开来,还是一项很大的研究课题。
搞懂这些历史知识,你才不会吃亏上当。你有神马想法?欢迎留言,交流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这个罐子您看到什么时代?
明宣德款折枝花卉纹青花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