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来源:爱go旅游网


江苏省徐州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1. (4分) (2017七上·南宁期中) 补写出下列诗文的空缺部分。 (1)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李白《峨眉三月歌》) (2) 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子曰:“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 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 默写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 (3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解】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②津:渡口。③瓜州:地名,在长江北岸。 (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品析第三句中“斜”字的妙处。

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

3.

12

分)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 1 页 共 9 页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 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 .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 C . 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D . 为天下唱 , 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2)

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怅恨久之 B . 二世杀之 C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 先天下之忧而忧 (3)

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 . 发闾左适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 . 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 . 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4)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年轻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 . 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 .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 . 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17九上·崇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 2 页 共 9 页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①先府君②。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③ , 越二载,生铨④ , 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⑤ , 戚党⑥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⑦。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⑧ , 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 , 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⑨ , 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③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④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⑤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⑥戚党:亲威和乡邻。⑦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⑧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⑨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府君年四十余 B . 母必正色/婉言规 C .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 D . 令/跪读至熟乃 (2)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怡________ ②暇________ ③过________

(3)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①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4) 请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5.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村风乡俗中,四时二十四节色彩缤纷,而最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风味的,却是二十四节之外的春节。

春节是现在通行的官称,我却跟我的运河乡亲父老一般,守旧地尊称为过年,或曰大年。

想当年,我小的时候,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

第 3 页 共 9 页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

(1) 给划线字注音。

捅进 烙饼 晾脆 盛在碗里 (2) 解释。

缤纷:_____________ 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 (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诗歌?指出诗歌中加粗的词的含义。

惊______ 清______ 芒______ 处______ 露______ 小______ (4)

从选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 (5)

“家乡的大年从腊月初一就开始预热。一天比一天增温,一天比一天红火,发烧直到年根下。”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6)

这里介绍了过年的哪些风俗?你家乡过年时还有哪些不同风俗?请选择一两例来说说。 (7)

想一想,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托着哪些期盼? (8)

“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为什么“舍不得吃”?可是为什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这种特殊的感受你是否有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感受到的?

6. (10分) 阅下文回答问题。

①这时隔壁传出了一阵紧张忙碌的声音。②我赶紧回屋,穿上雨衣雨鞋,帮助张大娘推起拖车,向医院跑去。

第 4 页 共 9 页

③听到声音,我去一看,哟,不好了,张大爷胃痛病又犯了,张大娘正吃力地将张大爷扶上拖车。④星期天早晨,我正要去钓鱼,突然雷声阵阵,乌云笼罩,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曾几次陪奶奶去看过病,这段路我很熟悉,但今天却变成另外一副模样。你看:大雨已经淋湿了柏油马路,小树在大风下吹得东倒西歪,路傍梧桐树的枝叶,在风雨中摇晃,河水哗哗地流个不停,有时还掀起白色的浪花。雨点打在河面上,泛起一阵白雾。鸭子在水里叫个不停。它们抖抖身上的羽毛,一会儿札进水里,一会儿游来游去,一会儿又上岸蹒跚着跪着。仿佛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雨,越下越大,四周笼上了灰蒙蒙的雨罩。我赶紧加快步伐,使劲推车向医院。 (1)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模样:(mó mú)

B.蹒跚(pán shān mán shān mǎn shān) (2)

第②自然段中有两个别字挑出来改正。 (3)

文中这三句话有语病,请联系上下文修改。 A.小树在风下吹得东倒西歪。 改为:

B.仿佛给它们带来了快乐。 改为:

C.我赶快加快步伐,使劲推车向医院。 改为: (4)

第一自然段的四个句子的顺序不合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5)

根据本文内容及题目你估计作者要反映的中心是什么?选材上有什么毛病?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7七下·枣阳期中) 阅读下面名著情节,填空。

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下,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个部分。

选文中写的是“他”初到北京拉车时的情景,当时“他”________(填形象特点),令人喜爱。后来,“他”屡受打击,变得________(填形象特点),前后判若两人,令人叹息。

第 5 页 共 9 页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9九下·崇明模拟) 题目:这并不奇怪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1-1、1-2、1-3、1-4、1-5、

1-6、

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1

2-2

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

3-1、 3-2、 3-3、 3-4、

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8分)

4-1、

第 7 页 共 9 页

4-2、

4-3

4-4、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

5-1、

5-2、

5-3、

5-4、5-5、

5-6、

5-7、

5-8、

6-1、 6-2、

6-3、

6-4、

6-5、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

7-1、

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第 8 页 共 9 页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