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20101026完美修正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20101026完美修正

来源:爱go旅游网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20101026完美修正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单项选择题】

1.从下列总蒽醌的⼄醚溶液中,⽤冷 5%的 Na 2CO 3 ⽔溶液萃取,碱⽔层的成 分是( A )3.下列游离蒽醌衍⽣物酸性最弱的是( D )4. 1-OH 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B )A. 1675cm -1 处有⼀强峰

B. 1675~1647cm -1和1637~1621cm -1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 24~28cm -1

C. 1678~1661cm -1 和1626~1616cm -1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 40~57cm -1

D. 在1675cm -1 和1625cm -1 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1E. 在1580cm -1处为⼀个吸收峰

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C )A.

苯醌类 B . 萘醌类 C . 菲醌类 D . 蒽醌类 E .⼆蒽醌类

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冷 5%Na 2CO 3⽔溶液萃取可得到( B )A.E.C. D.B .B. O OHA .EOH O OHOO OH

A.带1个α- 羟基蒽醌B.有1个β-羟基蒽醌C.有2 个α- 羟基蒽醌

D.1,8 ⼆羟基蒽醌E.含有醇羟基蒽醌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B )HO HO O OH O OHglu H CH2OHA .⼆蒽酚B .蒽酮

C .⼤黄素型D.茜草素型 E .氧化蒽醌

8.中草药⽔煎液有显著泻下作⽤,可能含有(B )A.⾹⾖素B.蒽醌苷C.黄酮苷D.皂苷

E.强⼼苷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B )A. 苯醌类B. 萘醌类C. 菲醌类D. 蒽醌类E. ⼆蒽醌类

10.⼤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B)

A.⼀个苯环的β-位 B .苯环的β - 位 C .在两个苯环的α 或β 位D.⼀个苯环的α 或β 位 E .在醌环上11.番泻苷 A 属于( C )A.⼤黄素型蒽醌衍⽣物B.茜草素型蒽醌衍⽣物C.⼆蒽酮衍⽣物D.⼆蒽醌衍⽣物E.蒽酮衍⽣物

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最强的是( C )A.⼤黄素

B.⼤黄素葡萄糖苷C.番泻苷A

D.⼤黄素龙胆双糖苷E.⼤黄酸葡萄糖苷

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C )A.⼤黄酚葡萄糖苷B.⼤黄酚

C.番泻苷A D.⼤黄素龙胆双糖苷E.芦荟苷

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

A.2,7-⼆羟基蒽醌B.1,8- ⼆羟基蒽醌C.1,2 -⼆羟基蒽醌D.1,6-⼆羟基蒽醌E.1,4-⼆羟基蒽醌

15.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的是(C )

A.1,8-⼆羟基蒽醌B.1,4-⼆羟基蒽醌C.1,2-⼆羟基蒽醌D.1,6,8-三羟基蒽醌E.1,5-⼆羟基蒽醌16.专⽤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B )A.菲格尔反应B.⽆⾊亚甲蓝试验C.活性次甲基反应

D.醋酸镁反应E.对亚硝基⼆甲基苯胺反应

17.从下列总蒽醌的⼄醚溶液中,⽤冷的5% Na2CO3⽔溶液萃取,碱⽔层的成分是(A)E.

18.从下列总蒽醌的⼄醚溶液中,⽤ 5%NaHCO3 ⽔溶液萃取,碱⽔层的成分是(A)D.A.OCH3O OH O OHA. B. C. D. E.

19.能与碱液发⽣反应,⽣成红⾊化合物的是(A )A. 羟基蒽酮类B. 蒽酮类C. 羟基蒽醌类D. ⼆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20.下列蒽醌⽤硅胶薄层⾊谱分离,⽤苯-醋酸⼄酯(3︰1)展开后,R f 值最⼤的为(A )

A. B. C. D.

E 21.能与碱液反应⽣成红⾊的化合物是( E )A.黄芩素B.⾹⾖素

C.强⼼苷D.皂苷E.⼤黄素

23.茜草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D )A. 两个苯环的β-位B. 两个苯环的-α位C.在两个苯环的α或β位

D. ⼀个苯环的α或β位E. 在醌环上

24.某成分做显⾊反应,结果为:溶于Na2CO3溶液显红⾊.与醋酸镁反应显橙红⾊.与α-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紫⾊环,在NaHCO3 中不溶解。此成分为( E )A .B .C .E .

25.番泻苷 A 中 2 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 E )A.C 1-C 1B. C 4-C 4C. C 6-C 6C 10-C 10

26、( D )化合物的⽣物合成途径为醋酸—丙⼆酸途径。 A.甾体皂苷 B.三萜皂苷 C.⽣物碱类 D.蒽醒类27、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 C )试剂。 A.⽆⾊亚甲蓝 B.5% 盐酸⽔溶液C.5%NaOH⽔溶液 D.甲醛

28. 醌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对醌形式的是(D ) A.苯醌 B.萘醌 C.菲醌 D.蒽醒 29. 醌类化合物取代基酸性强弱的顺序是:(B ) A、β-OH>α-OH>-COOH B、-COOH>β-OH>α-OH C、α-OH>β-OH>-COOH D、-COOH>α-OH>β-OH 30. 可⽤于区别⼤黄素和⼤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A ) A、Molish 反应 B、加碱反应 C、醋酸镁反应 D、对亚硝基⼆甲苯 胺反应31.1-OH 蒽醌的IR 光谱中,vC=O 峰的特征是(B )P161 A、1675cm-1 处有⼀强峰。

B、1675-1647cm-1 和1637-1621cm-1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38cm-1. C、678-1661cm-1 和1626-1616cm-1 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1. D、1675cm-1 和1625-1 处各有⼀个吸收峰,两峰相距50cm-1.【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中药中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有( AD )A. 虎杖B. 巴⾖C. 补⾻酯

D. 蕃泻叶

E. 秦⽪ 2.下列吸收峰由蒽醌母核中苯甲酰基引起的是( AD )A.240~260nmB.230nmC.262~295nmD.305~389nm

E.410nm 3.下列醌类成分与⽆⾊亚甲蓝显蓝⾊的是( AB )A. 苯醌B. 萘醌C. 菲醌D. 蒽醌

E. 蒽酮 4.下列蒽醌的⼄醚溶液,⽤ 5%碳酸钠D .D. C 7-C 7E.OHglc O OHO

萃取,可溶于碳酸钠层的有(BCDE )A.1,8-⼆羟基B.1,3-⼆羟基C.1,3,4-三羟基D.1,8-⼆羟基3-羧基E.1,4,6-三羟基

5.游离蒽醌母核质谱特征是(ABCD )A.分⼦离⼦峰多为基峰B. 有[M-CO] 峰C. 有[M-2CO] 峰D.双电荷离⼦峰E. 未见分⼦离⼦峰

6.下列属于⼤黄素的性质有(BCD )A. 与醋酸镁反应呈紫红⾊

B.UV 光谱中有295nm(logε>4.1)峰

C.IR 中有2 个-C=O 峰,两峰频率之差在24~28cm-1范围D.可溶于5%的Na2CO3 ⽔溶液中E.与对亚硝基⼆甲基苯胺反应显绿⾊

7.可与5%氢氧化钠反应产⽣红⾊的是(ACD )

A. 羟基蒽醌B. 羟基蒽酮C. ⼤黄素型D. 茜草素型E. ⼆蒽酮类

8.采⽤柱⾊谱分离蒽醌类成分,常选⽤的吸附剂是(ACDE )A. 硅胶B. 氧化铝C. 聚酰胺D. 磷酸氢钙E. 葡聚糖凝胶

9.下列化合物遇碱显黄⾊,经氧化后才显红⾊的是(BCD )A. 羟基蒽醌类B. 蒽酚C. 蒽酮D. ⼆蒽酮E. 羟基蒽醌苷

10.下列结构中具有β-羟基的化合物有(BCE )A .1,8-⼆羟基B .1,3-⼆羟基C .1,3,4-三羟基D .1,8-⼆羟基 3-羧基

E . 1,4,6- 三羟基

11.⼤黄的总蒽醌提取液中含有⼤黄酸、⼤黄素、⼤黄酚、芦荟⼤黄素、⼤黄 素甲醚五种游离蒽醌成分,选⽤下列那些⽅法可分离到单体( DE ) 13.在碳酸钠溶液中可溶解的成分有( ABC )A . 番泻苷 AB . ⼤黄酸C . ⼤黄素D . ⼤黄酚E . ⼤黄素甲醚

14.羟基蒽醌结构中β-羟基酸性⼤于α-羟基酸性的原因是(AD ) A . α-羟基与迫位羰基易异产⽣分⼦内氢键。 B . β-羟基与α-羟基不在同⼀共轭体系中。

C . β-羟基的空间位阻作⽤⽐α-羟基⼤。

D .β-羟基受羰基吸电⼦影 响,氢质⼦容易解离。 15.羟基蒽醌对 Mg (Ac )2呈蓝紫⾊的是( BCE )A .1,8-⼆羟基B .1,2-⼆羟基C . 1,3,4-三羟基D .1,4,8 三羟基E .1,5,6-三羟基

16. ⼤黄酸、⼤黄素、⼤黄酚⽤不同⽅法分离,结果正确的是(AC )

A.总蒽醌⼄醚溶液,依次⽤ NaHCO 3、Na 2CO 3、NaOH ⽔溶液萃取,分别得到 ⼤黄酸、⼤黄素、⼤黄酚。B. 硅胶柱⾊谱法,以 C6H6-EtOAc 混合溶剂梯度洗脱,依次得到⼤黄酸、⼤黄 素、⼤黄酚。C. 聚酰胺柱⾊谱法,以⽔、稀醇⾄⾼浓度醇梯度洗脱,依次得到⼤黄酚、⼤黄 素、⼤黄酸。A . p H 梯度分离法B .分步结晶法

D .pH 梯度分离与硅胶柱⾊谱相结合12. 醌类成分按结构分类有( ACDE ) A . 苯醌B .查⽿酮C .萘醌

C . 氧化铝柱⾊谱 E . 硅胶柱⾊谱D .蒽醌E . 菲醌OH⼤黄酚

R 1=CH 3 R 2=H 4 3 ⼤黄素R 1=CH 3 R 2=OH2

⼤黄素甲醚 R 1=CH 3 R 2=OCH 3 1R2 ⼤黄酸 R 1=H R 2=COOH

17. 羟基蒽醌的紫外吸收光谱⼀般有五个主要吸收带,Ⅰ峰 230nm 、Ⅱ峰 240-260nm 、Ⅲ峰262-295nm 、Ⅳ峰305-389nm 、Ⅴ峰>400nm ,其中峰位红移

或吸收强度受羟基数(α或β羟基)影响的峰是(ACE )p160A.Ⅰ峰B.Ⅱ峰C.Ⅲ峰D.Ⅳ峰

E.Ⅴ峰

18. ⼤黄素制备全甲基化物可选⽤的⽅法是(CD )A.CH2N2/Et2OB.CH2N2/Et2O+MeOH

C.(CH3)2SO4+K2CO3+Me2CO

D. CH3I+Ag2O+CHCl3 19. ⼤黄素的性质是(AB ) A.具有脂溶性B.具有升华性C.具有旋光性D.具有挥发性

20.区别⼤黄酚与⼤黄素的⽅法( BCD ) A . 醋酸镁反应B . IR 光谱C . UV 光谱D. 1HNMR 谱E .菲格尔反应

21.下列符合丹参醌ⅡA 的说法有( BE )A . 有明显的泻下作⽤B .难溶于⽔C . 能发⽣菲格尔反应

D . 能与醋酸镁反应变红⾊E . 有较强的扩张冠状动脉作⽤【判 断 题】

1. 蒽酚或蒽酮常存在于新鲜植物中。(对)

2. 通常,在氢谱中萘醌苯环的α 质⼦较β 质⼦位于⾼场 。(错)【填空题】

1.1-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应有 2 个峰,两峰频率之差在 24-38围中。R1O 9 0

2.新鲜⼤黄中含有蒽酚、蒽酮类较多,但他们在贮藏过程中可被氧化成为蒽醌。

3.醌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醌、萘醌、菲醌、蒽醌四种类型。4.中药虎杖中的醌属于蒽醌醌类,紫草素属于萘醌醌类,丹参醌类属于菲醌醌类。5.根据分⼦中羟基分布的状况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黄素型、茜草素型两种类型。6.从⼤黄中提取游离蒽醌,常将药材先⽤⼀定浓度的硫酸加热,⽬的是将苷⽔解成苷元。7.分离⼤黄酚和⼤黄素甲醚常⽤柱⾊谱法,常⽤的吸附剂为硅胶,最先洗脱下来的是⼤黄酚。

9.在分⼦量为208 的蒽醌质谱中除了出现m/z208 的分⼦离⼦峰外,还有m/z180 及m/z152 的强峰,两峰分别是M-CO 和M-2CO 。

12.常见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的中药材,除⼤黄外,还有虎杖、番泻叶、芦荟、决明⼦、何⾸乌、泻下等。蒽醌类的主要⽣物活性有抗菌、抗癌等。 13.蒽醌结构中羟基的数量和位置不同,与醋酸镁反应的结果也不同,⼀般具有对⼆酚羟基结构,产⽣蓝~蓝紫⾊;具有邻⼆酚羟基结构,产⽣红~紫红⾊;两个苯环各有⼀个酚羟基或有间位酚羟基的结构,产⽣橙红~红⾊。

14.蒽醌类根据其氧化还原以及聚合情况不同,可分为羟基蒽醌、蒽酚蒽酮、⼆蒽酮三⼤类。

15.羟基蒽醌苷及苷元,因具有酚羟基基, 可溶于碱⽔溶液中,加酸酸化⼜可重新沉淀析出,这⼀性质常⽤于提取分离。16.⼤黄中主要游离蒽醌类化合物有⼤黄酚、⼤黄素、⼤黄酸、⼤黄素甲醚、芦荟⼤黄素。18.⽆⾊亚甲蓝试验主要⽤于鉴别醌中的苯醌和萘醌类成分。

19.苯醌及萘醌的化合物在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活性次甲基试剂试剂反应,⽣成蓝绿⾊或蓝紫⾊。

20.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排列是含COOH >两个β-OH >⼀个β-OH >两个α-OH>⼀个α-OH。

10.⽤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蒽醌衍⽣物,可溶于5%NaH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COOH 基团;可溶于5%Na2CO3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β-OH 基团;可溶于5%NaOH 溶液的成分结构中应有α-OH 基团。

11. 在蒽醌的甲基化反应中,化学环境不同的羟基甲基化反应的难易顺序:醇羟 基<α-酚羟基<β-酚羟基<COOH 。P16611.蒽醌衍⽣物按母核的结构可分为单蒽核和双蒽核两类。天然蒽醌以 9,10 蒽醌最为常见,根据母核上的羟基位置的不同,可将羟基蒽醌衍⽣物分为两类: 分布在两侧苯环的为⼤黄素型,分布在⼀侧苯环上的为茜草素型。12. 蒽醌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蒽酚、蒽酮衍⽣物 ⼀般存在于新鲜植物组织中。

13. 游离蒽醌衍⽣物通常可溶于苯、⼄醚、氯仿,在吡啶等碱性有机溶剂中溶 解度较⼤,可溶于丙酮、甲醇、⼄醇,不溶或难溶于⽔中。蒽醌苷极性较⼤, 易溶于甲醇及⼄醇,也能溶于热⽔,⼏乎不溶于⼄醚、苯、氯仿等溶剂。14. 常⽤的蒽醌衍⽣物⼄酰化反应试剂,其⼄酰化能⼒强弱顺序为⼄酰氯>⼄酸 酐>⼄酸酯>⼄酸。P166

15. 蒽醌衍⽣物多为黄⾊⾄紫红⾊固体,有⼀定的熔点;游离蒽醌衍⽣物具有升

华性,⼀般升华的温度随酸性的增强⽽升⾼。鉴别题】

答:上述成分分别⽤⼄醇溶解后,分别在滤纸上进⾏⽆⾊亚甲蓝反应,样 品在⽩⾊背景上与⽆⾊亚甲蓝⼄醇溶液呈现蓝⾊斑点是B 和C ,⽆正反应的为 A ;再分别取B 、C 样品液,分别加 Molish 试剂,产⽣紫⾊环的为 C 。OH O HOOH OOH与HCOH2.OAB

答:将 A 、B 分别加 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溶液显红⾊的是 B ,溶解后溶1.OH O OHOH OOO-glu OO

液不变红⾊的为 A。

答:上述成分分别⽤⼄醇溶解,分别做:

①⽆⾊亚甲蓝反应,产⽣正反应的是 C和 E,⽆正反应的为 A、B、D②将 C 和 E分别做 Molish反应,产⽣紫⾊环的是 E,不反应的是 C ③将A、B、D 分别加碱液,溶液变红⾊的是 B、D,不反应的是 A ④将 B、D分别做 Molish 反应,产⽣紫⾊环的是 D,不反应的是 Be

【分析⽐较题】

1. ⼤黄中的蒽醌苷⽤Sephadex LH-20凝胶柱⾊谱,⽤70%甲醇洗脱,流出的由先到后的顺序为:(B)→(A)→(D)→(C)A.蒽醌⼆葡萄糖苷C.游离蒽醌苷元B.⼆蒽酮⼆葡萄糖苷D.蒽醌单糖苷

2. 决明⼦中有如下混合物,当以磷酸氢钙为吸附剂,以苯为展开剂进⾏TLC 时,其R f 值⼤⼩为:(D)>(E)>(A)>(B)>(C)

【名词解释】

1.醌类:指具有醌式结构的⼀系列化合物,包括邻醌、对醌。常见有苯醌、萘醌、蒽醌、菲醌。2.⼤黄素型蒽醌:⼤黄素型蒽醌指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的蒽醌。3.茜草素型蒽醌:

【问答题】1.醌类化合物分哪⼏种类型,写出基本母核,各举⼀例。

答:醌类化合物分为四种类型:有苯醌,如 2,6-⼆甲氧基对苯醌;萘醌,如紫草素;菲醌,如丹参醌Ⅰ;蒽醌,如⼤黄酸。

2.蒽醌类化合物分哪⼏类,举例说明。答:蒽醌类分为

1)羟基蒽醌类,⼜分为⼤黄素型,如⼤黄素,茜素型如茜草素。 2)蒽酚、蒽酮类:为蒽醌的还原产物,如柯亚素。 ( 3 )⼆蒽酮和⼆蒽醌类:如番泻苷类。 3.为什么β-OH 蒽醌⽐α-OH 蒽醌的酸性⼤。

答:因为β-OH 与羰基处于同⼀个共轭体系中,受羰基吸电⼦作⽤的影 响,使羟基上氧的电⼦云密度降低,质⼦容易解离,酸性较强。⽽α-OH 处在 羰基的邻位,因产⽣分⼦内氢键,质⼦不易解离,故酸性较弱。

4.⽐较下列蒽醌的酸性强弱,并利⽤酸性的差异分离他们,写出流程。 A . 1,4,7-三羟基蒽醌 B. 1,5-⼆ OH -3-COOH 蒽醌 C. 1,8-⼆ OH 蒽醌 D.1-CH 3 蒽醌

答:酸性强弱顺序:B>A>C>D⼄醚层(含有 D )

5.⽤显⾊反应区别下列各组成分: (1)⼤黄素与⼤黄素-8-葡萄糖苷 (2)番泻苷A 与⼤黄素苷 3)蒽醌与苯醌

5%NaHCO 3碱⽔液(含有 B )醚液

碱⽔液(含有 A ) 5%Na 2CO 3⼄醚层 5%NaOH⼄醚层

碱⽔液(含有 C )苯醌 萘醌

酸化黄⾊沉淀⼤黄酸)氯仿层

5%NaCO3 萃取碱⽔层(⼤黄素)氯仿层(⼤黄素甲醚)

答:(1)将⼆成分分别⽤⼄醇溶解,分别加 Molish 试剂,产⽣紫⾊环的为⼤黄素-8-葡萄糖苷,不反应的为⼤黄素。(2)将⼆成分分别加 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溶液显红⾊的是⼤黄素苷,溶解后溶液不变红⾊的为番泻苷A。

( 3 )将⼆成分分别⽤⼄醇溶解,分别滴于硅胶板上加⽆⾊亚甲蓝试剂,在⽩⾊背景上与呈现蓝⾊斑点为苯醌,另⼀个⽆反应的是蒽醌。

提取分离题】1.某中药主要含有⼤黄酸、⼤黄素、⼤黄素甲醚,三种成分的氧苷试完成下列问题。OH

⼤黄酚R1=CH3 R2=H3⼤黄素R1=CH3R2=OH2 ⼤黄素甲醚R1=CH3R2=OCH31 R2⼤黄酸R1=H R2=COOH(1)如何鉴定药材中含有该类成分?

答:药材粉末0.5g 置试管中,加⼊稀硫酸10ml ,于⽔浴中加热⾄沸后10 分钟,放冷后,加(2ml ⼄醚振摇,则醚层显黄⾊,分出醚层加0.5% NaOH ⽔溶液振摇,⽔层显红⾊,⽽醚层退⾄⽆⾊。说明有羟基蒽醌类成分。(2)试设计从该中药中提取、分离三种苷元的流程答:提取分离游离蒽醌的流程为:中药材粗粉等体积稀硫酸、氯仿⽔浴回流 4h

氯仿层溶液剩余物(药渣以及⽔溶性杂质)5%NaHCO3萃取

R12R 2⼤黄酚 ⼤

黄素 ⼤黄素甲醚 ⼤黄酸

R 1=CH 3 R 1=CH 3 R 1=CH 3 R 1=HR 2=H R 2=OH R 2=OCH 3R 2=COOH 答:⼄醚层⼄醚层

3.中药虎杖中含有⼤黄素、⼤黄酚、⼤黄素甲醚、⼤黄素-8-D -葡萄糖苷、⼤ 黄素甲醚-8-D-葡萄糖苷、⽩藜芦醇、⽩藜芦醇葡萄糖苷等成分,试设计从虎 杖中提取分离游离蒽醌的流程。R=H ⽩藜芦醇

R=葡 萄糖基 ⽩藜芦醇苷

2.某中药中含有下列成分,试提取并分离出其中的蒽醌类成分1)答:4)树胶

5)蛋⽩质 6)淀粉 7)氨基酸5%NaHCO 3⼄ 醚提取 3液

碱⽔液(含有 1)⼄醚层5%Na 2CO 3碱⽔液(含有 3)5%NaOH碱⽔液(含有 2)OH

OR2)3)药材⼄醚回流

药渣(含 4、5、 6、7)

虎杖粗粉 150g

95%⼄醇回流提取 3 次( 500ml,1.5h;300ml,1h;300ml,1h)⼄醇提取液

减压回收⼄醇⾄⽆醇味浓缩物

加⽔ 30ml 转移⾄分液漏⽃中,⼄醚萃取,第 1 次20ml,以后各 10ml,⾄萃取液⽆⾊,合并萃取液NaOH 层⼄醚层酸化加盐酸调 pH2 放置沉淀,抽滤黄⾊沉淀(⼤黄酚、⼤黄素甲醚)硅胶⾊谱分离⼤黄酚⼤黄素甲醚

4.中药萱草根中含有⼤黄酸、⼤黄酚、决明蒽醌、决明蒽醌甲醚、β-⾕甾醇等成分,试设计提取分离流程。⽔层⼄醚液

(黄素-8-D-葡萄糖苷、⽩藜芦醇葡萄糖苷、⼤黄素甲醚-8-D-葡萄糖)

5%Na2CO3 萃取,每次 10ml,萃取约4~5 次,⾄⼄醚层⾊浅萃取约醚层⾊Na2CO3 层加盐酸调 pH2放置沉淀,

⼄醚层5%NaOH 溶液10ml,抽滤 4 ~ 5 次,黄⾊沉淀(⼤黄素)第四章醌类化合物17O

姜决明⼦素R1=OH R2=H R3=H决明素R1=OH R2=OCH3R3=OCH3

甲基钝叶决明素R1=OCH3R2=OCH3R3=OCH3橙黄决明素R1=OH R2=OCH3R3=OHO决明蒽醌答:萱草根⼄醇提取⼄醇浸膏⼄醚⼄醚溶液5% 的NaHCO3不溶物NaHCO3 溶液酸化⼄醚溶液5%的Na2CO3黄⾊沉淀

⼄醚吡啶重结晶浅黄⾊结晶(⼤黄酸)Na2CO3 溶液酸化⼄醚溶液1%NaOH黄⾊沉淀重结晶橙黄⾊结晶(决明蒽醌、决明素、橙黄决明素、甲基钝叶决明⼦素)NaOH 溶液

酸化⼄醚溶液浓缩⾊谱分离法

决明蒽醌甲基钝叶姜决明蒽醌决明⼦素黄⾊沉淀重结晶⾦黄⾊结晶(⼤黄酚)结晶丙酮重结晶橙黄⾊结晶决明蒽醌甲醚)⼄醚液

决明素橙黄决明素油状物甲醇重结晶⽩⾊结晶β-⾕甾醇)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18

完成化学反应⽅程式,写出反应产物的结构式或反应试剂条件】CH2OAc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19【波谱解析】 1.

某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在 1626cm -1、1674cm -1 两处出现吸收峰,此化合

物应属于下列哪种?并简要分析说明。

答:该化合物是 B 。红外光谱在 1626cm -1、1674cm -1两处出现吸收峰,⼆者相差48 cm -1

说明是 1,8-⼆羟基蒽醌。所以是化合物 B 。

2. 天然药物黄花中得到⼀蒽醌化合物:为黄⾊结晶,mp.243~244℃,分⼦式 为 C 16H 12O 6(M +300)。溶于 5%氢氧化钠⽔溶液呈深红⾊,不溶于⽔,可溶于 5%碳酸钠⽔溶液。与α-萘酚-浓硫酸不发⽣反应。主要光谱峰特征为:IR : 3320cm -1 1655cm -1 1634cm -11

HNMR :δppm :3.76(3H ,单峰)、4.55(2H ,单峰)、7.22(1H ,双峰,J=8Hz )、 7.75(1H ,双峰,J=8 Hz )、 7.61(1H ,多重峰)、7.8(1H ,单峰) 试写出化学反应或光谱数据的归属,并确定结构。

1 . 5% 氢 氧 化 钠 ⽔ 溶 液 呈 深 红 ⾊ : ⽰ 有 羟 基 蒽 醌 类 , 2.α-萘酚-浓硫酸阴性:⽰有 不是苷类物质 ,

3.可溶于 5%碳酸钠⽔溶液:⽰有 β-OH , 排除了 B 的可能, ,4.醋酸镁反应呈橙红⾊:⽰有

5. IR :1655cm -1 1634cm -1:⽰有两种类型的 C=O ,⼆者相差 21 cm -1, ⽰有 1个α-OH 取代,排除了 C 的可能。Me 2SO 4/K 2CO 3COOH Me 2COO OHOH OA OH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