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1.下列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间作用最弱的是( ) A.K C.Mg
B.Na D.Al
解析:选A 四种金属中钾的原子半径最大,相同体积内自由电子数较少,所以金属键最弱,即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弱。
2.下列物质的晶格能最大的是( ) A.MgO C.KCl
B.CaCl2 D.Na2O
解析:选A 构成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电荷数越多,则晶格能越大。 3.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解析:选B 在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会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从而使金属能够导电。
4.试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KCl、NaCl、CaO、BaO四种晶体熔点的高低顺序可能是( ) A.KCl>NaCl>BaO>CaO B.NaCl>KCl>CaO>BaO C.CaO>BaO>NaCl>KCl D.CaO>BaO>KCl>NaCl
解析:选C 离子晶体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
5.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强弱,而金属键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熔点高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Li到Cs是逐渐升高的 C.金属铝的硬度大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解析:选C 镁离子比铝离子的半径大而所带的电荷少,所以金属镁比金属铝的金属键弱,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熔点低、硬度小;从Li到Cs,离子的半径是逐渐增大的,所带电荷相同,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因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多,使金属铝比金属钠的金属键强,金属铝比金属钠的熔点高、硬度大;因离子的半径小而所带电荷相同,使金属镁比金属钙的金属键强,金属镁比金属钙的熔点高、硬度大。
6.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晶格能:NaCl<NaBr C.熔点:NaI>NaBr
B.硬度:MgO>CaO D.熔、沸点:CO2>NaCl
解析:选B 对于电荷数相同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晶格能越大,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半径:Cl<Br<I,Mg<Ca,故A、C错误,B正确;NaCl在常温下是固体,CO2在常温下是气体,则熔、沸点:NaCl>CO2,故D错误。
7.锌与硫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B.该晶胞中Zn和S数目不相等 C.阳离子的配位数为6 D.氧化锌的晶格能大于硫化锌
12+
解析:选D A项,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B项,从晶胞图分析,属于该晶胞的Zn数目为8×
812-2+2-2+2-
+6×=4,S数目也为4,所以化合物中Zn与S离子个数之比为1∶1,Zn与S的数目相
2等;C项,在ZnS晶胞中,Zn的配位数为4;D项,ZnO和ZnS中,O半径小于S,所带的电荷数又相等,所以ZnO的晶格能大于ZnS。
8.AB、CD、EF均为1∶1型离子化合物,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它们的熔点由高至低的顺序是( )
化合物 离子电荷数 键长(10
A.CD>AB>EF C.AB>CD>EF
B.AB>EF>CD D.EF>AB>CD
-102+
2-
2-
2+
2-
-
-
-
2+
2+
AB 1 2.31 CD 1 3.18 EF 2 2.10 m) 解析:选D 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键长越短,则离子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EF化合物的键长短,电荷多,则熔点最高。
9.(1)如图,直线交点处的圆圈为NaCl晶体中Na或Cl所处的位置。这两种离子在空间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都是等距离排列的。
①请将其中代表Cl的圆圈涂黑(不必考虑体积大小),以完成NaCl晶
-
+
-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体结构示意图。
②晶体中,在每个Na的周围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________个。
③在NaCl晶胞中正六面体的顶角上、面上、棱上的Na或Cl为该晶胞与其相邻的晶胞所共有,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于________,即________(填计算式);Na的个数等于________,即________(填计算式)。
(2)通过观察CsCl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①每个Cs同时吸引着________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着________个Cs。
②在CsCl晶体中,每个Cs 周围与它等距离且最近的Cs有________个。每个Cl周围与它等距离且最近的Cl有________个。
解析:(1)①如答案图所示。
②从体心Na看,与它最接近的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12个。
111-+
③在NaCl晶胞中,含Cl:8×+6×=4个,含Na:12×+1=4个。
824
(2)①由图可以看出,CsCl中Cl与Cs的位置等同,Cs位于Cl所形成的正方体的中心,每个Cs吸引8个Cl,每个Cl吸引8个Cs。
②取体心上的Cl,看与Cl距离最近的Cl,位于六个面的面心,为6个;同样与Cs最近的Cs,应位于与此立方体共面的六个小立方体体心,共为6个。
答案:(1)①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
②12 ③4 8×+6×=4 4 12×+1=4[答案不唯一,只要与第①问对应即可]
824(2)①8 8 ②6 6
10.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和Fe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________FeO(填“<”或“>”);
(2)NiO晶胞中Ni和O的配位数分别为______、______;
(3)金属镍与镧(La)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良好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示
2+
2+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意图如下图所示。该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iO、FeO都属于离子晶体,熔点高低受离子键强弱影响,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2)因为NiO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NaCl晶体中Na、Cl的配位数都是6,12+2-
所以,NiO晶体中Ni、O的配位数也是6。(3)根据晶胞结构可计算,一个合金晶胞中,La:8×81
=1,Ni:1+8×=5,所以该合金的化学式为LaNi5。
2
答案:(1)> (2)6 6 (3)LaNi5
+
-
1.对于A1型密堆积的描述错误的是( ) A.A1型密堆积晶体的晶胞也叫面心立方晶胞
B.面心立方晶胞的每个顶点上和每个面的中心上都各有一个金属原子 C.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14个金属原子 D.平均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有4个金属原子
11
解析:选C 应用分割法计算,平均每个晶胞含有金属原子:8×+6×=4。
822.关于金属晶体的体心立方密堆积的结构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晶胞是六棱柱 C.每个晶胞中含4个原子
B.属于A2型密堆积 D.每个晶胞中含5个原子
解析:选B 体心立方的堆积方式为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均有一个原子,属于A2型密堆积,1
每个晶胞中含有8×+1=2个原子。
8
3.下列金属的密堆积方式对应晶胞都正确的是( ) A.Na、A1型、体心立方 C.Ca、A3型、面心立方
B.Mg、A3型、六方 D.Au、A1型、体心立方
解析:选B Na是A2型体心立方密堆积,Ca、Au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1型)。
4.下列图像是从NaCl或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试判断属于NaCl晶体结构的图像是( )
A.图(1)和图(3) C.只有图(1)
+
B.图(2)和图(3) D.图(1)和图(4)
-
-
+
+
解析:选D NaCl晶体中,每个Na周围有6个Cl,每个Cl周围有6个Na;与每个Na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等距离的Cl有6个,且构成正八面体,同理,与每个Cl等距离的Na也有6个,也构成正八面体,故可知图(1)和图(4)属于NaCl晶体结构。
5.如图是NaCl晶体的一个晶胞结构模型。KO2的晶体结构与NaCl相似,可以看作是Na的位置用K代替,Cl位置用O2代替,则关于KO2晶体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O2共有6个
B.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O2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八面体 C.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8个
D.一个KO2晶胞中摊得的K和O2微粒数均为4个
解析:选C 分析NaCl晶胞结构,并将Na用K代替,Cl用O2代替,可知A、B、D正确;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12个。
1
6.碱金属卤化物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它们的晶格能与成正比(d0是晶体中最邻近的异电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d0
离子的核间距)。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① 晶格能/kJ·mol LiF LiCl LiBr LiI 1 031 845 807 752 NaF NaCl NaBr NaI 915 777 740 693 KF KCl KBr KI 812 708 676 1 F Cl Br I 136 181 195 216 -----1离子半径/pm Li Na K 60 95 133 +++② ③ A.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
B.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的离子晶体,阴离子半径越大,晶格能越小 C.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相同的离子晶体,阳离子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D.金属卤化物晶体中,晶格能越小,氧化性越强
解析:选D 由表中数据可知晶格能的大小与离子半径成反比,A项正确;由NaF、NaCl、NaBr、NaI晶格能的大小即可确定B项说法正确;由LiF、NaF、KF晶格能的大小即可确定C项说法正确;表中晶格能最小的为碘化物,因还原性F<Cl<Br<I,可知D项错误。
7.已知CsCl晶体的密度为ρ g·c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两个Cs的核间距为a cm,如图所示,则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 )
A.NA·a·ρ B.C.
3
+
-3-
-
-
-
的为
NA·a3·ρ
68
NA·a3·ρ
4
D.
NA·a3·ρ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1M+-33
解析:选A 一个CsCl晶胞中含Cs:8×=1个,含Cl1个,m(晶胞)= g,V=a cm;
8NA
即ρ=
M3
a·NA
g·cm,故M=ρ·a·NA。
-
3
-33
8.金属钠晶体为体心立方晶胞(如图),实验测得钠的密度为ρ(g·cm
-1
)。为
已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假定金属钠原子等径的刚性球且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则钠原子的半径r(cm)为( )
3A.
2a NAρ
3
B.3·
2a NAρ
332aC.· 4NAρ132aD.· 2NAρ
2×a,进一步化
4×r3
NA×
3
4×r解析:选C 该晶胞中实际含钠原子两个,晶胞边长为,则ρ=3简后可得答案。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的精确度也越来越高。现有一种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为:
①将NaCl固体颗粒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固体颗粒并转移到定容A仪器中; ②用滴定管向A仪器中加苯,不断振荡,继续加苯到A仪器的刻度,计算出NaCl固体的体积为V cm。
(1)步骤①中A仪器最好使用________(填字母)。 A.量筒 C.容量瓶
B.烧杯 D.试管
3
(2)步骤②中是用酸式滴定管还是用碱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否用水代替苯________。
(4)已知NaCl晶体中,相邻最近的Na、Cl间的距离为a cm(如右图),则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解析:(1)测定液体体积的定容仪器,最好用容量瓶。
(2)滴加苯应用酸式滴定管,若用碱式滴定管,苯对橡胶管有腐蚀作用。 (3)因为NaCl易溶于水中,故不能用水代替苯。
111+-
(4)NaCl晶胞中含Na:12×+1=4(个),含Cl:8×+6×=4(个),故每个晶胞中含4
48258.×
NAm58.558.5V个“NaCl微粒”。则ρ(NaCl)===,故N=。 A3
Va32a3NA2a·m小学+初中+高中
+
-
小学+初中+高中
58.5V答案:(1)C (2)酸式滴定管 (3)不能 (4)3 2a·m10.(2016·全国卷Ⅰ节选)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 (1)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
1111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0,;C为,,0。则2222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_。
(2)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 pm,其密度为________g·cm(列出计算式即可)。
-3
111解析:(1)根据题给图示可知,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
444
8×73 g·mol
(2)每个晶胞中含有锗原子8×1/8+6×1/2+4=8(个),每个晶胞的质量为,-1
NA
晶胞的体积为(565.76×10
-10
cm),所以晶胞的密度为
3
8×73 g·mol
-1
NA
-10
3
。
111答案:(1),,
444
8×737
(2)3×10 6.02×565.76
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