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疆 石 油 科 技 2011年第3期(第21卷) ・45・ 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运行维护技术 李谨洪①宋威 新疆克拉玛依新科澳化工有限公司。834000新疆克拉玛依 吴秀全 新疆油田公司重油公司 摘要 介绍了高压真空断路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性能特点,以及在运行、检修维护、经常出现的一些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 析。同时给出了现场处理这些故障的方法和建议。 . 主题词真空断路器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l 引言 真空断路器的优越性不仅是无油化设备,而且还 表现在它具有较长的电寿命、机械寿命、开断绝缘能 力大、体积小、重量轻、运行维护少等优点,很快被电 力部门运行、检修和技术人员认可。目前,我国真空断 路器的制造技术已经进入了国际同行业同类型产品 器向高电压等级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 2.2系统组成 高压断路器是发电厂、变电所及电力系统中最重 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参见附图,它的作用是: (1)控制作用。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将部分 或全部电气设备,以及部分或全部线路投人或退出运 行: 的前列,成为我国高压真空断路器应用、制造技术新 的历史转折点。随着真空断路器的广泛应用,出现故 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们对真空断路器出现的常见 故障进行分析并给出处理方法。 (2)保护作用。当电力系统某一部分发生故障时, 477(482) 461(466) 2真空断路器技术 2.1工作原理 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时,其对地绝缘由支持绝缘 子承受,一旦真空断路器所连接的线路发生永久接地 故障,断路器动作跳闸后,接地故障点又未被清除,则 有电母线的对地绝缘亦要由该断路器断口的真空间 隙承受;各种故障开断时,断口 对触子间的真空绝 缘间隙要耐受各种恢复电压的作用而不发生击穿。该 图1 ZN28—1O系列真空断路器外形图 2一触头压力弹簧;3一弹簧座;4一接触行程整螺 栓;5-拐臂;6一导向板;7一螺钉;8一导电夹紧固 螺栓;9一下支座;lO一真空灭弧室:lJ一真空灭 弧室紧固螺钉;12一上支座;13一绝缘子固定螺 钉;14一绝缘子;15一螺栓;注一括号内尺寸为 2000A一31—5KA断路器 断路器配用中封式纵磁场真空灭弧式,当动、静触头 在操作机构作用下带点分闸时,触头间隙将燃烧真空 电弧并在电流过零时熄灭电弧。由于触头的特殊结 构,燃弧期间触头间隙会产生适当的纵向磁场,这个 磁场可使电弧均匀分布在触头表面,维持低的电弧电 它和保护装置、自动装置相配合.将该故障部分从系 统中迅速切除,减少停电范围,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系 统中各类电气设备不受损坏。保证系统无故障部分安 全运行。 压,并使真空灭弧室具有较高的弧后介质强度恢复速 度、小的电弧能量和小的电腐蚀率。从而提高断路器 开断短路电流的能力和电寿命。因此,真空间隙的绝 缘特性成为提高灭弧室断El电压,使单断口真空断路 高压断路器的主要结构大体分为:导流部分、灭 ①作者简介:助理工程师,2008—07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工商管理 ・46‘ 新 疆 石 油 科 技 2011年第3期(第2l卷) 弧部分、绝缘部分、操作机构部分。高压开关的主要类 型按灭弧介质分为: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 6kV母线停电操作时,在切开开关,未拉两边刀闸,变 高开关未分的情况下。值班人员发现6kV母线 显 示红相仍有电压,对红相真空泡摇断El绝缘的值为 0,证实该相开关已经严重漏气,从而避免了事故发生 的可能。 器、六氟化硫断路器、固体产气断路器、磁吹断路器。 按操作性质可分为:电动机构、气动机构、液压机 构、弹簧储能机构、手动机构。 (1)油断路器。利用变压器油作为灭弧介质,分 3.3做好维护工作 多油和少油2种类型: (2)六氟化硫断路器。采用惰性气体六氟化硫来 灭弧,并利用它所具有的很高的绝缘性能来增强触头 间的绝缘: (3)真空断路器。触头密封在高真空的灭弧室内, 利用真空的高绝缘性能来灭弧: (4)空气断路器。利用高速流动的压缩空气来灭 弧: (5)固体产气断路器。利用固体产气物质在电弧 高温作用下分解出来的气体来灭弧: (6)磁吹断路器。断路时,利用本身流过的大电 流产生的电磁力将电弧迅速拉长而吸人磁性灭弧室 内冷却熄灭。 3运行中的检查、维护和预试 3.1定期检测 真空断路器本体常见的缺陷主要有真空泡慢性 漏气、本体绝缘件绝缘击穿等。在目前仍未有完善的 在线监测手段情况下,每年定期检查绝缘,试耐压是 检验上述缺陷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真空断路器检测可 知,真空断路器出现问题是长时间使用,机械性能和 绝缘性能都达不到要求的结果,这时真空断路器的运 行状态较不稳定。 (1)真空断路器在合分闸时三相触头不同步,使 断路器的同期性很差: (2)真空断路器三相触头不可靠,使断路器容易 发热甚至发热烧坏: (3)真空断路器的真空度下降,使断路器在合分 闸时产生电弧。因此,每年要进行一次预防性检测。 3.2加强运行巡视 在操作中注意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在分闸操作 中,开关断开后检查电缆头的带电显示装置有无显示 带电;拉开母线侧刀闸时,观察刀口有无火花和真空 泡(玻璃泡)有无闪光;在断开变低和母联开关,6kV母 线停电时.观察该段母线 有无电压量输出等。在这 几年发现的5起缺陷中,有5起就是在操作中发现异 常,产生怀疑,再进行耐压试验确定的。如在人和站 针对开关拒动次数较多的情况。规定每年对机构 进行一次重点维护工作,重新测量开关分合闸线圈的 动作电压值。并尽可能每年利用停电机会做一次维 护。在维护过程中。注意对开关分合闸缓冲器的动作 性能进行检查 4真空断路器的故障及维护 4.1真空断路器常见不正常运行状态 4.1.1断路器拒合、拒分和误分 拒合、拒分表现为在断路器得到合闸(分闸)命令 后,合闸(分闸)电磁铁动作,铁心顶杆将合闸(分闸)掣 子顶开,合闸(分闸)弹簧释放能量,带动断路器合闸 (分闸),但断路器灭弧室不能合闸(分闸);误分表现为 断路器正常运行状态时,在不明原因下动作跳闸。 4.1.2断路器机构储能后,储能电机不停 表现为断路器在合闸后。操动机构储能电机开始 工作,但弹簧能量储满后,电机仍在不停运转。断路器 直流电阻增大表现为断路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灭弧 室触头的接触电阻不断增大。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增 大表现为断路器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合闸弹跳时间不 断增大。断路器中间箱CT表面对支架放电表现为断 路器在运行过程中.电流互感器表面对中间箱支架放 电。断路器灭弧室不能断开表现为断路器在进行分闸 操作后.断路器不能断开或非全相断开。 4.2故障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方法 4.2.1断路器拒分、拒合 操动机构发生拒动现象时,一般先分析拒动原 因,是二次回路故障还是机械部分故障,然后进行处 理。在检查二次回路正常后,发现操动机构主拐臂连 接的万向轴头间隙过大,虽然操动机构正常动作,但 不能带动断路器分合闸联杆动作,导致断路器不能正 常分合闸。 处理方法:检查操动机构所有连接部件的间隙, 对不合格部件,更换新的高硬度的合格零件。 4.2.2断路器误分 断路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在没有外施操作电源 及机械分闸动作时.断路器不能分闸。在确认没有进 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运行维护技术 ・47・ 行误操作的情况下.检查二次回路及操动机构。发现 操动机构箱内辅助开关接点有短路现象,分闸电源通 动臂死点时传动比很少的特点,将机构向靠近死点方 向调整。可减小触头合闸弹跳。 4.2.6断路器中间箱CT表面对支架放电 过短路点与分闸线圈接通。造成误分闸。原因是断路 器机构箱顶部漏雨,雨水沿着输出拐臂向下流,正好 断路器中间箱内装有电流互感器,在断路器运行 时,电流互感器表面会产生不均匀电场,为避免这一 现象.互感器制造厂在互感器表面涂有一层半导体 胶,使得表面电场均匀。在断路器装配过程中,受空间 限制,互感器固定螺栓周围的半导体胶被刮落,断路 器运行中互感器表面不均匀电场的产生,导致互感器 落在机构辅助开关上,造成接点短路。 处理方法:检查所有可能漏雨点并进行有效封 堵;在输出拐臂联杆上安装密封胶套;开启机构箱内 的加热驱潮装置。 4.2.3断路器机构储能后。储能电机不停 断路器在合闸后,操动机构储能电机开始工作, 弹簧能量储满后,发出弹簧已储能信号。储能回路中 串有断路器一对常开辅助接点和一对行程开关常闭 接点,断路器合闸后,辅助开关的常开接点接通,储能 电机开始工作,弹簧储满能量后,机构摇臂将行程开 关常闭接点打开,储能回路断电,储能电机停止工作。 储能电机一直工作的原因是在弹簧储满能量后,机构 摇臂未能将行程开关常闭接点打开.储能回路一直带 电。储能电机不能停止工作。 处理方法:调整行程开关安装位置,使得摇臂在最 高位置时能将行程开关常闭接点打开。 4.2.4断路器直流电阻增大 由于真空灭弧室的触头为对接式。触头接触电阻 过大在载流时触头容易发热,不利于导电和开断电 路,所以接触电阻值必须小于出厂说明书要求。触头 弹簧的压力对接触电阻有很大影响.必须在超行程合 格情况下测量。接触电阻值的逐渐增大也能反映出触 头电磨损情况,是相辅相成的。触头电磨损和断路器 触头开距的变化。是造成断路器直流电阻增大的根本 原因。 处理方法:调整灭弧室触头开距和超行程.测量 接触电阻的方法可以用《规程》要求的直流压降法测 量(电流要在100A以上1,否则更换灭弧室。 4.2.5断路器合闸弹跳时间增大 真空断路器合闸时,触头总有些弹跳,但若过大 会使触头易烧伤或者熔焊。真空断路器触头弹跳时间 技术标准为 ̄<2ms。随着断路器运行时间的增长,引起 合闸弹跳时间增大的主要原因为触头弹簧弹力下降 和拐臂、轴销间隙磨损变大。 处理方法: (1)适当增大触头弹簧的初始压力或更换触头弹 簧: (2)若拐臂、轴销间隙超过0.3mm,可更换拐臂、轴 销: (3)调整传动机构,利用机构在合闸位置超过主 表面对支架放电。 处理方法:在互感器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半导体 胶,使得表面电场均匀。 4.2.7断路器灭弧室不能断开 在正常情况下,无论是手动分闸操作还是保护动 作跳闸,断路器均能有效断开电路,切断电流。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原理与其他型式断路器不同。是指 触头在真空中关合、开断的开关设备,也就是利用真 空作为绝缘及灭弧介质的断路器。真空泡的真空度下 降,真空泡内会有一定的电离现象,并由此产生电离 子,使灭弧室内绝缘下降,导致断路器不能正常开断。 处理方法:对于达不到真空度要求值的真空灭弧 室的处理,若通过检测真空灭弧室真空度确已降至要 求值以下,应更换真空灭弧室。具体步骤: (1)对将换上的真空灭弧室须经真空度检测合 格: (2)装时要垂直.注意动导电杆和灭弧室同轴度, 操作时不应受到扭力: (3)安装好新真空灭弧室后,应测量开距和超程 (接触行程)。若不满足要求应作相应调整:①调整绝缘 拉杆的螺栓可调整超程;②调整动导电杆的长度可调 整灭弧室开距: (4)采用电力开关综合测试仪测量分合闸速度、 三相同期性、合闸弹跳等机械特性,若不合格应作调 整。 5 结论 本文从真空断路器原理及运行中出现的一些不 正常状态着手,阐述真空断路器原理的认识及一些故 障分析和处理方法,是在工作中对真空断路器方面的 技术积累,要确保真空开关安全、可靠地运行。只要能 够注意检查和定期维护,按照本文提到的问题进行分 析找出原因,就能发现高压真空断路器在运行中存在 的隐患,采取措施及时处理,杜绝后患。 (下转第58页) ・58’ 新 疆 石 油 科 技 势; 2011年第3期(第21卷) 制”的技能培训,做到学、教、练、用的有机统一。最后 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和操作程序,充分开 发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潜在能力.确保人力资本的 不断增值,不断地通过培训、再培训,实现企业、科研 (6)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队伍凝聚力。积极 推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人才的主人翁 意识,在企业内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培育企业内部共同的价 人员共同受益的良性循环: (3)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以业绩考核为核心的科 技创新激励制度,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进一步完善 专家管理制度,对现有集团公司级、公司级和厂处级 等各类专业技术核心骨干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聘用 期间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 值观,以此激励、鼓舞科研人员,使之对企业产生强烈 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一种自愿为企业奉 献忠诚和才智的精神,把制度的约束变成自觉行动, 由“要我干”变成“我要干”真正实现企业科研人员的 自主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新疆油田公司所属28家科研单位及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人力 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调研报告.2009 2新疆油田公司科技信息处.新疆油田公司十二五科技规划. 2009 把业绩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在公司 内营造自主创新、出成果、出人才的氛围和条件,特别 是鼓励中青年科技人员为核心技术突破多做贡献; (4)大力引进紧缺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通过技 术合作或建立契约、劳务引进等形式,为重大科研项 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坚持办好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优势专业的博士后进站.领衔重大 在研科技攻关项目。让国家、股份公司、公司重大科技 工程项目成为凝聚人才、培养人才的大熔炉,成为砺 炼科技领军人物的主战场; (5)构建以中青年石油科研人员为主的学习型组 织。充分发挥中青年人精力较为旺盛、思想较为活跃 3匡立春,徐洪德。岳新建等.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为建设现 代化大油气田提供技术支撑.石油科技论坛,20o9,28(4): 16^-18 4车宏生,凌文检,方利洛,张立野.对我国科研人力资源的调查 和分析.科研管理 5蒋光忠.石油院校中青年科研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策略.江汉 石油学院学报,2004,26(4):199-201 6赵颖文.张淑英.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的特点,建立学习型组织,提高整体学习能力,保持中 青年石油科研队伍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可 以以各研究所、研究室、实验室、课题组为单位创建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4):59 ̄62 责任编辑:周江 收稿日期:2011-03—09 习型组织。围绕科研任务,通过开展读书学习、技能竞 赛、课题研讨等活动,使中青年石油科研人力资源科 技素质得以不断提高,以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石油形 (上接第47页) 参考文献1王季梅.真空开关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4 ZN28—10型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责任编辑:李未蓝 收稿日期:2011-07—07 2李大鹏.真空断路器的故障和处理.电气应用 3汤杰.ZN7一IOC型真空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江西电力职业技术 学报 (上接第54页) 参考文献 1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http://finance.sina.com.cn 责任编辑:李未蓝 收稿日期:2011-06—07 2孙康.浅谈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经济,2004—05: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