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X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题二: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题三: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胃液正常的pHX围在~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 C.香烟的烟气中含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题四:明胶是从动物骨头或结缔组织中提炼出来的胶质,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明胶经处理可以替代食用明胶
B.食用明胶中主要含有C、H、O、N、Cu、Cr(铬)等元素 C.“毒胶囊”使用的工业明胶中重金属铬元素严重超标 D.老酸奶、果冻等食品中可添加少量工业明胶作增稠剂
题五:2022年、某某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1 / 12
word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 O 2与粉尘排放
题六: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取缔沿街露天烧烤
B.将废旧电池深埋,避免脏乱差
C.将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节约成本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题七:夏季,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西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品种西瓜可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蛋养水分 白成质 分 质 量 ⑴表中“X”是指有机营养素中的_____________。
⑵西瓜的“甜”是因其含有糖类,它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__(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产物。
⑶幼儿及青少年缺_____________可引发佝偻病或影响身高。
⑷西瓜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某某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H4HCO3 B.KCl C.NH4H2PO4
题八:酸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品,下表是某酸奶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项目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钠 肪 类 脂糖X 铁、锌 钙、磷、2 / 12
word
每100g 329kJ 60mg 请填写下列空格:
(1)酸奶中的_____________在消化道内会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 (2)脂肪在人体内分解、氧化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蔗糖(C12H22O11)是酸奶中的一种糖类物质,蔗糖的组成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_。
(4)在选择制作酸奶包装盒的材料时,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该材料应具备______的特点(填写一条即可)。
题九:小平故居果山村盛产枇杷,有“枇杷之乡”之美誉。如图所示是这种枇杷的部分营养成分,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钙、钾、磷是指_____________;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2)图中出现了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__类,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__种。 (3)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4)枇杷适宜生长在pH为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为3 ,经改良后可种植枇杷。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过磷酸钙
D. 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3 / 12
word
题十:某某是有名的“串都”,不少市民爱吃烧烤。明火直接烧烤肉类,肉中的脂肪滴于火上,产生苯并芘(化学式为C20H12),附着于食物表面。苯并芘在体内蓄积,可诱发胃癌、肠癌,还易产生具有致癌性的亚硝酸胺(化学式为NH4NO2)。烧烤所用的竹棍或铁条未经消毒,反复使用,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特别是某些小摊位用含铅高的旧自行车辐条穿制肉串等,经过烤制后,车辐条中的铅渗透到食物,可致慢性铅中毒。此外,烧烤场所呛人的烧焦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并芘、亚硝酸胺、铅、一氧化碳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亚硝酸胺中含氮、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亚硝酸胺中,所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元素(填元素名称)。
(4)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可形成酸雨。实验室可以用Ca(OH)2溶液吸收含有NO2的气体。已知低温下NO2与H2O反应生成两种酸: 2NO2 +H2O
HNO3 +HNO2,则低温下NO2与Ca(OH)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十一:某某盛产荔枝,其部分营养成分如图所示。请回答:
⑴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______种,每100g荔枝中含糖类物质________g。 ⑵荔枝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_病; ⑶图中钙、铁、硒等指的是______(填序号)。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题十二:各种蜂蜜的主要成分均为糖类,总含量达65%~75%,还含有丰富的酶类(蛋白质中的一类),水溶性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锌、硒、钾、磷等矿物质。
4 / 12
word
⑴蜂蜜中不含有的一类营养素是______,该类营养素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⑵蜂蜜含有的矿物质中,______元素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人体缺少它会引起贫血。
⑶维生素C(C6H8O6)是一种无色晶体,维生素C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日常补充的下列食物中,也富含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序号)。
⑷钙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元素,99%集中在牙齿和骨骼之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羟基磷酸钙由______种元素组成。
题十三: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火箭燃料氧化剂(NH4ClO4)、PVC塑料、纳米铜三种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__;超市不免费提供塑料袋、研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此做法能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2)生活中煮粽子用的炊具若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属于___________材料(填“金属”或“合成”)。 (3)向土壤中施加尿素,主要对农作物补充___________肥。 (4)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 题十四: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均衡膳食有益健康。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5 / 12
word
(2)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元素”或“分子”)。人体缺铁会引起________。
(3)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其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_____。
(4)葡萄糖(C6H12O6)的氧化可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要的能量,其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 +O2
6CO2 +H2O +能量。
①请在方框内填上“数字”以完成该反应。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葡萄糖中含有24个原子
B.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能量中,主要来自糖类
C.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pH将增大 题十五: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⑴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⑵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⑶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
⑷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了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_元素,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
6 / 12
word
题十六: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⑴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⑵2014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X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下列关于的说法或减少措施错.误的是________; .
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⑶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调整是________;
⑷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 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7 / 12
word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社会发展真题赏析 题一:B
详解:身上着火若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为可燃物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A项正确;水能灭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项错误;有些物质在燃烧时,浇水会发生更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或加大火势或引起爆炸事故,因此,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以免引起更大损失,C项正确;油库、面粉厂、纺织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所以以上场所都应严禁烟火,D项正确。 题二:D
详解: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应就地打滚使火熄灭,A项方法正确;发生火灾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气体受热膨胀后密度变小,会积聚在房间的上部,为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和二氧化碳造成缺氧,所以应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B项方法正确;燃烧需同时具备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若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可以起到降温阻燃的目的,C项方法正确;火灾可能引起停电,若盲目乘电梯撤离有可能被困在电梯内,D项方法错误。 题三:B
详解: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而显酸性,正常胃液的pHX围在~1.5 之间,A项说法正确;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B项说法错误;香烟的烟气中含一氧化碳、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C项说法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
8 / 12
word 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项说法正确。本题应选B。 题四:C
详解:食用明胶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工业明胶中Cu、Cr(铬)等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经处理也达不到食用标准,因此不能用工业明胶作食品添加剂,也不能用于制胶囊。本题只有C项中的说法正确。 题五:C
详解: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只能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中,不能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题只有C项中的措施不可行。 题六:A
详解:取缔沿街露天烧烤,可减轻对空气的污染,A项符合主题;将废旧电池深埋,其中所含的镉、汞等重金属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B项不符合主题;将工业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C项不符合主题;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会造成空气污染,D项也不符合主题。
题七:⑴维生素⑵光合⑶钙或钙元素⑷C
详解:⑴人类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推断出表中“X”是指维生素;⑵植物中的糖类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⑶钙是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幼儿及青少年缺钙可引发佝偻病或影响身高;⑷NH4HCO3属于氮肥,KCl属于钾肥,NH4H2PO4属于氮、磷复某某。
题八:(1)蛋白质(3)72:11 (4)无毒
详解:(1)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3)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72:11;(4)包装食物的包装盒材料应无毒且不能与酸奶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题九:(1)C (2)4 3 (3)有机物(4)D 详解:(1)钙、钾、磷指的是化合物中的组成元素。
(2)图中出现了糖类、油脂、蛋白质、无机盐四类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三类营养素能提供能量。
(3)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9 / 12
word (4)草木灰中含钾元素,能给土壤施钾肥,还能与酸反应改良土壤酸性。 题十:(1)C20H12 (2)1:2:1 (3)氧(4)Ca(NO3)2、Ca(NO2)2
详解:(1)苯并芘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亚硝酸胺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铅属于金属单质;一氧化碳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不属于有机物; (2)一个亚硝酸胺分子(NH4NO2)是由2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亚硝酸胺中含氮、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4:2=1:2:1;
(3)亚硝酸胺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16×2)=7:1:8,可判断出亚硝酸胺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4)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亚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亚硝酸钙和水,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钙和亚硝酸钙。 题十一:⑴3;16.6 ⑵坏血⑶D
详解:⑴荔枝所含成分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提供能量;由表中数据可知每100g荔枝中含有糖类;⑵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图中的钙、铁、硒是指组成物质的元素。
题十二:⑴油脂⑵Fe ⑶3:4 B ⑷四
详解:⑴蜂蜜的主要成分均为糖类,还含有酶类(蛋白质中的一类)、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和一定量的水,可判断出蜂蜜中不含油脂;⑵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成分,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⑶维生素C中C、O两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6)=3:4;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⑷羟基磷酸钙由Ca、P、O、H四种元素组成。
题十三:(1)PVC塑料;白色污染;(2)金属;(3)氮;(4)煮沸
详解:(1)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所以超市不免费提供塑料袋、研发和使用可降解塑料,此做法能缓解的环境问题是白色污染; (2)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3)尿素属于氮肥;
(4)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
题十四:(1)AC(2)元素贫血(3)CO (4)①6 6 ②AD 详解:(1)牛奶、鸡蛋富含蛋白质;
10 / 12
word (2)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成分,“强化铁酱油”中的“铁”指铁元素;
(3)一氧化碳有毒,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跟氧气结合的机会,使人中毒; (4)①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确定O2和H2O前的化学计量数都为6;②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A错误;糖类是人从食物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人类食物所供给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B正确;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C正确;葡萄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人体,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显酸性,其pH小于7,则血液pH将变小,D错误。 题十五:⑴活性炭;煮沸⑵乳化⑶维生素⑷钙(Ca)
详解:⑴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常用于净化水和制糖工业,用于除去其中异味物质和色素等;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让溶解在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垢)除去,以降低水的硬度;⑵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能将油污乳化成细小的液滴而易于被水流冲走;⑶维生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⑷奶制品、虾皮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题十六:⑴石油;ABC ⑵A
⑶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量,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使用量 ⑷①CD ②2CO2+6H2C2H4+4H2O
详解:⑴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烧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加剧,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浓烟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加;⑵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μm的颗粒物,A项错误,B、C、D项中的说法均正确;⑶对比分析两图可以看出,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减少了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增加了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使用量;⑷①分析题中流程图可推断出:捕捉室中含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在捕捉室吸收二氧化碳后(第1个反应),将生成的碳酸钠和水移至反应室,高温反应炉内的碳酸钙分解(第2个反应)产生的氧化钙在反应室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第3个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第4个反应),分离室再将反应室产生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分离进行重复利用,该过程至少发生4个反应,D项正确;该过程可将CO2含量高的气体转化为CO2含量低的气体排出,A项错误;该过程中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都可循环利用,B项错误;分离室把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易溶于水的氢氧化钠溶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C项正确;②根据CO2转化为乙烯
11 / 12
word (C2H4)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可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