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董小学篮球特色工作创建计划
观音寺镇大董小学 2013年2月
大董小学小学篮球特色创建
工作计划
一、基础分析
我校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农村小学,目前在校生有117人,教师12人,40岁以下的有2人,体育教师有2人,(兼职其中一人面临退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体育器材匮乏,设施需要更新。由于受学生人数和体育器材和学校场地的限制,很难开展其他大型体育活动。但是我校篮球运动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同学和老师都喜欢参与,并在去年在镇中心校举行的篮球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同学们中间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效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师资设备,经学校研究决定,把篮球运动定为我校的特色活动,进一步在全校普及发展,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练出水平,练出成效,力争在全镇的特色活动评比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指导思想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宗旨,传承、弘扬“以球育德、以球益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传统,从自身特点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锐意进取,深化改革,丰富内涵,着力抓好学校特色建设,凸现篮球精神文化,形成鲜明风格,提升办学品位,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学校紧抓内涵发展不放松,对“小篮球”这一传统特色进行再认识,不仅要将“小篮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还应从大健康教育观出发,培植和开掘学校特色资源,使这一传统特色从“强体”走向“强心”。具体地说,培养学生的篮球精神,丰富学校的篮球文化,把“小篮球”推向社会,赋予“小篮球”新的时代气息,使之成为学校的灵魂,使学校“小篮球”特色真正成为我校的一道独特风景.
三、任务目标
1、认真进行以篮球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做到人人学会打篮球、班班拥有篮球队、年年举行篮球赛。
2、 狠抓校篮球队的建设,经常参加各年级级比赛,力争每年都居同类学校前茅。
3、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教育的科研实践活动,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走出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篮球教育新路.以此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成为知名的特色学校。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对篮球运动开展的管理和扶持力度
1、成立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分工合作,管理学校篮球工作事务,领导和促进学校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的快速、稳定地发展。
2、 加强制度化管理,建立一系列的篮球运动管理制度,保证学校篮球体育特色项目的正常开展。
(1)带队老师所带球队与教学年级同步,且实行大循环带队训练. (2)进一步加强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进一步培养队员的实战能力,进一步拓宽训练思路,提高输送力度,努力向对口中学推荐体育人才。
(3)建立运动员的档案资料,详细记载运动员各个时期训练的技术指标,身体素质等有关数据.以便更好地为今后的训练服务.
(4)正确协调并处理好队员学习和训练的关系,进一步得到社会、家长、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的支持。
(5)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特别是爱校、爱国的思想教育,从小培养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营造浓厚的篮球运动氛围,建设以篮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更新篮球特色文化长廊;进一步加强红领巾CBA俱乐部的阵地建设,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质量。进一步办好一年一度的CBA班际篮球联赛。
4、加大体育设施硬件的投入,为更好的开展篮球运动奠定基础。学校每年增添部分公用篮球,保证课堂教学和训练的需要;及时修补损坏地面,确保学生安全的活动;及时添置其它常用体育器材,如篮网、
比赛用球、记分牌,以保证篮球运动的正常开展.
5、 学校统筹解决校篮球队队员的训练时间、服装和其他相关训练条件问题,保证训练正常进行。
6、力争上级领导支持,学校与其他学校联手共建,形成强有力的师资资源支撑,初步形成体育资源共享。
(二)做好篮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
1、 抓普及。学校给全校每个班级配备篮球,每班10个,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参加活动。班主任老师做好分组、辅导和组织活动等工作,并且 3到6年级各班成立男女篮球队,10男10女.
2、抓基础.利用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篮球基础教学活动。将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让学生开展以篮球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
(三)举行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特色月
1、为了给学校增添更浓的篮球氛围,给学生更多的比赛机会,每年的校学生篮球赛采用联赛的形式,由三、四、五、六年级分成中年级和高年级组织训练参加;一二年级为低年级组,比赛项目为行进间过障碍运球比赛。
2、为了突显学校篮球教育活动,展示学校篮球教育的成果,每年确立一个月为“篮球特色月”,开展一系列的篮球活动.如篮球运动动员大会、学生篮球才艺展示、年级全明星对抗赛、教工篮球赛、师生篮球交流、各种荣誉陈列、篮球知识讲座、嘉宾来校指导、评选各类先进等。以促进学校篮球水平的发展,提升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巧和技能,培养篮球精神。 1、学校成立篮球兴趣小组,利用体育活动时间开展训练,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5课时,严格管理规范训练,从中及时发现培养人才,充实到校篮球队中.
2、学校成立男、女篮球队,每天利用晨练时间坚持科学训练。教练组制订好训练计划,做好训练记录,及时探讨研究训练情况,提高训练质量.建好运动员档案,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3、搞好学校篮球队的梯队建设,成立学校篮球二队,主要由三、四、
五年级的学生组成。着重抓好队员的身体素质、基础技能和基本功的训练,为进入校篮球一队做好准备。
4、校篮球兴趣小组成员优先选用为校队队员,学校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选上无故不参加者取消三好学生、优秀队员的评选资格,取消参加校篮球联赛的资格.
5、从生源入手提高篮球队伍实力。对于确有良好的篮球技术或潜力的转学学生,经学校考核通过,可适当放宽入学要求,同时联系上一级学校,做好优秀篮球队员的推荐和优先录取工作。
6、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篮球交流比赛,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战术素养。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篮球比赛,做好比赛的一切事务,力争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开展篮球运动的教育科研活动促进特色创建工作 1、 鼓励全校教师开展篮球运动的教学研究和科研探索活动,尝试、实验多种可行的教育教学和训练指导方法,及时总结反思,经常探讨研究,交流科研成果,申报篮球科研课题,推动学校篮球运动向纵深发展.
2、 尝试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在原有篮球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并用好分年段的分册教材——《球韵》,选择编排适当的篮球内容插入体育课中,积极开发体育教学校本教材,形成体育教学特色.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与适量性原则,每个学年段都开以相应的课程。各个年段的具体要求如下:
低年级:
熟悉球性,掌握运球的基本动作及其方法(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运球、变向换手运球);单手肩上传球、双手胸前传球的基本动作及其方法.
中年级: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跑篮、变向间运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运球后转身、急停急投的基本动作与技能.
高年级:
掌握抢断球、抢篮板球、突破上篮、急停跳投、(假)变向运球过人的基本动作与技能;能运用所学的各项技术参与篮球比赛。
2、在各项活动中巩固提高运用所学的技术技能,培养篮球精神。 小篮球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讲究动作技能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为此,各年级段开展各类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所学技术技能,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篮球游戏课程的开发充分突出篮球游戏化特点,使篮球成为一项具有游戏品质、竞技特色和健身效应的综合游戏,使篮球以其趣味的内容、游戏的形式、快乐的活动等特质扎根于学生的心田。低、中年级主要是以游戏为主。高年级以篮球赛、对抗赛为主,在各种类型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拼搏精神。寓教于活动中。
(六)、建立网络篮球,让学生的视野走出校门、国门。 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网络篮球,开设丰富多彩的内容。篮球文化在网页上体现出来、能够把世界上精彩的篮球比赛进行播放、世界篮球明星的风采也能全面展示、在篮球游戏中过一把篮球瘾……通过网络这一平台,让学生的视野走出校园,走出国门。
(七)、与各学科有机结合,提高审美能力.
篮球文化之所以能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篮球运动自身所蕴含的独特的审美价值。运动员的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气美,在对抗中形成的追求优胜、追求集体荣誉的理想美,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反应敏捷的技巧美……这都是美的范畴。
美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一些审美天赋,然而许多审美技能都是后天学习与实践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挖掘出篮球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