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科 年级 语文 九年级 电子邮箱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部编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不少诗歌,有过对“天上的街市”的遐想,感受过“未来的路”的怅惘,黄河颂的澎湃寄情一定震撼着学生的心扉,学生有诗歌学习的基础,甚至有的学生还有诗歌创作,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按照编者意图组织学生活动。完成从诗歌欣赏到诗歌诵读到诗歌创作的学习过程。在教室教学带领学生欣赏诗歌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诗歌创作比赛,以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 注重朗读,通过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2.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象和诗人地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含蓄凝练的语言 3. 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抒情、象征等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尝试运用一两种诗歌的创作手法创作诗歌作品 2.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沁园春 雪》2课时 《我爱这土地》2课时 《乡愁》2课时 《你是人间四月天》1课时 《我看》1课时 《艾青诗选》阅读指导2课时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集中学习诗歌,诗歌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其中的意蕴和情味,要反复推敲诗句,细微的深入的体会其内涵,并结合自身体验欣赏,加以联想和想想,感知诗歌中的情感、形象、意境,从而深切的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2. 学习者分析 (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九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诗歌学习及活动探究的经验,诗歌单元的任务链设计是从欣赏、朗诵到创作的过程,学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可适当降低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语言创作。 3. 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4. 注重朗读,通过富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 5.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象和诗人地思想感情,品味诗歌含蓄凝练的语言 6. 注意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抒情、象征等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尝试运用一两种诗歌的创作手法创作诗歌作品 4. 学习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感受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已经,体味诗意。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的语段和词语的表达效果 5. 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学生能够在课前认真预习文本,认真完成语文预习作业,小组讨论时要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正视别人的观点,并作出评价 6. 学习活动设计 诗歌学习《乡愁》 教师活动 环节一:(自主预习活动) 教师活动1 编制学习任务单 组织学生交流预习任务一 播放春晚小品《回家》 组织学生朗读,并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惑 学生活动1 任务一:阅读,填空 1. ①.本诗选自《白玉·苦瓜》作者是著名诗人 ,1928年生于南京,现居台湾。 ②.后来啊,乡愁是 我在外头 。 ③.抒发对故国思念深情的诗句是: 。 2.观看2018春晚小品《回家》,谈感受。 任务二:反复诵读课文,回答: 象征:1.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2.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 (1)诗歌乡愁是通过哪些物体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内容前后排列的顺序能否调整?说说自己的理由。 (3)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数量词和形容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任务三:深情朗读并背诵。 活动意图说明:(简要说明教学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的组织与实施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说出教与学活动的关联,如何在活动中达成目标,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 这首诗层次清晰,语言简明,学生在自主预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需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需要反复诵读,这一环节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后面的课堂分享和交流才能够顺畅的开展,才能够深入到诗歌深处。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做活动的主持人 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的时候予以点学生活动2 活动一 主题:分享交流 内容: 分享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补充完善自学批注,小组推荐组员分享组内讨论的结果。 学生活动 拨,学生出现译文困难时予以帮助 要求: 1、小组内分享交流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补充完善自学批注。 活动要求:① 快速浏览组员的课文批注,补充自己认为有缺漏的地方; ② 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小组内互助解决; ③ 小组内互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推荐组员分享组内讨论的结果,找同学有感情朗诵。 3、积累:各领风骚话说愁,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说一句含有“乡愁”的古诗词句。 活动二 主题:随堂练笔 内容: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要求: 1、抓住具体意象及要表达的情感。 2、完成描写后拍照提交,班内互改。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的诗歌创作,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乡 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夫妻情 后 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生死别 现 在——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故乡情 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要求: 1、抓住具体意象及要表达的情感。 2、完成描写后拍照提交,班内互改。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朗诵的音频、背景音乐有助于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朗读有帮助 10. 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们打破了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死模式,而是按照“听读——诵读——解读——欣赏——拓展”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象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课堂交给学生,学生大多比较活跃,但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对文章中的情感体验也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深刻的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