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
液氯汽化工序及液氯储存区
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
编 制: 批 准:
实施日期:2006年6月5日
1 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控制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安全稳定运行,并能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处置,减少或降低因事故给企业和人员造成的损害。
1.2本预案适用于溴素厂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即液氯汽化工序。 2 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定本预案。
3 引用文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4 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确定程序
4.1根据风险评价确定的对企业影响重大的生产设施为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 本厂的关键装置有:液氯汽化器、液氯钢瓶。
4.2 对确定的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建立档案,并编制《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应急处置措施》
5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报告程序 5.1应急处置措施领导小组:
5.2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现场组织实施; 副组长职责:现场协调和联系;
各班正副班长、兼职安全员职责:负责现场人员的救护,协助岗位操作工处理工艺问题,防止事故扩大;
岗位操作工职责:负责本岗位现场工艺的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维修人员职责:负责现场设备的检修和紧急处理。
5.3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网络
分厂安全领导小组→带班长→岗位操作工 5.4应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事后,值班长、有关人员和当事人应参加公司和车间组织的事故调查小组,按“四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接受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值班人员 生产厂长 公司安全科负责人 值班长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配齐防护用品,对发生的事故紧急处理,切断事故源,防止事故扩大。 值班长应指定专人,对发生事故的情况及时准确进行报告。 发生各类事故:火灾,爆炸,系统严重泄漏,非正常停车,大型设备故障以及其他严重事故。
5.5岗位报警应急电话: 急救:120
火警 119 盗警 110 6 本厂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氯气
6.1、危险性类别:第2.3类 有毒(液化)气体
6.2、健康危害:高毒,具刺激性,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6.3、急救措施:
6.3.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6.3.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6.3.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术。如呼吸困难,给输氧,立即服用解毒剂,就医。
6.3.4食入:立即就医。 6.4、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化气体
熔点(℃):-101 相对密度(空气=1):2.48 沸点(℃):-34.5 相对密度(水=1):1.47 饱和蒸汽压(Kpa):506.62(10.3℃) 临界压力:7.71(Mpa) 临界温度(℃):144 溶解性:易溶于水、碱液
主要用途:漂白,制造氯化合物、盐酸、聚氯乙稀等。 7溴素厂存在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及防范措施 事故类型 危 险 源 事故发生事故后果 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防 范 措 施 1 超压爆炸 液氯汽化器 2 火灾爆炸 发生气体泄漏,达 到爆炸范围,电器及静电引起火灾爆炸。 氯气泄漏易造成中毒 人员伤亡、中毒、灼伤、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1、遵守制度,执行规程 2、坚持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证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完好。 4、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5、压力容器定期校验、检测。 6、加强安全管理。 3 中毒窒息 4 机械伤害 转动设备较多,设 备运行和检修存在机械伤害危险。 7、加强对有毒物质的检测。 人员中毒、伤亡 8、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9、培训职工掌握预防中毒的方法。 10、遵守制度,执行规程。 11、设立危险、有毒标志。 人员伤亡 12、加强健全防护设施。 13、检修落实安全措施,坚持制度 14、建立警示提示标志。
15、做好监护 5 灼烫伤 溴素存在灼烫伤 高温管道蒸砸伤、碰伤 危险,汽存在烫伤、巡检检修存在碰伤危险。 腐蚀 泄漏 溴素厂许多设备 置于室外和管道在地沟中按装,风蚀氧化环境潮湿许多设备管道在高温高压运行,存在介质腐蚀,环境腐蚀的危险。 有大量的电气设 备,仪表装置及照明线路。 人员伤亡 16、经常巡回检查,杜绝跑冒滴漏。17、设立防护设施,配带防护用品。 18、设立警示标志。 6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19、遵守制度,执行规程。 20、清理环境,注意防腐 21、严禁超温超压 22、设备材质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7 触电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23、加强用电安全管理。 24、加强用电设备的安全检查。 25、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 26、严禁非电工电气作业。
8应急处置程序
8.1液氯汽化工序应急处置程序
8.1.1事故发生后,在液氯泄漏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警戒区域的边界设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警戒,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它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8.1.2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撤离。撤离时应注意:有个体防护用品的应佩戴,无防护用品的应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湿毛巾遮掩口鼻等措施);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指挥部确定的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撤离完毕,必须查清是否仍有人留在事故区。
8.1.3事故发生后,立即展开现场急救,急救时应注意: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确定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抢救时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
8.1.4液氯管道泄漏
8.1.4.1经过专业训练的当班人员应立即佩戴好防护用品,采用氯气捕消器捕消泄漏
的氯气,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车间和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小组成员接到命令后,立即各就各位。抢险小组到现场后,在现场指挥部的指令下穿戴防护用品及空气呼吸器进入泄漏现场,查明泄漏部位及原因,并将实际情况报现场指挥小组,现场指挥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及泄漏部位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方案:
8.1.4.2当泄漏量较小时,采取关闭与其相应的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局部停车等方法切断泄漏源,以减少泄漏量,现场人员不断用氯气捕消器捕消泄漏的氯气,减小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
8.1.4.3当切断了泄漏源,但氯气泄漏量仍较大时,必须根据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修补或堵塞裂口。
8.1.4.4当氯气泄漏量很大,采取以上两种措施不足以消除事故时,抢险小组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同时,应采取积极的办法进行紧急堵漏和捕消氯气,开启氯气处理装置,及时处理泄漏的氯气,尽量减少污染,为社会力量及时到来进行援助和疏散人员赢得宝贵的时间。人员疏散完毕,抢险小组成员和及时援助的社会力量根据情况,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故直至消灭事故,同时调度公司系统停车,但必须确保水、电供应。
8.2液氯钢瓶泄漏应急处置程序
当液氯钢瓶泄漏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8.2.1转动钢瓶,使泄漏部位位于氯的气态空间。
8.2.2瓶阀顶针填料处泄漏,应拧紧大轧兰螺帽;瓶阀出口处泄漏,应先关紧顶针后用铜六角螺帽封堵;瓶阀与瓶体连接螺纹处泄漏时,应拧紧阀体或用专用工具封堵。
8.2.3瓶体泄漏时,将泄漏部位朝上,泄漏点为孔状时,可使用竹签、木塞做堵漏处理;瓶体焊缝泄漏时,可使用内衬橡胶垫片的铁箍或铁丝箍紧。无法处理的,应将钢瓶迅速推入应急事故处理碱液池中。
8.2.4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
8.2.5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8.2.6液氯泄漏时,除受过训练的人员外,其它任何人不得试图消除泄漏物。 8.3、断电事故的处理
汽化工序应立即关闭钢瓶针阀和汽化器进料管截止阀,以防液氯进入汽化器造成汽化器内超压发生事故。关闭热水循环管道阀门,以防突然来电后带电启动,热水进入汽化器,造成汽化器内压力过高发生事故。观察压力表,一旦压力过高,采取泄压措施。
在工作中,有断电应急照明工具,以对应急,在关闭阀门等操作中,应配带好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以防碰伤摔伤。
8.4灼伤、机械伤害和触电事故
发生灼伤事故时,应用大量清水清洗,然后就医;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先止血再就医;发生触电事故时,应先切断电源再抢救。
9、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终止程序
9.1当事故得到控制,危险情况消除,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允许值后,厂长确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9.2生产厂长通知本单位相关部门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 10、 演练计划 10.1演练准备
制定演练方案,提出演练计划,开展培训。 10.2演练范围与频次
确定演练范围、人员和装备,进行演练训练。演练每年至少两次。 10.3组织、演练
由安全环保部和溴素厂组织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