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教学设计

2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教学设计

来源:爱go旅游网


24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体会作者这首词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感悟本词的主旨;结合内容对本词进行赏析。

3、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表达出的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2学情分析

《渔家傲》是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词,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有了诗歌的基础,对于词的理解就会容易一些。但诗歌的鉴赏在考试题中对于学生来说仍然属于较难的部分。学生对于诗词的赏析有所欠缺。 3重点难点

结合本词的内容进行赏析,体会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引学 明确目标 导课:根据说出的诗句,猜作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杜甫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外一首词《渔家傲》作者是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是婉约派的代表。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出示教学目标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1.生字词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节奏的划分) 3.词句的分析

活动3【活动】小组学习 同伴互助

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但本词却一改往日的婉约,如此豪放,这该如何解释? 像李清照这样的优秀的女性,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活动4【讲授】汇报展示 教师精讲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天接云涛”两句用“接”、“转”、“舞”三个动词,来写海天动宕的境界。 “星河欲转”,点出时间已近拂晓。 “千帆舞”写大风,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

上阙表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友惊人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运用典故,出处是《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

出自《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逢不幸,渴望寻求幸福 活动5【练习】练习反馈 查缺补漏

1.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表达情感。 活动6【作业】总结提高 布置作业

这首词中充分表示李清照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追求。

但这种愿望在她生活的时代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梦中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在这境界中寻求出路。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能不安于社会给她安排的命运,大胆地提出冲破束缚、向往自由的要求,确实是很难得的。 作业:背诵并默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