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来源:爱go旅游网
浅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摘 要:社会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推动了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的开展和进行。但在新形势背景下,我们需要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进行深度完善,合理调整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深度激发汉语文学教学中潜藏的审美教育,是因为其对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意义重大。基于此,我们应积极探究审美教育的内涵,提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2-00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05 在当前高等教育中,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可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而且,其多元信息与丰富的内容受到了广大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喜爱和追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B透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审美境界,进而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立足。并且,审美教育还强化了学习者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有利于他们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更好地、更有意义地进行学

习和生活。下面,笔者对此浅谈几点见解。 一、概述审美教育内在含义

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是审美教育主要内容,而审美能力可以称之为对审美感受、创造、想象力等能力的总称。其中,审美感受能力是其他能力开展的前提,是整个审美过程的初入点,并为审美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鉴赏能力就还是在感受“美”的前提下,辨别和评价“美”的能力。辨别能力是进行审美教育一项重要环节。想象力是对外部感知下“美”与自身能力、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等各要素综合起来的精神美感受。审美创造能力就是在想象力能力基础上,在实践创造下所获得的“美”,对于审美能力而言,审美创造能力是最高层次。 二、概述审美教育潜藏的价值

从各方面上而言,审美教育也是一种学科教育,但它与其他学科教育对比来讲,有其特殊性,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审美能力,促进学习者取得更好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审美教育价值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上:

(一)培养学习能力,提高素质素养

审美教育在培养人们审美能力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所讲的审美能力就是对审美鉴赏、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统称。其中,审美感受能力就是推行所有审美活动的前提,是指在感官作用下获得美好体验的一种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审美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在汉语文学专业

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对学习者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对他们的实际能力提高尤为关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审美教育还起到了培养学习者心智的作用,对拓展学习者的思维能力意义重大。在价值定位上,审美教育还健全了学习者的心理结构,为彰显学习者的个性奠定了基础,在提高他们审美意识上,推动学习者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形成审美价值,需要构建在物质层面上。审美教育有利于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追求感官享受、远离低级趣味的东西,为他们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无论是广大教学者,还是学习者,都在广受各种信息的冲击,很容易在多种信息中迷失自我,严重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健康发展。而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抵制不良、低级信息的侵蚀,构建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丰富审美情趣,健全人格心智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这种爱美之心决定着我们对美好事物有着向往和追求之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审美教育再现与展示了美好事物,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需求,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激情,充分发挥其主观意识能动性。在审美教育创设的教学气氛下,升华了审美精神,塑造了学习者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同时,健康、向上的审

美情趣以学习需求为主,并主动积极地追求审美情感。在各种审美教育活动的开展下,引导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他们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理性对待,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使自身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来生活和工作。另外,在不同程度上审美教育还体现了社会、艺术和自然等魅力,提高了学习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水平,推动了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审美教育中结合善与真,是在理性沉淀相关内容。审美教育有利于引导学习者对美观认识有着正确与理性的理解,对于发展他们的智力非常重要,提高了他们坦然面对困境和失败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来生活。可见,在汉语文学专业中渗透审美教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历史角度上而言,汉语文学专业出身的学习者应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他们既可以充分利用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来回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在对人身人格魅力完美塑造下,进而加强自身审美趣味,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在具体汉语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安排课时这一问题,明显汉语文学课时太少,上课条件太差,从而造成汉语文学课程难以深入开展。当前很多学习者汉语言文学知识学得并不好,甚至对这门课程一点理解都没有,但却能够顺利毕业,这就

表现在考察汉语文学专业中也有很多问题,教学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的实际情况,造成很多学习者只是盲目地选择了这门课程,但却很难了解到这门课程的真谛,这样教育出来的学习者自然汉语言文学素养并不会很高。 四、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中教学中有效开展的对策 (一)重视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者学习热情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是关键。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动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学者应结合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学习能力,适当的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习者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教学气氛下,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积极学习,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和审美能力。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方法等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也可以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最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欲望。 (二)结合汉语言教学与实际,拓展学习者学习思维

汉语言文学作品是在体现作者的内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者可利用一定的情境或者事物,让学习者可以深刻理解汉语言文学,并拓展他们的想象力空间,提高他们的观察与审美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如在教学中,教学者可引导学习者联想文中的内容与场景,让学习者对文

章内容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站在作者角度展开联想,与作者产生共?Q。

(三)挖掘汉语言教学审美因素,提高学习者审美意识 汉语文学就是一种美,是很多位作家的结晶。在汉语文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者不能只是“照本照读”,要对教材中相关字眼与内容进行深度挖掘,组织学习者对其中存在的意义和内涵深度感悟,对作品中的内在结构、渗透的情感等有所感悟,在挖掘作品中审美因素中,提高学习者的审美水平。

(四)加强汉语言教师文化素养和教学效率

从各方面而言,文学作品就是在表达作者内心中的情感。在文学作品解读中,汉语言教师要深刻准确剖析作品内涵,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大力鼓励和支持敢想、敢说,并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切实让所有同学都能够体会到作者当时创作的心情,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就需要汉语言文学教学深刻,并深入挖掘文学作品中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鉴赏文学的水平。在做好这些工作后,教师还需要结合单篇教学手法,在品读作品过程中充分发挥单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整体性以及系统性优势,抓住每篇作品的特色,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意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审美层次。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教师应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课余时间内针对性

弥补自身不足,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来开展课程教学。 总而言之,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素养,特别是审美素质。当前很多教育者也意识到审美素质的重要性,提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让学习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中,深刻感知作品内涵,进而提高审美趣味与审美体验,实现审美素质的提升。相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全面开展下,并在大力渗透审美教育中,我国国民素质势必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实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 徐春霞.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开展[J].科技资讯,2017(7).

[2] 刘焕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开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0).

[3] 李莉.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S2).

[4] 谢俊.英美文学阅读对培养大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性分析[J].语文建设,2015(12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