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2008年第l6期 经济研究导刊 No.16,2008 总第35期 ECON0MIC RESEARCH GUIDE Serial No.3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 崔寅,李秉坤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150028) 摘要:如何引导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做出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劳动 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科建设的重点。通过分析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 规划.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圈分类号:G642.3/17840.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204—02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 几个教师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建立一整套辅导体系。目前, 以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 我国的各高校还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按比例投入资 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 金和人力来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教育。人 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 员配备极其缺乏,仅有几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很难 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职业生涯是 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为每一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辅 有限的,如果不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势必影响个人事业 导,并且专职的专业授课教师也很少,都是由辅导员以及一 的成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 些其他专业教师兼任,自身的理论性差,对学生的专业情况 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规划既要有较高的奋斗目标,又要 并不十分了解。 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三)缺少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存在盲目性 日益严峻,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和 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特长,是将要选择的职业是一个人的 自我的合理认识与定位,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难以找 职业规划的基础。很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是凭自己 到理想工作。因此,应利用各种途径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的主观判断和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和自己将选择的 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 职业的,这就最终导致了求职的盲目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职业测评与职业规划是近几年才在国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 存在的问题 内出现的测量个人职业兴趣、性格与职业发展潜力的科学方 法。对于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 (一)课程设计不合理、内容简单 涯规划课程教师大多是兼职的,而且主要的工作目标是尽可 目前,大部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职业生涯 能地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大多数指导教师不具备职 规划课程,但课程的设计并不十分合理。很多学校只是硬性 业指导师的资格,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 执行国家的政策精神,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教师的配 规划。其次,目前国外的一些测评软件中的常模并不完全适 备、课程的设计方面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教师的本身 合我国的大学生,而国内的测评软件的常模做的还不很全 素质不高。学校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目标,授课地点仅限于课 面,所以,应该针对不同地区、针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发 堂之内,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内容也只停留在政策宣 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测评软件。 传、形式分析、技巧传授上,理论性强,而忽略了职业生涯显 (四)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健康教育不完善 著角色假定性训练,以及对职业、社会的适应性训练,实践性 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 较差,专业性特色不突出,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不 业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出现 到大学生的认同,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意识淡薄,职业技能 了心理焦虑的情况,因此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 较弱,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能力和专业优势,更不能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 (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不完整 划。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配备的教师较少,并且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依靠 专业性也不强,还仅仅停留在解决上门咨询的学生层面,面 收稿日期:2008—10—06 作者简介:崔寅(1974一),女,黑龙江黑河人,教师,硕士,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和思想政治研究;李秉坤(1965一),黑龙江双 鸭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财政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 一2o4一 对的学生面很窄,并且比较被动,更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涯 心理的专业辅导。在当今这种就业压力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 化,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及学生生涯心理 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与社会保障专业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事业,清楚将来在就业 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素质、知识 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各方 面的资源。如教学环节中的实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参观学 习等,将教学、讲座、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职业网 二、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 划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建设 要树立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以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育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是以引导学 生获得全面发展、取得职业生涯及人生的成功为目标的科学 的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开展必须以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指 络;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与大学生共同交 往,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达到对外 部环境更为全面、客观的认知。 ・ (三)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它会因为每一个个体 的具体情况和所能依赖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课程建设只 能起到普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知识理论的作用,具体 到个人的人生定位和职业道路的选择,更需要有个性化的咨 询指导。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建设成为必然。同时, 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未来职业世界只有笼统的、模 导。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引导职业生涯走向成功。其直接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劳动 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充分发挥、调动学 生自身的潜能和素质中的有利因素,促成自我的最大化、全面 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职业生涯教育应立足于学生自 我、职业机会与职业世界的全面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潜 力,并开发自我的潜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个性化、系 统化、长期化的教育活动,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特 糊的感性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难免有不足之处,只 有加强面向个体、个性化的咨询辅导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职业辅导咨询可以视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在就业指导中心、心 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人员从事这 项:E作。除了个别咨询外,也可以针对一些普遍的、共性的问 题进行团体咨询。 (四)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建设 “知己”是指对自我的认知,“知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的前提,只有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自我观念才能做好自己的 人生定位,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然而,自我认知是 一别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主体作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促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接受,自觉、自愿、自主的参与。 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连续、系统的活动,仅依靠学 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社会力量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其 实施过程中,应树立系统观,以学校为核心,整合学校、家庭与 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 育有效地开展。 (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 基础。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新近引入的理论,无论是教 师还是学生都对这一理论比较陌生。只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理论方面的课程建设才能做好其他的相关工作,它是普及职 业生涯规划知识和理论的必由之路。职业生涯规划课对劳动 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个体在成长过程当中对自我的能力、 兴趣、个性等方面都会有一些感性上、经验上的自我体察,但 是,这种自我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带有主观性的。因此,它还必 须借助心理测量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的手段测评自我 的能力、兴趣和个性,以建立一个更为科学、客观的自我观 念。测评建设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涯诊断(包括自我评 估和环境评估),设定职业生涯的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路线, 实施、评估和反馈五方面。既给予测评对象科学、客观、公正 的测评和解释,又给予测评对象完整、科学的自我认知,帮助 学生澄清疑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协助其明 确发展方向。 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要从大一做起,分年级从不同侧重点实 施,让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深入大一学生,促使他们有意识地 去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学生在新的高度结合劳动 参考文献: 【1】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21魏晓华。程春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iu.[J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31丁德智.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4】李兵宽,刘启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建设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责任编辑柯黎l 一2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