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TJA3 监理单位: 四川跃通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编 号:
监表06
工程名称及工程部位 桩 号 钢筋棚搭设标准化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K22+135-K29+450 设计图名称 图 号 现报上 钢筋棚搭设标准化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请予审查、批准。 附件:钢筋棚搭设标准化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年 月 日 驻地监理工程师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签名: 年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 总监理工程师签名: 年 月 日
绵西高速公路TJA-3标段
钢筋加工棚搭设施工方案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绵西高速公路TJA-3项目分部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施工现场钢筋加工棚搭设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起点K22+135,位于三台县规划村一组,止点K29+450,位于三台县峨岭村五组,全长。主线服务区1座,大桥5座,渡槽兼人行天桥6座,分离式跨线桥4座,涵洞24座。大桥有K22+260张斌元大桥;K24+348青云沟大桥;K27+745高家山大桥;K28+417鹅岭村大桥;K29+107霍家山大桥。
二、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4、绵西高速三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5、国家和地方有关的规范、标准、条例等; 三、现场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基于适用和成本考虑,本项目分别在K22+260张斌元大桥、K24+348青云沟大桥、服务区梁场K27+200、K27+745高家山大桥、K29+100鹅岭村与霍家山大桥(共用)设钢筋加工棚,共五处。 四、搭设方法: 1、搭设材料的要求:
防护钢管应采用ф48×3.0mm的钢管。
防护扣件应采用可全段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扣件紧固力钜达40N、M—60N、M时,不得超过65 N、M时。
搭设前应对所用的钢管及其配件进行严格检查,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准使用。
使用的脚手板材质良好破损、断裂。
采用的钢管和扣件必须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并经现场取样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全部投入使用。 2、防护棚的基础:
主要以硬化的道路及场地为基础。
、配电室、木工间防护棚基础立杆底部应用砼浇捣找平并铺设脚手板,高于地面5cm—10cm。
防护棚的基础四周应有排水措施。 3、防护棚的立杆:
施工现场的配电室、木工操作间、采用单立杆,立杆间距为—1.5米,大横杆间距为1.5米,立杆高度6米为宜,不采用立杆对接。 4、纵向水平杆:
纵向水平杆对接,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
5、横向水平杆:
横向水平杆在其立杆(拉)支撑点处,应加设防滑扣件。 6、防护棚的扫地杆:
防护棚的底脚,必须设置纵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处的立杆上。 7、防护棚的纵向斜撑:
在防护棚外侧立面上的两端,应分别连续设置纵向斜撑(八字撑)或剪刀撑,斜撑之间的水平距离控制在5-7根立杆。 斜撑与地面的夹角控制在450~600角。
斜撑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大于1m,应采用不小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斜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8、防护棚的横向斜接:
防护棚须设置横向斜撑或上端斜拉杆,其间距同立杆间距。
9、防护板设置:底层防护板距屋顶不小于500mm,上层防护板与下层之间的距离为500mm; 防护板采用用50mm×300mm×4000mm脚手板。上下防护层的横向钢管之间必须加斜支撑。 9、施工要求:
搭设顺序:立杆基础夯实和硬化处理、钢管防锈处理→定位→垫板→立两头立杆扣扫地杆、纵横向钢管→立抛撑→树中间立杆→剪刀撑→搭隔离防护层(底层)平台钢管→立防护栏杆→铺隔离底防护层脚手板→搭最顶层隔离防护层平台钢管→铺顶层脚手板→挂安全网→设置悬挂安全警示牌
防护棚必须随施工进度搭设。在距建筑物四周的临时设施工及通道必须搭设防护棚。
开始搭设时,每隔6m设一根抛撑,直至纵、横向水平杆及斜撑搭设好架体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搭设高度在以上高的防护棚,应搭设满堂脚手架。确保防护棚搭设人员的操
作方便和安全。
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螺栓拧紧力钜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对接扣件开口应朝内,各杆件端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00mm。
五、质量要求:
1、基层表面坚实平整,不积水,垫板不晃动。 2、立杆的垂直度控制在,高度6m时允许偏差±50mm。
3、间距步距允许偏差±20mm,纵距允许偏差±50mm,横距允许偏差±20mm。 4、纵向水平杆高差:一根杆的两端允许偏差±20mm,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允许±10mm。
5、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不大于150mm。
6、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应不小500mm。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立杆步距的1/3。
7、纵向水平杆上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立杆纵距1/3。 8、扣件的拧紧扭力矩、控制在一般为。 六、检查与验收
1、必须由持有效上岗证的专业技术人员搭设;
2、进行分段验收和检查,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迅速整改,并追究责任; 3、分段验收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八节及\"外脚手架检查评分表\",所列项目和施工方案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填写验收记录单,并由搭设人员、安全员签证,方能交付使用。 4、应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1)、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a、 在六级大风和大雨后 b、 停用超过二个月,复工前。 (2)、检查保修项目
a、各主节点处各杆件的安装、连墙件等构造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b、扣件螺丝是否松动;
c、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七、安全管理:
1、防护棚的搭设人员,必须经过特殊登高作业考核合格的,持有有效证件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体检合格方可上岗。
2、搭设防护棚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防护棚搭设完毕后,应对防护棚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按规定要求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验收合格的防护棚在明显部位悬挂验收合格牌。 4、在防护棚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和纵横向扫地杆。 5、防护棚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防护棚立杆的沉降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6、不得在防护棚基础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加固措施。 7、不得将防护棚作为卸料平台或堆放周转材料使用。不得在防护棚上晾晒衣被。 8、雨、雪及六级以上大风等天气严禁进行脚手架搭设、拆除工作。 9、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
10、搭拆脚手架期间,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八、拆除作业:
1、必须确认防护棚的上方无施工物体高处坠落时,方可拆除施工场内的防护棚。 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临时设施的防护棚计划于主体结构装饰完工后拆除。 3、防护棚拆除前,必须经项目部施工员和安全员同意,并对参加拆除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佩带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方能拆除作业。
4、拆除时应先拆除后搭的,后拆先搭的。设立安全警戒区域,派专人负责看管,严禁闲杂等人员出入,以确保防护棚拆除的安全。 5、拆除3.5m以上高度的防护棚应事前搭设满堂脚手架。 6、拆除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归类堆放、整齐。
7、如遇强风(六级)雨雪等特殊气候,不能进行拆除工作,禁止夜间实施拆除作业。
安全防护棚搭设示意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