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综合资料
上塘镇上塘医院
2014年度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资料目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内 容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图片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日程安排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签到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讲稿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录分记录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卷 备注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计划
根据泗洪县卫生局、泗洪县疾控中心关于肠道传染病知识培训工作指示精神,为提高辖区内医务人员以及重点人群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意识和防范能力,我院决定于2014年03月31日对院内医务人员进行一次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一、培训内容 1、肠道传染病报告 2、肠道传染病宣传材料 3、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二、培训时间
2014年03月31日早8:20 三、具体要求:
统一组织、统一时间、集中培训,无特殊情况参培人员不可缺席,并认真做好笔录。
上塘医院
关于举办肠道传染病防冶知识培训的通知
各科室相关人员:
为贯彻落实泗洪县疾控中心关于开展肠道门诊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全体医护人员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断能力,决定03月31日对全院相关科室有关人员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加人员:各科室全体相关人员。 二、 培训内容: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等。
三、 培训时间:03月31日上午8:20报到培训,时间半天。 四、 地点:上塘医院三楼会议室。
希望各科室接到通知后认真组织人员参加,不得缺席和迟到;
上塘医院 2014年03月31日
上塘医院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日程安排
一、 报道时间:
2014年03月31日上午8:20,领取培训资料 二、 参加人:
各科室全体相关人员 三、 报到地点:
上塘医院三楼会议室 四、 培训时间安排:
2014年03月31日上午 08:30—09:00相关领导讲话
09:00—09:40《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主讲人:上塘医院院长 鲍克平
09:40—10:10《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主讲人:上塘医院院长 鲍克平
10:20—10:50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 11:00—11:20对培训人员进行总结
上塘医院传染病防治知识
培训签到
时间:
科室 参加培训人员签到 肠道传染病培训总结
夏秋季是腹泻病的高发季节,为加强肠道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提高腹泻病就诊病人的登记率、报告率,防止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根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发的疾控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举行了03月31日的肠道传染病全员培训,应到25人,实到24人。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简单的培训考核,试卷平均分达98,无不及格人员。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是加深对肠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报告制度的认识,提高卫生院全体职工及各村卫生室村医自身防护、预防和控制,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及
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从而提高我院传染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通过这次学习,我院卫生技术人员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一部分医护人员基础水平不高,在今后工作中应对这一部分人员加强培训,使其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二、极个别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对传染病形势过于乐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学习,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为全镇广大群众健康服务。
上塘医院
2014年03月31日
常见肠道传染病基本知识
主讲人:鲍克平
一、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类型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指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传染源是痢疾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使人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天,平均1~2天。
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2、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是分别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染源是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肠道传播。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通过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食物,经口使人感染;还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苍蝇与蟑螂等
传递病原菌而传播。伤寒杆菌在水中不仅可以存活并保持毒力,而且还可以繁殖,因此,水源被污染后,易造成伤寒和副伤寒的流行。
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免疫力持久。此病潜伏期为10~14天。
此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夏秋季。
主要临床表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有腹胀、便秘、腹泻等肠道症状,还可出现精神恍惚、表情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病人全身可出现玫瑰色皮疹。
3、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 传染源是甲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以粪便排出,经口使人感染,多由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潜伏期平均为30天。
儿童发病率高。患者康复后通常会终身免疫,不会成为长期带病毒者。
秋、冬季为发病高峰。
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尿色加深、皮肤和巩膜黄染等症状。
4、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传染源是霍乱患者和带菌者。通过被病人与带菌者粪便或排泄物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或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为突出。
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由数小时至5天不等,通常为2~3天。
夏秋季为霍乱流行季节,沿海地区流行较多。
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急,起病快。发病迅速出现频繁的水样腹泻,粪便通常呈米汤状,后出现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病人可能很快会有脱水及肌肉痉挛、循环衰竭伴严重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若不能及时接受治疗或治疗不当,患者可能会死亡。
二、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卫生,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
2、注意饮食卫生。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烹调时,餐具应该严格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最好不要在路
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吃熟食,少吃凉拌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食品不要购买;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
4、讲究个人卫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洗手是最重要的个体预防措施,工作结束、外出归来、饭前便后洗洗手,可以将手上90%左右的微生物洗干净,大大减少污染的机会。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5、如果发现患有上吐下泻等症状, 要立即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主讲人:鲍克平
一、 什么是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由消化道侵入而引
起的传染病。这类疾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主要通过饮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渠道传染。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伤寒、霍乱等。
二、 肠道传染病的症状 患上肠道传染病后,大多有恶心、呕
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的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三、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1、 注意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手口两
关”,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2、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要
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剩饭剩菜要加热煮透后再吃。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外出旅游、出差最好不要在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3、 高危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伤寒疫苗等。
4、 食堂和家庭副食品采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要买变
质食品。
5、 讲究卫生,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贝类
等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洗手。
6、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在
校学生要及时送校卫生室,在校外要及时送去医院肠道门诊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四、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变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有的还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虽然,这些疾病具有胃肠道症状这一公共性,但每种疾病又各有特点。先要介绍如下:
细菌性痢疾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及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痢疾杆菌后数小时至7天,一般在1至3天内即可发病。
霍乱 是由霍乱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感染霍乱弧菌后一般1至3天内即可发病,短则数小时内发病。霍乱发病急,病人突然发生腹泻,继而呕吐,一般不发热,随着排便次数的增多,粪便由稀薄黄色转为水样便,甚至淘米水样便。病人一般无腹痛。
伤寒、副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副伤寒症状与之类似,但病死率比伤寒低得多。 虽然肠道传染病较为高发,但却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为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排出体外,污染土壤、水源、食物、餐具等,造成疾病的发生、流行,苍蝇、蟑螂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因此,对个人来说,首先在认识上不能觉得“拉肚子没什么”,一定要对肠道传染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避免因思想麻痹大意导致严重的后果;其次要防止病从口入,不吃生海鲜,不喝生水,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生、熟食品的刀具与容器应分开,保持餐具卫生,经常消毒;第三,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大小便后洗手,防蝇、灭蝇,消灭蟑螂。
一旦出现腹痛、腹痛等传染病症状,不要在家随便吃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一些病毒等引起的腹泻无效,而且即使是细菌性腹泻,也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否则会因细菌耐药而延误病情。请您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
肠道传染病培训试卷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14周岁以下儿童因腹泻就诊可在“儿内科”就诊,儿科内应设置腹泻病专用诊室,其设计要求应不低于肠道门诊设置规范 肠道门诊设置的要求;
A.一类 B、二类 C. 三类 D. 四类 2.肠道传染病预防的“三管一灭”是指:( ) A、管理边境、管理水源、管理饮食,消灭害虫
B、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害虫 C、管理水源、管理食堂、管理医院肠道门诊,消灭苍蝇 D、管理水源、管理饮食、管理粪便,消灭苍蝇
3.关于霍乱,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 B、霍乱被列为乙类传染病 C、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 D、霍乱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4.典型霍乱腹泻的临床特点为:( )
A、剧烈腹痛和腹泻 B、腹泻伴里急后重 C、无腹痛性剧烈腹泻 D、发热伴腹泻
5.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 )
A、 血水样便 B、米泔水样便 C、脓血便 D、果酱样便 6.典型霍乱呕吐的临床特点为:( )
A、痉挛性腹痛伴呕吐 B、恶心伴呕吐
C、头痛伴呕吐 D、无恶心的喷射性呕吐 7.下列哪项为霍乱的临床表现特点:( ) A、发热、剧烈腹痛、水样便或血水样便 B、剧烈呕吐、腹痛、少量黄水样便 C、不发热、无腹痛、大量水样便
D、发热、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8.霍乱病例的确诊条件必须依据是:( ) A、有典型的米泔水样大便
B、有腹泻症状,粪便、呕吐物悬滴检查能发现运动力极强的呈穿梭样运动的细菌 C、有腹泻症状,粪便涂片可见革兰阴性弧菌
D、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阳性或血清抗体效价1:100以上
9.一腹泻患者,每日十余次,为稀水样便,无脓血;无发热,不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未呕吐。就诊时血压偏低,尿量略少。大便镜检仅见少量白细胞,血象正常。当地有霍乱流行。最大可能的诊断为:( )
A、腹泻原因待查 B、急性胃肠炎 C、霍乱疑似病例 10.下列哪项是霍乱的传染源:( ) A、病人和带菌者 B、霍乱弧菌阳性的水产品 C、苍蝇 D、以上都是
11.医疗机构发现霍乱病人或疑似霍乱病人后,应在下列多长时间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 )
A、城镇农村均于2小时内B、城镇于4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 C城镇于4小时,农村于8小时D.城镇于6小时,农村于24小时内 12.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
A、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B、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C、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D、以上均是
13.下列那种传染源在菌痢流行过程中的意义相对更为重要:( ) A、急性典型患者 B、无症状健康带菌者
C、恢复期患者 D、急性非典型患者和慢性患者 14.不属于菌痢传染源的是:( )
A、急性患者 B、慢性患者和带菌者 C、恢复期患者 D、来自流行区的人
答案:1、C 2、D 3、B 4、C 5、B 6、D 7、C 8、D 9、C 10、A 11、A 12、D
13、D 14、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