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简介
托里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成立于2004年11月1日。由汉、回、哈等少数民族组成的新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推拿针炙医师各1名、康复医师1名,护士5名。中医科是先进和模范科室。中医科引进设备有:远红外线治疗仪、电脑中频、电针仪、氦氖激光、脑康仪、韩氏疼痛治疗仪、蜡疗机、臭氧机、熏蒸船、足疗机、康复训练,等器材。中医科与自治区中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空军医院、乌苏市人民医院、辽宁本溪市中医院建立了长期医疗合作关系。
中医科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转变观念立足服务,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深入开展以“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主题”的管理活动。这项活动开展进一步促进科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水平。全体医护人员的服务流程得到了提高,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医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协作、奋力拼搏、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全年接诊6000人次、收治病人500人次以上,全年收入200万,诊断符合率98%,死亡率0%。病床周转率保持在100%无差错;无事故发生,群众满意率逐步提高,科室集体和个人获得锦旗30面,表扬信10封。
院党委派出中医科进修人员5人,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人,同时到自治区以上医院深造2人,参加组织的考试10人。中医科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加院内、外的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修路除草、上街义诊、提供咨询服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巡回下乡医疗4批次、出动医护人员5人、诊疗病人500人次以上、捐赠衣物80件套,捐款2000元。
中医科全体人员认真贯彻落实院党委纠风会议精神,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医疗行为自
觉维护医护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医院和科室;科室和职工签订责任书。同时继续巩固“树立托里县医院形象工程。”优质服务活动,加强行风建设,促进中医科的各项工作。全面科学协调持续向前发展。中医科全体医护人员拒收红包、礼品、吃请、办理假证明、药品、回扣。本着诚信服务一致受到患者好评。为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专科理论水平,科室每周三进行一小时专科理论知识学习,另外科室还订购了相关医学杂志,使全科医护人员都接触到前沿的规范、标准的医疗临床知识。以规范我科在相关疾病诊疗项目上的理论知识,提高诊疗水平。坚持以中医药为基础,中医方法依托,为病人创造优质的就医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中辩证诊治水平,使中药费在我科总药费的比例明显上升。在现有基础上,将对中药外涂进行辩证分型,使之与患者病情相符。在门诊方面将继续加强门诊对病房收治病人方面的力度,使高年资医师坐诊时间适当延卡。
中医科专门制定了病例质量管理小组加强科室的职责,分工明确,进行医疗和护理的质控,主要针对每周进行一次科室运行病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对出院病历每一份都要进行一次质控,对存在问题的病历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限时修改。使我科的病案甲级率力求达到95%消灭不合格病历。
力求在2011年收治病人争取达到700人次,业务收入达到250万,力求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双赢。
中医科治疗范围:针灸、推拿、理疗、正骨、等疗法。并开展蒸足浴项目,活血、化瘀、温肾助阻治疗亚健康。头痛、头晕、顽固性呃逆肠粘连、肠梗阻、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炎增生、面神经麻痹、偏瘫、跟骨骨刺、滑囊炎、腱鞘炎、相继开展了手法复位、放血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液体松懈疗法、骶管滴注法、中药外敷、挑治、割治、蜡疗、蒸熏介入疗法、关节腔注射、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小针刀、穴位埋线治疗骨关病变,剥离治疗眩晕。
2007年7月中医科与自治区中医院心内科专家,成功治疗一例窦房心室传导阻滞,运用射频消融术。
2008年5月中医科与托里残联合作。引进康复器械,治疗脑偏瘫患者。
2010年5月中医科与北京眼科合作治疗白内障20例。
绿色疗法,是广大患者福音,使您带病而来满意而归,您的健康是我们的心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