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JiaoXue 求知导刊 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 2018年1月 Jan.201 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8)01-0126—02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 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实施 杨柳青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国际音乐领域,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社会各界对其理念也广为认可。其中体态律动理念 是重要内容之一,这一律动学主张体态律动与人体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立足于合唱指挥教学, 研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具体实践内容。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合唱指挥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2一O6 作者简介:杨柳青(198o_-),男,河南杞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 学的教学原理及其过程 一同于在音乐下展开舞蹈动作。这一律动 学重视的不是动作重现,抑或外在的形 陶醉在音乐中,如痴如醉。这种活动过 程是基于听觉与肢体的刺激,从而促进 大脑与肢体的协调与沟通。这一教学过 、式状态。它注重重现音乐的重要要素,并 当人们在接受音乐熏陶的时候,往 种状态就是体态的律动,继而人们将这 态。它不同于体育运动中的音乐陪伴,不 将其融人身心,最终使身体节奏与音乐 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教学 动,继而才会跟随音乐发生肢体动作,并 程能够实现机体与乐感的碰撞,实现音 乐、肢体、大脑、情感的内在融合。路 易斯以及乔治对其教学过程与原理进行 了细致分析,概括出了四个阶段,内容 如下。 往会借助体态的运动充分地体验音乐,这 节奏契合,产生隋感的交融。 种体验转化为内在的感知直至认可的状 过程中,学生最先需要倾听音乐的律 中出现的疑问与困难问题。 3.课内学习阶段 四、结语 一(1 1):120-128. [2]赵俊芳,崔 莹.翻转课堂的内 在意蕴及高校教学改革的未来 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6 (6):105-110. 该阶段学生任务为展示小组的作 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 “翻 业、讲述软件应用心得和分组讨论并分 享经验等。教师则贯穿学生的整个过 程,并以随机提问、参与讨论和解答疑 难问题的方式全程参与。这个阶段最大 的特点是将原来课堂由教师的“灌输 式”讲授变为师生互动性学习。首先,教 师可以通过学生展示的作业了解学生的 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计算机地质制 图”的教学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 果。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 神,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 面,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和利用软件 实际绘图操作,再结合课堂集体讨论与 教师总结,使学生运用不同软件绘制不 同类型地质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 对”的弊端,形成了“双向交流”,既 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又可以使教师根 [3]自 强,康 琳,张丽敏.南京 大学: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翻 转课堂[J].中国教育网络,201 5 (5):58-59. [4]方 旭,高若宇.基于SPOC的翻 转课堂教学应用——以“绩效技术 学习进度,通过随机提出软件操作的问 情况,明确存在的共性或难点问题并加 以解答。其次,由于不同小组采用的绘 制软件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 堂讨论,让每个小组介绍自己采用软件 的特点与技巧,在课堂上先进行小组讨 论,然后进行全班大辩论。最后,教师 的评价与总结必不可少,评价可根据同 题由学生回答来判断学生对软件的掌握 教学方式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单一面 导论”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 术,2016(9):86—92. [5]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 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调整教学计划。 但是,对任课教师而言,如何利用“翻 转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一个不 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 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6]郭文良,和学新.翻转课堂:背 景、理念与特征[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15,35(1 1):3-6. 断积累探索的过程,只有不断尝试并反 思,这一教学模式才能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学们课前学习、课堂讨论效果、作业展 示等进行综合评价,要求教师对整堂课 [7]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 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 志,2012(4). 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在 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课后对软件选择和操 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运用。 126 [1]严文法,包 雷,李彦花.国 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 实践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 教学 2018年1月 1.课题暗示与音响刺激 堂,会导致学生过度重视乐谱的知识学 将学生的音乐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 习,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以及创新 思维的塑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 活动为学生渗透音乐内容,或者借助表 演将节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定程度 的刺激。这一举措旨在向学生暗示节奏 综合反应以及视谱旨在借助学生 的视觉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强调音 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 学在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实施 1.基本技能的训练 内容,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以及大脑,促 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继而会积极投 入学习之中,为知识的学习做好充足的 准备。 2.相互作用以及初步反应 初步反应发生在学生接触音乐节 乐在动觉以及听觉方面的情感体验,两 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视觉符号借助 肢体律动展现,细致的肢体变化需借助 视觉的指向功能辅以完成。 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基于人的本能节 奏展开的训练,旨在确保个体在合唱指 挥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律动感与音 乐节奏协调进行。在对学生合唱指挥基 二、借助律动激发学生的 本技能进行训练时,要求学生立足于自 己的真实感受,将亲身体验设置为基础 奏之后,属于学生的主观意识。此时的 反应较为单一,没有规则性和系统性,虽 然动作较为粗略,但是它能够为进一步 的动作发展做铺垫。期间,教师向学生 强调动作发生的大致时间,肢体的摆放 或是尺度以及平衡等问题。教师的语言 提示主要出现在连续性较强的活动中。 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灵活性均会出现提升。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动作虽然单 一,但是连续性有所提升。出现这一状 况的原因在于学生自主的听觉判断与情 感的融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时 期会出现明显的提升,由于学生不断地 转化自己的情感与思维,使其为自己的 动作服务。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尊重 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对内容的吸收程 度,确保训练项目适合学生。 3.改进反应以及表现 在改进反应的阶段,学生要进一 步提升肢体动作,借助肢体展示音乐要 素,并且要求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要有 所完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帮助 学生进行动作的改进,对学生的表现进 行评价。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教 师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 关键。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 对其不断地激励,更新学生的动作技能。 学生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激励以及 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动作 内涵。 4.综合反应以及视谱 综合反应指的是学生的眼睛、听 觉、肢体以及大脑的整体融合,体态律 动学尊崇“经验先于抽象”,意思是动 作体验是理论的前提。达尔克罗兹体态 律动学的四个阶段是依次发展的,必须 循序渐进。因此,读谱内容的教授需在 改进反应之后。若是提前将其引入课 音乐潜能 节奏本能蕴藏在每个社会个体的 身体里,或深或浅,而且是与生俱来 的。但是,节奏本能的发挥需要经过外 力的激发与培养。同样,在音乐合唱指 挥领域,学生的音乐潜能也需要教师的 诱发,最终使其服务于音乐事业。听觉 训练需要积极依附于学生自身所具有的 律动感。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实施肢体运 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在 具体的合唱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教 授学生用手指挥,还需使其融入音乐的 神圣领域中,激情饱满地感受音乐的魅 力。学生要将音乐的激情直观地展示在 指挥的表情、节奏以及动作之中。响 度、音色以及节奏都属于音乐的重要特 性,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能量大小 都属于运动的重要特征,要实现音乐与 运动的融合,就必须教授学生创建其间 联系,感受音乐的情绪所在,从而激发 出学生的潜能。 基于“经验先于抽象”,教学方 法如下:第一步,训练学生充分发掘自 己的兴趣,展示自己的特点,将自己的 能力储备在运动中全然释放,帮助学生 发挥其功能;第二步,激励学生表达自 我观点,收获相关见解,继而在外力的 诱发下将见解实施推断。实践是学生获 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实践更是学生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在激发学生潜能的时候,必须谨记 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若学生对音乐不 感兴趣,对音乐律动的把握还不够积极, 教师应该停止一切行动,尊重学生的心 理体验。待学生的音乐激情进发之时, 继而进行潜能的挖掘,否则会事倍功半。 教师可借助游戏活动,辅以自然节奏或 学生肢体运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 情景,帮助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 目标。开展音乐律动的训练中,要求学 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器官,跟随节拍。 2.身体与头脑的调控能力 在合唱指挥教学中,教师需要训练 学生对动作的协调和控制。针对合唱中 的各种动作,学生要协调头脑与身体,并 能够在各种动作的转换中正常进行。协 调能力方面的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 放松的心态,为多变的动作变换做好铺 垫,同时也是为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奠 定心理基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尊 崇的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乐感,通过 倾听音乐感受其魅力,继而使这种体验 进入自己身体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身 体的各个器官,实现全方位的观感体 验,最终将感情的热血融人头脑之中,陶 冶情操。由此可见,系统的达尔克罗兹 体态律动学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培 训的理念,帮助学生实现本能意识与后 天学习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肢体的变 化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情感。 如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音 乐领域以外的诸多领域都得到应用,如 绘画领域、舞蹈领域等。实践证明,在 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结合体态律 动理念与课堂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全面、 更科学。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融合 体态律动,才会更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 高效、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伏庆元.论“律动教学”在合唱 指挥教学法中的内涵【J].艺术教 育,2015(1):63-64. [2]孙碌娜.把律动教学运用到合唱教 学中[J].大舞台,2017(9):214. [3]杨 荔.论“律动教学”在合唱指 挥教学法中的内涵[J].市场周刊(理 论研究版),2010(4):120-121.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