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

来源:爱go旅游网


福州一中2014届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地理 2014.03.12

2014年冬奥会已于今年2月7日—23日在索契市举行,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读图1,据此完成1~3题。

1.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 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图1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较暖西风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图1

2.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为2010年印度、赞比亚、美国、德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表,回答3~4题。

国家 ① ② ③ ④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14 8 23 45 9 10 7 20 3.表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美国、德国、赞比亚、印度 B.德国、美国、印度、赞比亚 C.美国、德国、印度、赞比亚 D.德国、赞比亚、美国、印度 4.四国中( )

A.①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B.②国的劳动力资源短缺 C.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D.④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图2、图3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据此回答5—6题。 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百分比

1 水面 耕地 林地 牧地 甲 乙 丙 丁甲 乙 丙 丁

图2 图3 5.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6.优势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

A.甲—乳制品加工 B.乙—水产品加工 C.丙—木材加工 D.丁—奶牛

图4示意使用GIS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据此回答7~8题。

气象、水利、水文等专业知识

7.该类自然灾害(X)是( )

A.台风 B.内涝 C.泥石流 D.塌陷 8.该类自然灾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 .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D.城市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图5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9~10题。

116°09′E 116°07′E

| |

39°59′N- 图 例 甲

景观点

375 500

丙游步道 250 丁山峰 39°58′N-

图5 9.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降低 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超过27分钟 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D.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

2

城市地理数据库 GIS空间分析模块 灾害数据库 数学计算模型 X灾害分析模型 地形高程模型 降雨模型 产汇流模型 排水模型 图4

10.红叶节期间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此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D.峰顶层林尽染 读图6,有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120°E 7月1日5时从旭日东升的120°W 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B机场正值日落,完成11~12题。

A B 图6 11.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可能是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0° 180° 175°W 175°E 15°E 0° 15°W

③ ② ①

12.飞机到达B机场时,新一天约占全球范围的( )

A.7/24 B.15/24 C.19/24 D.17/24

37.材料: 2009年9月,山东、甘肃等沿黄九省区航运管理部门在兰州共同签署了《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正式启动了黄河航运联合开发建设。根据规划,到2030年,黄河将像长江一样实现全线通航,跨省达海。目前黄河三角洲有520万亩荒地,180万亩滩涂有待开发。

(1)简述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地理的主要特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析如何保护和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13分)

(2)关于今后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的变化,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小,二是将会增长。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8分)

(3)概述黄河航运谋求兴起的主要原因;并指出黄河要实现全线通航需克服的不利因素。(10分) (4)东营市作为一个石油资源型城市,必然会要面临资源枯竭所带来的城市衰落的威胁。为了避免城市衰落,请你未雨绸缪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40.(15分)地理考题:

A.【选修2——海洋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

中国 甲 乙

(1)比较甲乙两点盐度的大小并简述其原因。(9分) (2)简述甲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6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示意中国1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1951一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9分) (2)说出寒潮对我国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6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下面两幅图,根据所给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4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如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危害。(9分)

(2)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6分)

5

参考答案

1-10 CACBB ABDBC 11-12 AB

37.(1)特征:东临渤海;地势低平;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油气、海洋、土地、湿地资源丰富,淡水短缺。(6分,每点2分,答三点满分) 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4分)

利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养殖业;有序发展原盐业;合理开发滩海石油和风能等。(答出其中三点即可)(3分)

(2)观点一:趋于减少。理由: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使河口地区来水来沙减少;河口地区人海径流减弱,海岸侵蚀加剧。

观点二:将会增加。理由:黄河含沙量特别大,河口处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下游不再断流;黄河调水调沙也将大量泥沙大量送人河口。 (只表明观点,不叙述理由不得分8分)

(3)主要原因:水运具有运量大、运费低、占地少等优点;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运输需求增长。不利因素: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泥沙淤积,水位较低;冬春凌汛,冰期较长;中上游地区落差大,电站林立。(10分)

(4) 建议:改造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契机,拓展外向型经济。(6分)

40.A.【选修2——海洋地理】

(1)甲地盐度小于乙地(3分。)因为乙地常年处于副高控制下,蒸发旺盛盐度高;(3分)甲地处于沿海,受入海径流影响盐度低。(3分)

(2)从自然因素来看,甲海区纬度位置较低,阳光强烈;海水温度较高;近珠江河口,水浅,海流速度小,水体交换慢;从社会经济因素看,地处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沿海工业生产排放量大;该地农业生产也较发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最后也通过珠江汇流入海(合理即可,每点2分,答三点满分)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大致呈负相关(温度距平越低,寒潮频次越高)(3分), 温度低的年分,亚洲高压强盛,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频次高(6分)

(2)春季和秋季(3分),春季主要为播种季节,秋季主要为收获季节,农作物受冻减产。(3分) C.【选修6——环境保护】

(1);酸雨出现的频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分)

原因:1.工业的发展,煤的大量使用,酸性气体排放增多;2.汽车尾气排放不断增多。(4分) 影响: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繁殖及其生长。2.土壤酸化,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3.腐蚀建筑物,造成文物损失4.腐蚀树叶,影响森林生长。(3分)

(2)措施: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依法管理,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

污水达标排放。(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