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华师近代史期末考2

华师近代史期末考2

来源:爱go旅游网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开卷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提示:请把答案移到答题卡(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 (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0分)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提出者是 (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洪仁玕 D、魏源 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是:

A、10年英国资产阶级 B、12年英国资产阶级 C、17年法国资产阶级 D、1790年法国资产阶级 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严复 B、康有为 C、林则徐 D、魏源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 A、日本 B、 C、德国 D、英国 6、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半殖民地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8、“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 )。 A、《资政新篇》 B、《海国图志》 C、《四洲志》 D、《瀛环志略》

9、《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是都主张( ) A、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材 B、向西方学习 C、进行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D、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0、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11、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12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是由( )首先发动的。 A 、维新派 B 、保皇派 C 、立宪派 D 、派 13 、同盟会发动的中,影响最大的是( ) A 、刘道一领导的萍浏醴 B 、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 C 、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 D 、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

14、(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典。 A 、《钦定大纲》 B 、《中华临时约法》 C 、《中华约法》 D 、《总统选举法》 15 、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 、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 D 、派和立宪派的矛盾

16 、对“民权主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B 、进行政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D 、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17、武昌的主力是( )

A 、同盟会会员 B 、留学生 C 、新军 D 、人民大众 18 、辛亥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 A 、推翻了封建帝制 B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9 、南京临时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派

20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失败的内在原因是( ) A 、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B 、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

C 、帝国主义的破坏 D 、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1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A 、新文动 B 、民主、民权运动 C 、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22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开始的是( ) A 、的影响下爆发 B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C 、具有初步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23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是比较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

A 、孙中山领导的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 、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 、在广东建立了根据地和 D 、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24 、1925 年,以( )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高潮。 A 、一大 B 、成立黄埔军校 C 、五卅运动 D 、广州国民成立 25、北伐战争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B 、北伐将士的英勇善战

C 、直奉联合战线的瓦解 D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和正确的北伐方针 26、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著名学生运动是( ) A、福建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27、抗日战争时期,的片面抗战路线是指( )

A、部分参加抗战 B、不要党参加抗战 C、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参加抗战 D、不要民主党派参加抗战

28、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存在的“左”倾错误,使中国受到严重挫折,它是( )

A、瞿秋白的“左”倾盲动错误 B、李立三的“左”倾冒险错误 C、王明的“左”倾教条错误 D、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29、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得到农民衷心拥护的原因是( ) 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建立农村根据地 C、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D、进行了土地 30、八路军129师师长是( )

A、林彪 B、贺龙 C、叶挺 D、刘伯承

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31、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 )

A、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B、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C、摧毁中国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D、灌输民主思想 E、灌输科学思想

32、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A、林则徐 魏源 B、王韬 薛福成 C、马建忠 郑观应 D、李鸿章 曾国藩 E、康有为 梁启超 3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是( ) A、城市 B、土地 C、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 E、农民 34、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的方针

C、决定将重心由城市转入到农村 D、确定了武装反抗派的总方针 E、选出了以瞿秋白为的临时政治局

35、新民主主义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所建立的统一战线有( ) A、国民联合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E、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36、1942年,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学风问题主要指( ) A、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B、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的思想方法问题 C、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 D、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E、对待农民的态度问题

37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争取和平民主 C、召开政协会议 D、改组国民 E、反对内战 38、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党与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谈判使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E、党通过谈判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39 、军被迫放弃对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下列哪些区的重点进攻( )

A、陕北 B、河北 C、山西 D、山东 E、河南

40 、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的经济陷于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导致这种危机的原因是( )

A、美国断绝援助 B、大肆敛财

C、内战经费的巨大消耗 D、民族资本家将资金转移至境外 E、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

三、判断题(在括号内,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 每小题1分,共20分) 41、(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2、( )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和人民。另一个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43、( )1851年洪秀全在广东花县领导了著名的金田。 44、( )“镇南关大捷”是甲午战争中打击日军的一次重大胜利。

45、( )清军将领邓世昌在马尾海战中英勇杀敌,最后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46、(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7、( )辛亥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48、(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9、(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50、(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61、( )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2、( )运动后中国先进分子倡导的科学,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63、( )国际的错误指导是大失败的原因之一。

、( )大失败后,还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65、( )遵义会议决定由、周恩来、王稼祥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66、( )大失败后,的统治依然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无本质区别。

67、( )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南方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

6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境全部。

69、( )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70、( )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 四、材料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阅读下列材料:

“城破之日,洋兵杀人无算„„但闻炮轰击声。街上尸骸枕籍,洋兵驱华人舁而埋之„„大约禁城之内,百家之中,所全不过十室。”(《缘督庐日记》)“曾特许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巨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瓦德西:《拳乱笔记》)“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自国宝奇珍,扫地遂尽。”(《庚辛纪事》)“联军尝将其所获妇女,不分良贱老少,尽驱诸表背胡同,使列室而居,作为官妓。”(《拳事杂记》)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叙述的是什么事件? (2)“联军”由哪些国家的组成? 2、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说过,在日本投降后,“美国在中国碰到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的撤退;(二)它可以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毁灭党;(三)它可以帮助把它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

—摘自《别了,司徒雷登》 请回答:

(1)美国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哪一种? (2)美国的这种选择,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 五、论述题(共1题,18分)

1、1840-1900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中国的反侵略斗争为什么都失败了?有人认为外国侵略中国是“有功”的,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