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9月第l5卷第9期 —1497一 文章编号:1007—4287(2011)09—1497—04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分析 王惠妩 ,邹红云 ,余伍忠 ,盖玉萍 ,焦敏 (1.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2.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9例儿童过敏 性紫癜患者血清中l3种食物特异性IsG抗体。结果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139例检测到1—13种食物特异性 Is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6.5%(139/209);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鸡蛋 (39.2%)和牛奶(38.8%);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鸡蛋和牛奶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而其余多 数食物则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IgG浓度为+1级)为主。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无显 著性差异(P>0.05);7岁以下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7.9%)显著高于7—14岁年龄组患儿阳性率 (59.8%,P<0.05);汉族和少数民族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种食物IsG阳 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特异性IsG阳性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P<O.05),少数民族患儿鳕鱼特异性IsG阳 性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过敏性紫癜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 对过敏性紫癜病因诊断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物特异性IgG;过敏性紫癜;JL童 中图分类号:R574.51 文献标识码:A Serum Food-Sl ̄iifc IgG Detection in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d- WANG Hui—WU ,ZOUHong-yun ,YU Wu- ,et o2.(1.Department foAl ̄rgy,the First Aifliated Hospital of施慨Medical University;2.Institute ofClinical Medicine, Urumqi GeneralHospital,Lanzhou Z Area Command,Urumqi 83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ifcance of food-speciifc IgG antibodies in sel3xln of children wiht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and provide guiidng instructions for diagnosis,treatments and prevention.Methods A total of 209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lll ̄llY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Thi ̄een food-speciifc IgG antibodies in se/llln of these patien ̄were detected by ELISA assay.Results Food-speciifc IsG antibodies were positive in the selllln of 139 cases and the totla posiitve rate Was 55. 5%.The positive rates of egg and milk were the highest among all the food.There Was not signiifcantly diference between the posiitve rate of boys nad girls(P>0.05).The total posiitve rate of hte group under 7 years old Was signiifcantly hihger htan that in 7—14 years group.hTere Was not signiifcantly diference between hte total posiitve rate of Han and imnoirty group(P>0.05).However, egg-sepciifc IgG opsitive rate in Han group Was signiifcanlty ihhger htan htat in imnority group,and codfish-speciifc IgG opsitive rate in imnoirty group WaS signiifcantly ihgher htan htat in Hatr group.Conclusion 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sihp between food-sepciifc IgG and Henoch-Schonlein Pu ̄ura.Detection offood-speciifc IgG natibody in serum ofpatients Was ofimportance for diaoaosis,treat— ment and prevention in Henoch—Schonlein Pul ̄ura. Key words:Food-specific IsG;Henoch-Schonlein Purpura;Children (Chin JLab脚,2011,15:1497)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 本研究通过测定209例不同民族过敏性紫癜患儿血 机体对多种物质致敏引起的细小血管壁炎症,可发 清食物特异性I 抗体,分析和探讨食物特异性IgG 生于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关 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 节炎、消化道黏膜炎、肾炎等多种脏器损害,常见于 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和青少年。研究表明,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1资料与方法 着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发展…1。流行病学研究提 1.1对象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在医科 示,过敏性疾病中约有33%的变态反应性是由食物 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的过敏性紫 诱发L2 J。IgG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又称为食物不 癜患儿209例,其中男117例,女92例,年龄2—14 耐受)已成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岁,中位数年龄8岁。 1.2方法 *通讯作者 1498----—— Chin J Lab Diagn,September,2011,V0l 15,No.9 1.2.1血清食物特异性tgG测定 常规采集患儿 静脉血2 ml(防止溶血),室温下3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一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食物不 耐受体外检测试剂盒(美国BIOMERICA公司生产) 表1 13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阳性率(,l=209,,1) 检测患者血清中13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l3种 食物包括牛奶、鸡蛋/蛋白/蛋黄、小麦、大米、大豆、 虾、螃蟹、西红柿、牛肉、玉米、鳕鱼、蘑菇、鸡肉。操 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2.2结果判定在AT.858型全自动酶标仪(上 海安泰)450 nln波长处测定每孔光密度值(OD),通 过与标准曲线比较得到IgG浓度(U/m1)。I 浓度 按说明书规定分为4级:0级(IgG<50 u/rn1)为阴 性,+1级(IgG 50—100 U/ll11),+2级(IgG 100—200 U/m1),+3级(1gG>200 u/rn1)。食物不耐受判断标 准:“0级”为阴性、“+1级”为轻度不耐受、“+2级” 为中度不耐受、“+3级”为重度不耐受。 1.2.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 用PEMS 3.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 的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表2不同性别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2.1 13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 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有139例检测到1 —13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总阳性率为66.5% (139/209),13种食物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的病例有70例。 表1结果表明,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的致敏 食物主要有鸡蛋(39.2%)和牛奶(38.8%);其它食 物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小麦(8.6%)、鳕鱼 (7.1%)、螃蟹(5.8%)、西红柿(4.7%)、大豆 (4.7%)、玉米(2.0%)、大米(2.0%)、牛肉(1.5%)、 2.3患儿的年龄分布 表3不同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虾(1.0%)、鸡肉(1.0%)、蘑菇(0.5%)。食物特异 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主要致敏食物鸡蛋和牛 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而其余多数食物 则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tgG浓度为+1级)为主。 2.2患儿的性别分布 男、女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分别为 68.4%(80/117)和64.1%(59/92),无显著性统计学 差异(P>0.05)。男性患儿组阳性率居前三位的主 要食物致敏源是牛奶、鸡蛋/蛋白/蛋黄、鳕鱼;女性 患儿组以鸡蛋/蛋白/蛋黄、牛奶、小麦3种食物为主 要致敏源。各种食物的IgG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均 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与7—14岁年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年9月第l5卷第9期 7岁以下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 阳性率较 高(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蛋白/ 蛋黄、小麦,7—14岁患儿组以鸡蛋/蛋白/蛋黄、牛 奶为主要致敏源。统计学分析表明,7岁以下患儿 组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7.9%,60/77)显著高 于7—14岁患儿组阳性率(59.8%,79/132),有显著 性统计学差异(P<0.05);单种食物I 阳性率比较 发现,7岁以下患儿组中鸡蛋和牛奶的阳性率均显 著高于7一l4岁患儿组(P<0.05),其余食物阳性率 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2.4患儿的民族分布 表4不同民族患儿食物特异。陛I窖G阳性率比较 与少数民族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汉族患儿组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 以上)的主要食物有鸡蛋/蛋白/蛋黄、牛奶两种食 物,少数民族患儿组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 食物有牛奶、鸡蛋/蛋白/蛋黄、鳕鱼和螃蟹4种食 物。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民族的两组患儿食物特 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 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阳性 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P<0.05),少数民族患 儿鳕鱼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其余食物 阳性率在不同民族问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 表4。 3讨论 ・ 食物特异性I 抗体介导的迟发性食物过敏反 应(又称为食物不耐受)与经典的IgE介导的速发性 过敏反应不同,其发病迟缓,通常发生在摄人食物 24—120小时后,主要表现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长 期慢性症状,其影响可遍及全身各系统,目前食物不 ・___——1499‘_—_— 耐受发生机制尚未明确。Fooker等研究者认为,理 论上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 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 所需,但许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 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人肠道,在那里 被机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从而导致免疫反应的发 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 抗体,特异性IgG抗体与 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体内,造成组织损 害,引起一系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或加剧_3, 。 据英国过敏协会统计,普通人群中有高达45% 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婴儿与儿 童的发生率更高¨5J。本研究表明,儿童过敏性紫癜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多种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 发生阳性率高达66.5%,虽低于国内同类报道的过 敏性紫癜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_6,7j,但仍反映出 过敏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率高的特点,表明 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具有密切关 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牛奶和鸡蛋是本地区过敏性 紫癜患儿最主要的2种食物不耐受致敏源。牛奶、 鸡蛋均是日常生活接触频率最高的食物,也是免疫 原性较强的蛋白质,因而容易引发食物不耐受产生。 与其他地区报道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主要食物致敏源 谱相比,既有相同性亦有一定差异性_6J,可能与不同 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及不同饮食习惯有关。 患儿的性别分布特点表明,男、女两组患儿食物 特异性IgC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各种食物的IgG 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过敏 性紫癜患儿食物不耐受发生无性别差异性。 年龄分布分析发现,7岁以下患儿组食物特异 性IgG总阳性率显著高于7—14岁患儿组阳性率; 单种食物I 阳性率比较发现,7岁以下患儿组中 鸡蛋和牛奶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7—14岁患儿组, 但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问无显著性差异。 造成这种不同年龄组差异性的原因,一方面与牛奶 和鸡蛋是免疫原性较强的、Et常生活接触频率较高 的蛋白类食物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不同年龄组儿 童消化系统发育和功能的差异性有关。年龄较小的 幼儿或儿童由于牙齿处于生长过程,咀嚼功能未发 育完善,或者由于龋患率较高等原因,容易发生消化 不良,因此更易于发生食物未被机体完全消化,而以 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肠道,从而导致产生的食 物特异性的I 抗体与食物颗粒形成免疫复合物沉 积于体内。 --——1500--。。—— Chin J Lab Diagrl,September,2011,Vol 15,No.9 患儿的民族分布特点表明,不同民族的患儿主 过敏性紫癜的的血清学检测,对于其病因诊断、治 要致敏原谱有相似性,也有一定差异性,汉族患儿组 疗和预防将具有重要意义。 食物特异性I 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食物 作者简介:王惠妩(1972一),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过敏性 有鸡蛋/蛋白/蛋黄、牛奶两种食物,少数民族患儿组 疾病诊治。 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食物除牛奶、鸡蛋/蛋 参考文献: 白/蛋黄外,还包括鳕鱼和螃蟹。不同民族的两组患 [1]唐艳,廖勇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的临床 儿食物特异性I 总阳性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分析[J].西南军医,2008,10(6):12. [2]付萍,马冠生.食物过敏与营养健康[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 但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阳 册,2004,31(2):111. 性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而少数民族患儿鳕鱼 【3jzar S,Kumar D,Role of food hypersensitivit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民族 lJJ.Minerva Med,2002,93(5):403. 问无显著性差异。这种不同民族的差异性,可能与 14JBreakey J.Is food intolerance due to na inborn eiTor of metabolism?lJJ. 不同民族儿童的饮食习惯、种族差异等因素有关。 Asia Pac J Clin Nutr,2004,13:S175. 15jSaeed SA,All R,Ali SS,et a1.A closer look at food allergy and intoler— 食物不耐受与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通过检 ance【JJ.J Coll Physiclnas Stag Pak,2004,14(6):376. 测食物特异性agG抗体,可以判断人体是否因食物 [6]安立新,张莉华,于欣歌,等.食物不耐受抗体IgG导致敏性紫癜 不耐受已产生了病变,从而为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 的病因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9,43(1):51. 提供快速、可靠的新方法和参考指标,同时,通过食 [7]孙改河.过敏性紫癜患儿66例血清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 物调整来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 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5):1039. (收稿日期:2010—06—21 J 了一条新的思路。将食物特异性I 抗体检测纳入 文章编号:1007—4287(2011)09—1500—04 KAI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田秀娟,宋晶淼,曹 璐,冷维春,刘俊宝 (吉林大学中13联谊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KAI1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 达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随 机选取大庆龙南医院2009年1月一2010年1O月间妇科门诊及住院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10例正常宫颈组织、4o例宫 颈上皮内瘤变组织、36例宫颈鳞癌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组织进行染色,以检测KAI1的表达情况。结果 KAI1主要在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内表达,其在正常宫颈组织、CINI、Ⅱ、Ⅲ、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呈递减趋势,依 次为100%、87.5%、73.3%、63.1%、19.4%。KAIt在宫颈鳞癌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组织浸润深 度、临床分期、年龄、癌灶大小无关。提示KAI1可以抑制宫颈鳞癌的浸润和转移。结论KAI1的高表达抑制宫颈鳞 癌的发生发展,低表达可能预示着该肿瘤更具有侵袭性,预后差。 关键词:宫颈鳞癌;KAI1;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Expression and dinical signiifcance of KAII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TIAN Xiu-juan,SONG ̄ng-miao, CAO Lu,et a1.(Department ofObstetrics and@necology,China-Japan Union Hopsital of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33,Chi— an)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KAI1 in normal cervicla tissue,neoplasm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la and cevrical squamons eel1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Methods ran一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