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
教学模块:田径 内 容:接力跑(第一课时)传接棒技术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许有智(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教学背景分析:接力跑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中田径模块跑步运动单元合作跑的主要内容,是由快速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的相互配合的集体项目,练习接力跑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根据《标准》要求,田径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必修内容,至少必修一个学分(16课时)。田径作为“运动之母”,在锻炼和健身方面以及在各种运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高中教材内容较多,即使规定田径必修两个学分,要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也必须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跑步运动的快速跑、耐久跑、合作跑、障碍跑等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将有趣味的跑的内容与其整合。高一年级的学生,心理上比较成熟,有较强的运动需求,教学比赛欲望强,认知、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发展较成熟,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接力跑的教学中,在内容的安排和整合方面,要充分考虑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匹配,在教学方法与组织上,教师应重点指导传接棒的技术,而相互配合、战术安排等方面教师应以营造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课 前 思 考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情感目标 理解接力跑是由快速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的相互配合的集体项目以及默契的配合在接力跑中意义;了解接力跑的场地和部分竞赛规则。 全部学生都能够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以及它们的优缺点;80%学生能够准确、合理的完成动作, 40%学生能够在快速跑动中配合默契的完成动作。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练意识,能够理解同伴的失误并接受同伴提出的建议;和同学一起积极的讨论,能与队友默契的配合。 重 点: 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技术以及两种方式的合理运用。 难 点: 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小组合作、探究学练。 教学策略:教师创设合作与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教法,运用分组研讨、分组挑战的学练方法,逐步达成教学目标。 教与学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一、课前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提出本节课教学任务、目标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身心准备 1.绕标志物匀速跑。 2.绕标志物“8”字跑。 4.后踢跑。 6.行进间扩胸运动8*4。 7. 行进间腹背运动8*4 8.弓箭步走8*4 9. 绕标志物中速走,在原集合 学习目标和课堂要求。 1.讲解练习形式和要求。 2.领做,强调注3.示范,口令指4.引导、创设轻松、愉悦、活泼的课堂氛围。 要求: 安全,听从指挥 1.一路纵队,听教师口2.积极认真,按要求保持队形和前后距离。 3.仔细观察师范,行进间练习动作规范到位。 4.团结、活泼,集体观念强。 达成目标:课堂气氛团结、活泼,身心准备充分。 听讲解,联系接力比赛 四列横队,如下图: 身心准备练习一路纵队,如下图: 讲解本课任务、集合快、静、齐,注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组织形式 令,按规定的形式练习。 3. 绕标志物蛇形加“Z”形跑。 意事项。 5.绕标志物中速走,调整呼吸。 挥。 激烈的场面,激发情感。 位置成四列横队,广播操队形。
三、探究学练 接力跑是由快速跑和传接棒技(一)传接棒技术 上挑式 1.动作要领:接棒人手臂自然向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送到接棒人手中。 2.优缺点:优点是向后伸手臂动作自然;缺点是接棒人手握着棒的中部,不便于下一棒传递。 下压式 1.动作要领:接棒人手臂向后伸出,掌心向上,虎口向后,传棒人将棒前端由上向下传到接棒人手中。 2.优缺点:优点是接棒人握着棒的前端,便于下一棒传递;缺点是接棒人手臂紧张,身体前倾影响加速跑。 (二)折返接力跑 分组练习,看哪个小组在三次练习中,成绩提高的幅度大。 规则:每组第一个同学拿棒,从40米长跑道中点出发(跑道宽4米),绕过一端20米处标志物返回。第二个同学在第一个同学出发后,进入中点两端各10米的接力区做好接棒准备,接棒后绕过另一端20米处的标志物返回,将棒传给第三个同学,以此类推,每组最后一个同学到中点处大声喊“到”。 讲解,激发学生 1.与体委配合, 1.听讲解,看示范,掌握动作要领. 2.模仿动作,理解优缺点。 讲解、示范,四列横队,前两列下蹲, 如下图: 原地练习,四路纵队,如下图: 讲解、示范队形向左或向右转变成 练习队形 折返接力跑分四组练习,如下图: 术组成的相互配合的集体项目。 兴趣。 边讲解边示范。 3.模仿动作,理解异侧传 3.强调异侧传接棒。 4.组织原地练习,强调动作要误。 5.提醒注意体会优缺点。思考:在4*100米比赛中,如何合理应用两种传接棒方式? 1.展示快速跑中传接棒过程示意图。 2.展示4*100米接力竞赛场地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介绍本课的练习场地,讲解本节课练习规则和要求。 3.分组,选派小组长。 4. 组织各小组4.原地传接棒练习。四路纵队,每路原地从后向前传接棒,然后全体向后转,再从后向前传接棒。 5.认真练习,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达成目标:掌握上挑式和下压式传接棒动作技术,在练习中体会、理解优缺点和异侧传接棒的意义。 1.观看快速跑中传接棒过程示意图,建立直观印象。 2.观看4*100米接力竞了解部分竞赛规则,熟悉本节课练习场地、规则和要求。 3.组织第一次练习。 4.结合两种传接棒方式的优缺点和规则,集体5.各小组代表发言,阐述本小组第二次练习中的组织和战术安排。 6.结合老师对各小组代表发言的总结,合理组织和安排第三次练习。 7.积极参与,争取自己小组成绩提高幅度最大。 达成目标:配合默契,能够理解和运用混合式后伸出,掌心向后,虎口向下,2.分析优缺点。 接棒的意义。 3.学练:原地传接棒练习2次。 领,纠正个别错3.学练:原地传接棒练习2次。 赛场地示意图,听讲解, 讨论,组织第二次练习。 要求:可以从预跑区开始预跑,练习。 但必须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5. 激励、引导在传接棒过程中如果掉棒,必须由传棒人捡起再传。 第一次练习 小组成员按照练习规则和要求自由发挥 第二次练习 各小组集体讨论。 6. 总结各小组代表发言。 7.发令,计时,记录各小组每
小组集体讨论,按照讨论结果组织和安排配合、战术。 第三次练习 结合老师对各小组代表发言的总结,合理组织和安排配合、战术。 四、整理放松、小结 1.深吸慢呼,意念放松 2.抖动、拍打放松 3.教师总结,指出优缺点。 4.师生再见 五、下课,收放器材 六、密度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预计:35%—45% 生理负荷预计:120—140次/分 一次成绩以及第二、第三次成绩提高的幅度并宣布。 传接棒,练习中体现出预跑、异侧传接棒、语言提示等配合。 1.按照老师的语言提示自主放松。 达成目标:身心基本恢复,上下肢肌肉得到放松。 如下图:
1.语言提示 2.领做 3.讲评,对每一组的进步给予肯定。 2. 抖动、拍打认真到位。 放松整理,四列横队,广播操队形, 场足球场中间,利用4米宽色带做跑道。 地 课 后 反 器材 标志桶20个,哨子1把,秒表1块,小黑板1块,文件夹1个,记录笔1支 体育教学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技能,提高素质,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接力跑是由快速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的集体项目,要求参与接力跑的每个人都要为集体竭尽全力,并在传接棒过程中与他人表现出高度的默契配合。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用有趣味的跑的内容和快速跑辅助练习内容(后踢跑、弓箭步走)以及行进间徒手操完成身心准备,不但内容与本节课主要内容紧密联系,符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而且增强了趣味性;传接棒技术的学练,用一路纵队原地上一步传接练习,往返传接和混合式传接,让每个学生在两种方式的传、接中掌握技术,体会两种方式的优缺点;快速跑与传接棒技术配合的学练,充分利用场地,将折返跑与接力跑融合,设计了一个分组折返接力跑游戏,游戏比赛的不是哪一组速度快,而是看哪一组在三次练习中成绩提高的幅度大,不但完成了快速跑与传接棒技术配合的学练,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不断进取的品质,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还了解了接力竞赛场地、掌握了接力竞赛的基本规则、战术组织和实践证明,本节课的设计,提高了学生学与练的兴趣,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和达成了教学目标,发展了运动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培养了集体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品质。本节课也使我进一步认识到,高中体育课教学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根据内容来设计教法、学法和组织,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二、设计游戏,在考虑趣味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与本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包含一定的技能练习。 三、采用多种分组形式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时间与空间,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分组比赛的形式学生比较感兴趣,能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以及和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小组团结协作,默契配合,不断超越自我,也能起到分组比赛效果,还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乐趣,所以分组比赛不一定是小组之间比赛,也可以是多次练习中,小组自己的不断超越。 五、通过多种练习,85%的同学较好的掌握了该技术。 思 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