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猜数游戏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得数是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 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活动情景,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得数是6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6的加、减法算式的思考方法。
教具准备:
棋子 花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以开火车的形式口算5的加减法
2、拍手游戏,仔细听老师拍的次数 ,同学拍的次数与老师合起来是5。(师随机拍出:1、2、3、4、5下。)
二、探求新知
1、6的加法
直观演示猜数活动:一只手拿4个棋子,另一只手拿2个棋子,然后将两只手的棋子合在一起。
让学生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等于多少。
重点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老师有6个棋子,猜猜两只手里各有几个棋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 6的减法
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6个棋子双手,分别握着一些,摊开其中一只手。
让学生说一说整个过程,提出数学问题,如何用算式表示呢?
你猜到是几个了吗?你是怎样想的?
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做,一人猜,还要说算式。
汇报
小结
3、 6的组成
同桌进行变戏法活动,将6个花片分成两堆,你有哪些分法。并把结果记录在34页表格中。
汇报
你能看这个表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吗?
谁能说减法呢?
4、借算式找原型
出示第一幅图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2+4=6表示的实际意义。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来表示。
出示第二幅图,说6—4=2的意义,并举实例说明。
三、课堂练习
1、教材35页练一练
第1题 独立看图 写出算式 组织交流
第2题 说说可以怎样放
第3题 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再从生活中找一找
第4题 口算,对得数
第5题 在计数器上画珠子,并填写加减法算式。
第6题 数学游戏 手指对数
2、选择练习
课件出示 看图列式
四、小结
《猜数游戏》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根据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猜数、生生互动猜数的游戏中学习6的加法和减法。
1、整节课以游戏、活动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效地串了起来,学生在一种活泼、开放、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
2、教学中始终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和算式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同时,有意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信息并抽象成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3、关注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让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比如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有什么办法算出得数……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正确表达的学习品质,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学习数学,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4、注意发挥小组同伴的作用,在组内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解决难点问题,培养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新教科书“情境+问题串”的设计,为教与学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环境和主要脉络。教师应该把握课程标准,引领学生理解情境、解决问题。实际上课时,我对时间分配把握的不好,感觉有些内容突出的不够,学生小组活动时间有点少,本来设计了小测验,因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