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古代文化常识——年龄称谓

来源:爱go旅游网


古代文化常识——年龄称谓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两三岁的儿童:铡如:孩提之重,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

【龀、龆龀(tiáo chèn)】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例如: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

【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例如: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

【笄(jī)年】指女子1 5岁。例如:复有双幼妹,笄年来结缡。(《对酒示行简》)

【束发、成童】指男子1 5岁。例如: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冠、加冠、弱冠】指男子20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 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 0岁。

【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60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为60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又《论语》中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qí)艾】古称60岁为耆,5 0岁为艾。例如: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荀子·致士》)

【古稀】70岁。例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

【耄耋(mào dié)】指高寿,老年。“耄”指八九十岁,“耋”指七八十岁。例如: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对酒歌》)

【期颐】1 00岁。例如: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次韵予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