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个人见解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就是通过合理的服务和管理,并围绕企业的战略发展,以促成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以此来让人的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再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1,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合作伙伴。
发现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这块,都有着一个固定的想法:就是围绕企业的文化和制度来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在寻求合适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制订公司的福利待遇的同时,来发挥每个人的的最大潜能。
这种管理方式在某个特定阶段其实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社会地位的不同(转型)以及自我个人意识的强化,如果依旧按照旧的思路一直贯彻到底,那么这个企业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因为,好的企业文化虽说可以留住人才,好的管理制度固然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如果不能建立在企业的战略发展上面,企业根本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只能固守常态。这样的企业,难道能真正留住人才?有的人肯定会说可以。是的,是可以。因为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根深蒂固的感染到所属员工,让他们对企业有割舍不去的情缘。但是,十年呢,二十年呢?人总是会老的,时代总是会变的,当企业遇到瓶颈的时候,难道还要靠着一帮年华老去的元勋来扶持企业?有人又会说,我们可以继续招新人啊!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金钱,再不然转让一小部分股权也可以!记住,以上所指的是人力资源的服务对象是针对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在企业战略这块是没有涉足的。就算能招到新人,也是建立在这两者之上的,如何能让企业走出瓶颈?
2,人力资源是企业与员工的平衡点,合适的平衡(工作和生活)让企业在人的问题上良性发展才是人力资源的核心。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是只强调工作,忽略生活。但是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进步,很多人不再仅仅只是为了钱的多少而工作,他们更在意精神和生活上的满足。往往很多企业人才的流失,并不是因为薪酬问题,而是因为精神上得不到释放(精神:长期的的自我压迫,超负荷的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生活:家庭内部的压力)而导致的。
如何才能使员工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让企业合理地去支付这项“隐性薪酬”?
(一)引导员工的思想,切实接受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观念
可以举办一些沙龙等可以交流的活动,循序渐进的启发和引导员工接受一些观念:
(1)工作和生活就是白天和黑夜,互为交融,互为补充,生活幸福和安宁的人才能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进而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2)多讲一些在生活中的案列和大家分享,如:欧洲人十分注重个人生活时间,只要有假期就会合理的安排假期生活并与家人一起出去游玩,以此来松弛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但是工作时间异常认真,一丝不苟。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二)辅导员工学习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技巧
(1)让员工学会做自我职业规划
企业与员工之间,目标和利益是不能达到一个共识的。应该辅导员工做好职业规划,
根据自己的意愿,能力,家庭情况,事先规划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系统性的思想,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就难以把握自己,导致迷失方向;反之,如果有了坚定的原则,在遇到问题时,会正确的衡量自己的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目标。
(2)让管理者学会正确有效的分配工作,授权于下属。
培训管理者,在向下级分配工作时,应该明确其性质、内容、责任人、期限、效果以及考核指标,最好做到完全量化。(但是量化是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来恒定的,它并不是一个硬性指标。在公司处于扩张期,追求规模时,可以量化考核。在公司处于稳定期,追求产品质量与创新时,则可以定性与量化相结合,定性为主,量性为次)。同时,管理人员不需要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要信任下属,学会正确授权,让他们为自己分担工作任务。
(3)关心员工身体,对员工进行健康投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身体就没有一切。很多企业在这个方面并没有做到人性化,仅仅只是停留在报销医药费,定期体检的传统做法上。然而,对于员工而言熬夜加班会直接导致睡眠不足,精神力不集中,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这种后果既让公司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也会让员工在长期加班的精神压迫下,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如:难以集中注意力,工作上没有创新思路,一想到上班,就感到厌恶,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休闲放松等等)。实际上,只要员工健健康康,精神饱满,企业才能平平安安,发展壮大。
*(4)采取弹性的工作时间,让员工拥有时间安排的选择权。
弹性工作制,陷入误区的企业其实也是有的,比如:我所知道的“通城县宝塔造纸有限公司”所谓弹性工作制就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只要每天上班时间达到公司的标
准,就可以了。
什么才是真正的“弹性工作制”?我们可以参考“阿斯利康”(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张伟采访中所描述的:“阿斯利康式弹性工作制”。
(一)我们会规定一个核心工作时间,即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段时间员工必须处在工作状态,此外的时间则根据工作需求和个人情况进行灵活安排,只要两者相加达到每天8个小时工作量就行。
(二)就是我们所谓的“Early Friday”制度,每周五,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的话,员工一般在三点半左右就可以下班回家。
(三)员工每周可以选择有一天在家办公。这个政策是从2011年开始试行并最终全面实施的。这一政策的背景是,阿斯利康中国总部浦西中心地带,交通非常便利,但今年年中总部搬仟,让员工的坐车上班时间增加了半小时,因为有70%的员工都住在浦西。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员工流失和降低员工的负面影响,每周一天在家工作的政策应运而生。
案列: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陈艳丽
在陶氏我们一直坚持,每个员工的个人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弹性工作制能够有效的帮助员工去实现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平衡。比如女性员工刚刚生完宝宝,需要哺乳和照顾孩子,这时候弹性工作制对她们的帮助就非常大。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幼儿园搞活动,常常需要家长一同参与,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们公司的主管都会非常支持员工去参与。
在陶氏,各个部门的主管都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去实施弹性工作制。以我直接领导的人力资源部门为例,每位团队成员每周当中都会有一到两天在家工作。而有的部门可能会根据其业务特点,每天上班时间会比较晚。总体来说,我们不强求员工一定完全按照规定时间打卡上下班。
我们也支持员工在个人情况发生一些变化时,对工作时间、地点进行灵活的调整。例如之前业务服务部门一位同事的家人身体遇到了一定的状况,他需要在下午、晚上花更多的时间去陪护家人,经过与部门主管的沟通,在这段大约三个月的时间中,他的上下班时间调整为上午7点上班,下午3点下班。另外对于那些怀孕的女员工,为了减轻孕期反应,基本上就是允许她们一直都在家办公的。
从以上案列分析,弹性工作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员工的个人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留住人才很有帮助,其对企业的忠诚度与敬业度也会随之得到提升。同时,也可成为招聘时的一个亮点,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加盟。
3,人力资源即是管理也是服务。
管理:人力资源本身就是管理人的的各项活动和对人的评估。
服务:人力资源的客户是企业的所有员工,如何牵引员工跟着战略发展走,以寻求合适合理的工作方法,并制订公司的福利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岗位上做到最好,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
4,人力资源的人性大于技巧。
因为任何一项人力资源的工具和管理套路都要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但人性不是人情,也不存在个人感情色彩,需要在合理的建立下寻求人性,同样需要铁面无私。如果能把握这两点,应该能让企业和员工都能够双赢。
以上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个人见解,仅限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