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与思考
许晓霞
江西省崇仁县图书馆,江西 崇仁 344200
摘要: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国内的文化事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建设,发挥其对公民素质提升、构建和谐社会、拓展社会教育的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是我国长期应遵循的方针之一。本文就主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780(2015)22-0212-01
1 导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时期下,图书馆必须要创新服务内容,改变服务形象,不断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进而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2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背景
(1)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各级政府在国家的统一指导下,纷纷出台了公共图书馆事业扶持政策,从政策引导、经费投入、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以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2)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文化需求、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公众希望包括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各文化机构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科技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服务创新的手段和工具,各种网络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3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我国公共图书馆受起步较晚、预算经费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在社区的普及率不够,特别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地区性失衡;二是管理体制落后,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独立自主性较差,在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领域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出现了运行效率低下、馆员积极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三是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模式落后,由于管理体制的落后和经费不足,导致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理念及服务模式滞后,使得公共图书馆形同虚设,无法吸引大量的公众进入图书馆进行知识性阅读和分享性交流,公共图书馆对全民文化事业推动作用的发挥也大打折扣,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4 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措施
4.1 建立流动图书站和移动图书馆服务点
当前有部分图书馆已积极开展了送书下乡、送书进社区的活动,而这项服务并没有常态化,更多地停留在阶段性的活动上。图书馆可以积极与社区和乡镇文化站联系,将汽车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站设立在社区和乡镇管理机构中,这样减轻了图书馆的人力劳动,图书馆只需按时提供和更新文献资源即可,文献的管理工作交由社区和乡镇服务人员兼做,图书馆可以专心做文献资源的建设和配送。
4.2 做好图书馆服务营销工作
受到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图书馆在营销和推介服务产品方面非常薄弱,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图书馆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方便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这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用户群的增长。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推出新的、高质量的服务产品,也要做好服务推广和营销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图书馆,不断提高图书馆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当地文化媒体,发布服务广告;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或名人见面会,增加用户走进图书馆的机会;组织专题学习活动,拓展服务面。
4.3 创新服务体系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涵盖众多内容,包括馆舍面积、信息资源、技术设施、读者服务、规章制度、体制机制等,其中,体制机制建设是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心环节,馆舍、资212 2015年22期
源、设施、制度建设等是服务体系的基础和保障,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必须体制建设、机制建设同时进行。如今,总分馆制度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制机制的一种创新,总分馆制度是指以区图书馆为总馆,以社区图书馆为分馆,实行统一财政拨款、统一采编、统一基础设施配置、统一管理、通借通还的管理体制,在总分馆制度下,总馆负责对分馆的领导和指引,各分馆主体责任明确,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被有效调动,整个公共图书馆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运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建立起总分馆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还应不断优化馆内空间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基础和保障。
4.4 注重信息馆员的培养和引进
图书馆员作为广大师生用户与文献资料之间沟通的桥梁,其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该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现代化设备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为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添砖加瓦,然而前提必须是工作人员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掌握和驾驭相关的数字硬件和软件,否则不是机遇而是挑战。作为现代化知识型图书馆员,除了坚持应当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之外,对于其文化知识素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尤其强调其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图书馆馆员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硬件和办公软件的技能、对于电子文献和数据库等设备的维护还必须配备精通专业的计算机人才。
4.5 提供新服务项目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有效补充 4.5.1 尝试开展游戏服务,游戏是用户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国外图书馆的游戏服务已成为其服务品牌和重要内容,而国内由于用户对游戏存在观念上的不认同,导致游戏服务进展缓慢,但事实证明,游戏在提高用户信息素养、开展用户教育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国外图书馆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分析和总结其成功经验,尝试开展并推广游戏服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4.5.2 推动图书馆空间设计和空间再造,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应以读者活动和阅读推广为重要服务内容,而传统的基于文献流进行的空间设计的服务效果捉襟见肘,图书馆可以考虑将文献资源放入密集空间,而将更多的场地设计为用户学习和交流中心,通过大胆的空间再造,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信息服务需求。
4.5.3 促进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国外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当地中小企业、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大英图书馆在开展企业项目推荐和交流、企业资源获取、创业项目介绍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国内部分图书馆也已编制了专题产品目录,向中小企业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但服务内容和深入程度远远不够。
5 结论 总之,满足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因此,在新时期,图书馆必须要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改善服务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推动图书馆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淑丽.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07)
[2]尹鸿博.美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0(3)[3]周玮玮.浅析图书馆服务创新[J].科技视界,20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