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模式创新研究 张 健 (伊通满族自治县图书馆,吉林伊通 130700) 摘 要: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模式如何创新、如何 发展,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伊通满族自治县 图书馆为例.围绕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进行了阐述 和研究。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创新 图书馆工作的宗旨就是服务,读者服务贯穿图书馆工作 的始终。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Ranganathan,S.R)提出著 名的“图书馆五定律”,即图书是为了利用的,图书是为了一切 人而存在的,给予读者所有的书,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 发展着的有机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涌现,公共图书馆读者 服务工作面临巨大的考验.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从以下方面 加以重视。 1.更新服务观念。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基础。 1.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图 书馆服务观念的核心,是文化发展的目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维护公民的文化权 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公共图书馆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图书馆 的根本所在。 1.2体现公益性原则。公共图书馆是政府主办,免费向所 有社会成员开放,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公共文化机构。这就要 求公共图书馆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原则,保障人民群 众渎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权 益。例如县级公共图书馆也要实现免费办证、免费借阅、免费 上网(局域网)、免费参加报告、展览活动等。 1.3体现效益优先的原则。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财政拨 款,有投人必有效益。公共图书馆只有有了效益,才能获得社 会的认可,公共图书馆才能发展。首先,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 效益,服务广大群众惠及全民:其次,将文化信息资源转化为 生产力,通过服务于社会,间接发挥经济效益。 2.拓宽服务领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 2.1提供个性化服务,营造舒适的阅览环境。公共图书馆 读者的服务目的,在于为读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务。一个舒适的 环境,对图书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图书馆可以适当开 设休息室,或设置饮水机、咖啡机等相关设置;在各楼层设置 公共书桌、笔墨纸张等公用的文具。如此这般人性化的设计. 为读者营造温馨、优稚、舒适的阅览环境,将图书馆的读者服 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使他们在获取信息知识的同时, 更感受到预约的心情。 2.2图书馆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同时,还应根据读者的个性 化或部分群体的特殊需求提供个性、特殊化服务。一是为读者 提供一对一的更深入和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二是结合素质教 育和科研单位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配送定制服 务。三是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服务,充分体现图书馆 的平等意识和人文精神。 3.开展深化服务。是开展图书馆读者工作创新的主要方法。 图书馆在为社会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同时.还要根 据国家和地方的巾心任务.利用图书馆资源和专业优势.将文 献信息转化成知识成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发展提供 智力服务。 3.1整合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层开发,形成新的知识成 果,如建立特色地方文献库、信息简报、决策参考等,方便广大 读者使用。 3.2依据图书馆这一公共服务平台,邀请各类专家定期举 办各类知识讲座.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和人 民的终身学校。 3.3依据自身优势,打造服务品牌。使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真正得以丰富和发展 4.开展延伸服务。 4.1建立图书馆分馆。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全省唯一的满族 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 化。全县所辖15个乡镇,190个行政村,1168个自然屯,有满、 汉、回、朝、蒙等14个民族。总人口48.3万人。我馆仅有的馆藏 文献,无法满足全市人民的需求。因此,从2006年开始,走出馆 外,建立社区图书馆分馆。 社区是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 台。为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让老百姓不出小区就能借阅到有 用的图书,我馆把服务工作延伸到社区,建立永青等多个社区 图书馆。并对其进行人员培训、设备选购、资源配备的指导.帮 助他们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扶持其业务工作走上正轨, 极大地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2建立基层服务点。基层服务点是指由图书馆和有借阅 需求的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以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为主要 内容的“基层分馆”。由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定期为基层外借 点更换图书:由基层单位提供管理人员和阅读场所。这种模式 简单快捷,一方面能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能 拓宽图书馆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例如我馆先后建立十多 个基层服务点,遍布乡镇、部队、学校等,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5.改进服务技术。是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必要手段。 服务技术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强有力的支撑。图书馆应 采用各种新技术发展服务,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 技术推动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发展,使广 大群众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二十四小时获取图书馆的资源 服务。自助图书馆的出现。正是这一需求的具体体现。 自助图书馆是集人性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一种新 型的自助图书馆服务系统.它是继第一代纸质图书馆和第二 代电子图书馆之后的“第三代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的一大特 色为“Do It Yourself”.就是读者自己动手借还图书,即“自助服 务(Selfservice)”。 所谓自助服务.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读者根据自身的阅 读兴趣、需要、爱好、研究重点而自主地、灵活地、能动地借还 图书的过程。它是以读者为中心,充分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的 一种自我服务模式。它改变了原来的由工作人员包办图书馆 服务的传统做法,将一些图书馆服务项目和工作内容交由读 者本人在指定的管理区域、活动范围内自行完成,为读者营造 轻松、愉快、惬意、和谐、安全的读书环境,增强图书馆的亲和 力,强化读者的主人翁意识.拉近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树立图书馆服务的新形象 。 6.提高馆员素质。是图书馆读者创新工作的动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公共图书馆读者创新服务能 否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担其工作的组织 人员的服务能力的强弱 因此.在当前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和 服务能力.增强馆员的服务意识、优越感和自信心尤为迫切。 6.1吸引高科技人才到图书馆。图书馆应提供优厚的待遇 和条件,吸引有知识、有能力、善创新的高级人才到图书馆工 解密中国古代历史上剑与男子性器官之间的关系 马 健 刘明星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吉林通化 134000) 摘 要:剑是一种短兵器。它主要的用途是战争、习武、 防身等,常被人们赋予“百刃之君、诸兵之帅”等美名。除此之 外.剑还有更加值得宣传与推广的地方——剑文化,比如:剑 被帝王视为权力及地位的象征:剑被道家视为降妖与杀魔的 法器;剑被文人视为气质和性格的标志,等等。然而,剑还有更 鲜为人知的象征,那就是它代表男子的性器官。那么,二者之 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文章就此作阐述。 关键词:剑 男子性器官 关系 1.引言 见,枪在这些原始人眼里,是男性生殖器官的象征。在中国古 代小说中,常有“金枪不倒”之类的话,亦是形容男性性功能很 强的意思。 除此之外。剑作为一种复杂的、在人类历史上长期存在的 文化符号象征。也与男子的性器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 沾染上云雨的氤氲。 2.2从佩剑角度看剑与男子性器官 剑从古至今除了实用价值以外。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 内涵.也就是从“杀人利器”成为“艺术藏品”.即从“丑恶”的角 度转变为“美善”的角度的欣赏,这就是艺术的升华。由于这样 的升华,剑就不再孤立地限于自身领域,而向艺术领域渗透。 2.中国古代历史上剑与男子性器官之间的关系 “几乎所有的象征都是偶然出现、偶然成立的,只有性的 象征除外”。弗洛伊德的学说固然存在人们所批评的种种失 误,但他把性欲的需求和表现放置在一个特殊的位置认识和 强调.仍然不失为能予人以深刻启迪的见解 在性活动中男子总是扮演更主动的角色。武术活动的暴 力侵犯性质,武术器械的尖利形状,武术搏击动作的冲刺特 点,均与男性生殖器的活动特点有相当的近似性。武术活动、 武术器械常被看做是性活动、男子生殖器的象征。 2.1从古代角度看剑与男子性器官 中国古代小说中常见到“采战”、“夜战十女”、“金鼓齐 鸣”、“百战不殆”的性描写,将性比喻为战斗。既然性被喻为战 斗,那么性器官自然就成了战斗的武器。德国的格罗塞在《艺 术的起源》中这样记述某原始民族的舞蹈:舞会是在甘薯成 熟之后第一届新月出来的时候举行的,且先由男子的饮食宴 会开始。舞会就在月光之下四周围以灌木的凹地举行 凹地 和灌木被他们做成类似以代表女性的器官.同时男子手中摇 动的枪是代表男性的器官。男子们围绕跳跃,把枪捣刺凹地, 用最野蛮、最热烈、最原始的体势发泄性欲上的兴奋 由此可 佩剑的习俗在中国古代曾经一度盛行。剑的自卫实用价 值,是佩剑相沿成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理 由。剑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仪仗。成为标志文武官僚身份地位的 服饰的一部分,真剑完全可以被木剑和金、银、玉质的假剑取 而代之,这就说明佩剑习俗中一定存在非实用价值的因素。追 根溯源,佩剑的习俗最早可能与男子性器官的崇拜有关联。弗 洛伊德认为梦是愿望的实现.梦的内容同潜意识的活动密切 相关。一个人梦中所见诸如棍棒、警棍、电筒、香蕉、山岭、塔楼 等,那么追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和潜意识活动.实际上是男性 生殖器。棍棒等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物。弗洛伊德提到,剑也 是这种象征物之一。 剑形直,剑的尖利和扎刺特征,在古代时无疑让人联想到 男性生殖器的活动。剑在一些原始民族某些仪式中,也用来代 指男性生殖器。巴郡南郡蛮,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 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在这段记载中不难发现,剑,石穴, 掷剑于石穴,意义都很明白。 剑与龙在中国古代常用以互喻。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崇 拜,常用作男性生殖器象征。“哀牢山有支奉龙为图腾的彝人, 如果谁家妇女久婚不孕,那么,她就必须到河里或池塘里去接 触一下象征龙的石块。她们认为.这样龙神就能与该妇女发生 感应,使她怀孕”。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帝王多因感遇龙而 出生。我国南方一些古代民族如哀牢人、夜郎人都有先祖感 龙而生的传说。从这个意义的扩展面来说 男人有阳刚之 气,便被称为有“龙阳之姿”:男子生命力旺盛,则被称为“龙 精虎猛”。 剑与龙的互喻,是因为它们同为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一对 上的阅读环境。这一工作的实现,需要馆员真正把读者的利益 放在心上,心系读者,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培养高 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使读者服务工作人 性化。 6.5时刻努力工作,适应工作的需要。图书馆馆员应当时 刻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业务素质和 能力;看清形势,认识到今天不学习不上进,明天将在图书 馆无立足之地。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知识、专 业技能、宽泛知识面的图书馆专业队伍。适应图书馆的发 展态势 参考文献: [1]阮冈纳赞(Ranganathan,S.R).图书馆五定律,1931. [2]白广琴.图书馆服务创新应以人为本[J].图书馆理论 与实践,2005(6):24—25. 作,甚至不惜任何代价引进高科技人才组建团队,这是保证公 共图书馆发展的根本。 6.2提高馆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图书馆应加强队伍建设。 必须进一步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从整体上提高馆员 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馆外培训、馆内业务讲座等形 式,进行馆员培训和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技能及先 进的管理经验,解放他们的思想。更新他们的观念,打破以往 多年固守的陈规陋习川 6.3善待读者,赢得尊重。每个馆员都应树立这样的理念: 读者就是上帝,没有读者,馆员就失去存在的价值。我们要让 读者感受到我们的真诚,用主动热情让读者享受我们的服务: 用礼貌、和气让读者感受温馨和舒适;用宽容、忍让让读者流 连忘返,靠努力赢得读者的尊重。 6.4积极主动服务于读者。读者工作创新服务模式要求馆 员有更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保持良好的架位秩序.工 作人员必须加强巡视,及时纠正错位的书刊资料.保持架位的 准确、整齐、方便读者查阅;主动与读者交流,帮助读者解决困 难,使读者感到图书馆的浓浓的人情味:用善意的语言提醒读 者的不文明行为,用我们的文明言行营造温馨、和谐、健康、向 [3]金泽龙.论图书馆自动服务利与弊[EB/OL].[2010— 0l—l1].http://www.doan.com/p一21238326.htm1. [4]陈杰.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如何实现持续发展.图书情 报论坛,2008(3):36—39.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