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吉水库坝基防渗设计方案论证苗埃厚 【设计与施工】 红吉水库坝基防渗设计方案论证 苗埃厚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水务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内蒙古托县010200) [摘 要] 红吉水库工程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南的大黑河干流上,为大(2)型水库。文章 阐述了水库坝基的方案设计及效果。 [关键词] 红吉水库;坝基;防渗 中图分类号:TV 6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88(2016)11—0011—02 O 眦 1 工程简介 拟建的红吉水库工程主要任务是以城市供水为 主,兼顾农业灌溉、生态建设及旅游等综合利用。红吉 灌溉用水622.2万m /a。红吉水库建成后,其美丽的 湖光山色必然会带动地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红吉水库为粘土心墙砂砾石坝,由于水库地处8 度地震区,因此,对基础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水库下 游又靠近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大坝的安全显得尤 为重要,而基础的合理设计对于工程的安全又是重中 之重。经过分析比较,针对坝基的地质情况,对本工程 大坝的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水库总库容为2.5亿m ,为大(2)型水库。 根据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规划,市区2020年和 2030年缺水量分别为1 856万m 和5 000万m ,通过 兴建红吉水库与地下水联合调度,多年平均可为呼和 浩特市供水2 000万m /a;多年平均为下游灌区提供 3.3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 由公式-q渠道:(Q下/Q上)L/AL计算得11总干混凝土段 =斗渠 王宝分干斗渠:0.8345, 网户分干斗渠=0.8106 0.9592,-q总干土渠段=0.9122。计算过程,见表6。 表6总干利用系数计算 m3/s)量(m3/8) 用系数 2 1370 2 1921 2 6793 2 7391 2 6783 2 7048 2 9694 支渠11总干8支渠=0.86525, 11王宝分干13支渠=0.8778, 11网户分于4支渠=0.8821。 度(m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 0986 2 l577 2 6685 2 7322 2 5235 2 6783 2 8155 0 9820 0 9843 0 9960 0 9 5 0 9422 0 9902 0 9482 900 90O 96O 90O 900 9OO 900 0 96764 0 97175 0 99276 0 99549 0 89594 0 98239 0 90673 分干渠11王宝分干渠=Z-n渠道iLi/L=0.9132, 网户分干渠:∑11渠道iL./L=0.9115 2 5529 2 5480 2 4696 2 4892 2.5872 1.6364 1 5424 2 0453 2 0315 2 2050 2.2638 2 l854 2 25l】0 9674 0 9769 0 9888 0 9626 0 9237 0 9551 0 9571 0 9146 0 9880 0 9629 0 9262 500 51313 50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350 900 900 900 600 601)600 600 600 600 600 600 0 94127 0 95846 0 97978 0 93596 0 86911 0 92311 0 92639 0 85366 0.97947 0 93634 0 87350 4 结语 通过王石灌区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测定,我们可 以看到灌区的干渠、支渠、斗渠的利用系数可以达到 0.80~0.95,并距离渠首越远渠道水利用系数越低,对 总千 2 6166 1.6999 1 6699 2 l413 21227 2.4108 2 2912 2 2697 2 4304 于不同类型渠道其渠道水利用率也有很大区别。这对 灌区渠道的改造及未来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 收稿日期:2016—10—23 干渠渠道水利用系数为 干渠渠道=∑11渠道iLi/L= 0.93535 (编校:郭宝丽) 同理,计算出分干渠、支渠、斗渠渠道水利用系数 分别为 作者简介:李东奎(1975一),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测 验、整编等工作。 12 内蒙古水利 2016年第11期(总第171期) 2坝基防渗设计 2.1处理方案选择 2.1.1 坝基清理 足此要求,因此,帷幕灌浆应采用超细水泥或化学灌 浆。 通过上述比较可知,由于帷幕灌浆所采用的浆材 为超细水泥或化学材料,根据其他工程的经验看,其工 根据地勘报告的描述,主河床漫滩表层分布约 0.3~0.5 m厚洪水淤积的粉细砂层,局部较厚,阶地 部分表层含有大量的植物根系。这些土质均不能作为 程造价要远远超过混凝土防渗墙方案,而且施工难度 较大,防渗效果不易保证。根据《碾压土石坝设计规 范》SL274—2001,国内在砂砾石中作灌浆帷幕,1958 年以来成功的只有密云、下马岭和岳城水库,近年来基 坝基,应清除,本次设计清基深度为0.8~1.2 m,坝基 座落在清基后的砂砾石层上。 2.1.2坝基覆盖层处理 (1)根据勘察资料,坝基覆盖层主要为颗粒粗大 的砂砾卵石,厚度为7.8—41.9 m,渗透性大,且层间 没有连续稳定的隔水层。为了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 本次设计对坝基全部覆盖层采取防渗处理措施,以解 决渗透稳定及渗漏损失问题。 (2)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根据坝址区松散地 层的分布及结构,结合目前国内深厚砂砾石基础防渗 处理技术的发展水平及类似工程的经验,本阶段选择 了2种处理方案: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比较,以确 定经济合理的防渗处理方法。 混凝土防渗墙方案。混凝土防渗墙中心线在坝轴 线上游侧,相距2.5 m,墙底深人岩石1.0 m,墙厚为 0.8 m。 帷幕灌浆方案。首先要进行砂砾石覆盖层可灌性 分析。 可灌比判别:根据覆盖层的颗分资料,若灌浆材料 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则地层的可灌比为:M=2.1。由 可灌比M可知,上述地层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 灌浆材料,地层可灌性极差,不能达到有效灌浆的目 的。而粘土的颗粒很细,其d85一般可达到0.02 mm, 因此对同样的砂砾层,如果采用粘土浆,其可灌比为: M=8。 由此可见,如采用纯粘土浆,灌注比仅为8,也不 满足规范的要求,而规范要求对砂砾层进行帷幕灌浆 不能单纯用粘土浆,需要用水泥粘土浆,这样水泥粘土 浆的可灌比就小于8。因此,水泥粘土浆的可灌性也 较差。应采用超细水泥灌浆或化学灌浆。 根据小于0.1 mm颗粒的含量判别:坝基覆盖层 中小于0.1 mm颗粒的含量为15.9%。根据《碾压土 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0.1 mm颗粒的含量小 于5%的地层一般可灌入水泥粘土浆,本工程不能满 本上没有用此法进行砂砾石坝基处理。另外,《碾压 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P25第6.2.6条提出: 砂砾石层深度在80 m以内,可采用混凝土防渗墙;砂 砾石层很深时,可采用帷幕灌浆。而混凝土防渗墙的 技术比较成熟,目前国内类似工程采用混凝土防渗墙 进行处理的比较多,而且效果均比较好,防渗效果比较 容易保证,因此,为保证工程安全,本工程大坝基础覆 盖层防渗处理采用防渗墙方案。 2.2坝基防渗设计(混凝土防渗墙设计) 墙厚的确定,按墙体承受的水力梯度计算。J 与 墙体材料关系特征,见表1。 表1 J 与墙体材料关系 墙体材料 水泥、砂石、粘+ 允许比降 80—1【x】 防渗墙名称 混凝土防渗墙 计算公式:B= J 式中H一混凝土防渗墙承受水头,H取59.0 m; J 一墙体允许的水力梯度。 按混凝土防渗墙设计,B=0.59~0.74 m。 3坝基防渗设计结论 由于水库地处8度地震区,保护对象特别重要,故 推荐墙厚为0.8 m的方案。根据已建工程经验,此方 案是安全可行的,可确保水库建成后坝基的渗透稳定 性及有效控制坝基渗流量。 通过已建成大坝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本工程大 坝基础处理设计是合理的,可达到预期的稳定性及防 渗效果,在类似工程中值得借鉴。 (编校:王字霞) 收稿日期:2016—10—15 作者简介:苗埃厚,现从事水土保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