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巴渝文化”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的形成与嬗变
作 者:黎小龙
作者机构: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400715
出 版 物: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 卷 期:2017年 第5期
摘 要:具有当代科学意义的“巴蜀文化”,于抗战时期由卫聚贤提出.但“巴蜀文化”概念和基本内涵 形成和确立的标志,则是《说文月刊》两期“巴蜀文化专号”的出版.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是“巴蜀 文化”概念发展最明显和丰富多彩的时期,川渝两地出现分流:四川出现由“巴蜀文化”向“古蜀文明”和“巴蜀 文明”的提升和拓展,而重庆则出现从“巴蜀文化”“巴文化”向“巴渝文化”的嬗变.“巴蜀文化”与“巴渝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既顺应了学术发展的趋势,也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抗战、三峡文物抢救保护)社会发展的 需要.而文化概念的创新, 意义非凡, 不仅直接推动了学术的发展繁荣, 更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 化源泉.
页 码:171-182页
主 题 词:巴蜀文化;巴渝文化;巴蜀文明;郭沫若;重庆;卫聚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