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帮实扶助脱贫 全力以赴促小康
——通渭县华岭乡世尧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高霞先进事迹
世尧村位于通渭县华岭乡,多年来,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农民观念落后、缺乏富民产业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是附近有名的“穷圪垯”,但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高霞的到来,这里的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及时转换角色 扎根扶贫一线
高霞, 省纪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科员,2015年6月被选派到世尧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并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怀着一颗“进农家门、听农家言、想农家事、解农家难、助农家富”的炽热之心,高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帮助世尧村强班子、带队伍,理思路、谋发展,在宣传党的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培育富民产业、争取项目资金、夯实基础条件、提高村干部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到村任职后,主动向乡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与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沟通衔接,全面了解世尧村的基本情况,掌握精准扶贫的重点与难点工作,从村民状况、劳动力结构、贫困情况、教育情况、产业情况、医疗卫生、文化活动、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深入农户准确掌握情况,做到点面结合、分类推进,重点引领、全面开花。她走遍了全村
- 1 -
的每一个角落、走访了全村的每一户农户,对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发展计划、对村两委班子的意见建议等信息都详细记写在自己的“民情日记”上,一条条梳理、一件件落实。
明确帮扶思路 倾心走访帮扶
担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以后,高霞在第一时间带领全体帮扶队员,通过开展专题调研、与村社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谈、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全面了解掌握世尧村贫困现状,修订完善了《华岭乡世尧村2015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和《帮扶规划》,明确了帮扶思路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同时,把进农户、察民情、排民忧、办实事作为驻村帮扶的重要内容,在前期分散走访的基础上,于2015年10月22日至23日,集中利用两天时间,分两组对全村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开展“五查五看”,即:查扶贫对象,看是否精准识别;查到户政策,看是否落实到位;查收入增长,看能否如期脱贫;查专项贷款,看是否合理使用;查帮扶手册,看是否规范填写,真正做到精准管理、精准帮扶。
积极协调争取 改善基础条件
高霞充分发挥熟悉政策、便于协调的优势,为世尧村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争取资金13万元,在村委会的基础上维修完善了双联驻村工作站,协调资金40万元修建漫水桥4处、硬化通社道路2.1公里。
- 2 -
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培训室、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各1处;针对世尧村自来水入户和危房改造工作进展缓慢的问题,带领帮扶队员先后5次进社入户开展宣传动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2015年,全村完成自来水入户67户,实施危房改造11户,砂化通社道路3.3公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多方筹措资金 发展富民产业
高霞和全体帮扶队员一道,结合世尧村产业发展现状,因户施策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种养、育苗、劳务等增收产业,并不断强化技术培训和上门技术服务。协调成立甘肃金岭众创林木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致富带头人并吸纳五户农民参加,流转荒山10000亩,发展荒山造林、苗木培育和林下养殖项目。从省农牧厅争取到投资15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投资25万元建成200亩的小杂粮示范种植基地一处,投资85万元建成100亩的云杉黑膜育苗基地一处。建成1500亩的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一处、2000亩的优质牧草示范种植基地一处;新建养殖圈舍73座,引牛73头。协调相关部门,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80人(次)、输转劳动力250人(次)。
加强日常管理 提升帮扶水平
坚持带头落实市、县《驻村帮扶工作队考核管理办法》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驻村在岗、考勤签到、请销假、工作例会等制度,不断加强帮扶队员管理,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全体帮扶队员会议,确定阶段重点工作,研究解决困难问题,靠实队员工作
- 3 -
责任,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实见效。同时,作为世尧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坚持带头转变作风,带头依法办事,带头接受监督,从世尧村实际出发,围绕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党建工作职责,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突出抓班子、带队伍,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实现整村脱贫打造了坚强战斗堡垒,较好发挥了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如今的世尧村,广大村民安居乐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村容村貌整齐漂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广大群众正在向着全面小康的道路大步迈进。“初心不改,方的始终”,高霞同志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推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 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